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的探究

2015-03-19 04:08:42吉林省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崔立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2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三农办学

吉林省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 崔立志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不合理

部分学校依然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合理、办学思想不正确等问题。如片面追求学历教育、忽视职业培训的开展,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各种职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设置追求时髦、脱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等等。这些都背离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宗旨,难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农村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为“三农”服务,关键还是要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农”之间的关系,并依此科学定位。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缺少灵活性

虽然部分学校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办了少量的短期培训,但与国家提出的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要求距离较远。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都是实行单一的学历教育,面向广大农民的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职业培训的短缺,导致广大农民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致使我国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很低。我国2013年农村劳动人口培训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率仅为11%,而芬兰1990年为46%,美国1991年为38%,瑞士1993年为38%,挪威1991年为37%。

(三)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

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逐步转变办学观念,树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湖南省汨罗市职业学校引进企业标准,实行“订单式”培训,直接为农业企业输送实用人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但总的说来,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仍采用与市场就业需求脱节、自我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排斥就业市场用人标准,忽视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难以较好地就业。

(四)农村职业教育的学习制度和证书制度的不完善

农村职业学校大都采用统一的学年制,固定时间入学、固定时间毕业,这种僵化的单一学制严重脱离农村和农民求学的实际需要。另外,农村职业学校没有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致使学生毕业时手中仅有学历毕业证,大大降低了学生就业率,影响到农村富余劳动的转移。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五)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十分简陋和短缺,投入不足,已成为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一是基本设施简陋、短缺。二是专业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六)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一是数量不够,学历合格率低。二是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例严重偏低。三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教师培训经费严重缺乏。

二、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县(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按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发展规划。地方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从招生数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训大批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建立有利于促进农村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制度。

第二,统筹建设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立农职教育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建立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农村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

1.专业课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要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当地“三农”需要为依据,把提高当地经济作为课程的主体。

2.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产教结合

农村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就业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形成本校的主体专业。依托专业建设专业实体,以保证学生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

3.在培养途径上采取校企合作

农村职业学校由于所处地域、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的局限,难以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学校解除封闭,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办学形式,可弥补学校办学的不足。校企合作办学能使农村职业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企业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提供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和更新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四)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增强农村职业学校的服务能力

农村职业学校面向广大农村,一方面要满足农业劳动者的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满足广大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需要。学校必须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在举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工作。职业培训项目的设置,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校内脱产培训,可以依托企业培训机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送教下乡,还可以是现场指导等等。

(五)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学校直接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

农村职业学校要建设好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的农业企业和生产基地,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为当地农业生产者提供良好的生产资源。一方面,引导了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明显,另一方面,学校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中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同时拉动了学校的职业培训市场,形成了农民踊跃来校参加技术培训的局面。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三农办学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6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8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0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2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6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