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改革药学职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

2015-03-19 03:01陈育煌张钧伟安中原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药学药品中药

陈育煌,张钧伟,安中原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516025)

基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改革药学职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

陈育煌,张钧伟,安中原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516025)

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日益引起关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加。当前中药相关课程的教学注重药物的研发与使用,忽视对中药不良反应相关内容的介绍。增加中药不良反应的教学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提高药品从业人员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药;不良反应

目前,中药、中成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其养生与保健的功能也已得到肯定。但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存在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中药新剂型。中药材种植环境的改变、某些中药制剂中含有毒性成分等,增加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不稳定因素,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后所出现的任何对机体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必将成为药学专业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贴近市场的一种教育模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社会输送了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技术劳动者。现行的相关中药教材体系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必须依据岗位技能的需求,有效整合相关内容。

1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1-3]

1.1 生产工艺不完善

对单味、多味毒性中药及炮制品在炮制、煎煮提取分离、纯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在现代中药注射剂生产的过程中,个别没有严格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出现了杂质残留、微粒过大,或者忽略了为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时添加附加剂造成内在质量受到影响等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1.2 长期连续、超剂量、无适应证用药

受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思想的影响,许多医生并非从中医的辨证角度用药,出现长时间连续使用,随意加大用量等现象,如临床表现为上火就用龙胆泻肝丸,甚至将龙胆泻肝丸当作泻火良方长期使用,这就容易导致药物蓄积中毒,出现急性肾损害或慢性肾炎,甚至出现肾衰竭和尿毒症等。实际上,中医对有毒中药的使用原则是“中病即止”。

1.3 配伍不当

笔者在对处方点评时发现,临床医生忽视了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成分的复杂性,缺少对“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的关注与重视,多为与其他药物(中、西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没有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如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只适用于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较重型患者。

1.4 个体差异

不同的个体、性别、生理、病理及生活习惯等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敏感程度、耐受性是不同的,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儿童、老年人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明显多于青壮年。

1.5 辨证不当

辨证论治要求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药学工作发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正确用药的现象。有些西医临床医生对中药药性缺乏应有了解、对中医药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仅凭药品说明书的介绍就开出中药处方甚至是中药注射剂;有的西医临床医生凭着经验开处方,如发烧用清开灵、感染用双黄连,缺乏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的甚至擅自加大药量,导致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一些药害事件。

2 中药教学改革建议

2.1 加强学生对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中药使用依据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强调寒热虚实的理论。只有把中医基础、中药、临床知识相互整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以及应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能力。

2.2 依托岗位需求,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中药学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与临床工作岗位的需求差距较大,使用的教材《生药学》、《中药鉴定学》、《天然药物学》等重点讲述了功效应用、化学成分,而对毒性、禁忌证或注意事项等的研究内容很少,内容过于简单,与临床的实际应用难以接轨,很容易使大众尤其是学生形成“中药没有不良反应”或“中药无毒”的思想。因此,应根据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最新的监测数据和研究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4],适时编写中药不良反应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不良反应与药品的因果关系,合理使用中药。

2.3 转变教学模式,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培养药学从业人员时要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目前,药品工作已经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其内容也由单纯的药品提供转变为药学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现代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将药学、临床药学和患者病情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药品咨询能力、临床思维能力、问病荐药和指导用药能力[5]。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配伍,给予适当剂量,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煎煮和服用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2.4 依托企业,突出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医药的快速发展,目前使用的中药学专业教材的部分内容已难以指导临床实践。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与信息,定期到生产企业、医院药房、药品零售一线与行业人员面对面相互学习,丰富教学内容,用岗位标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外,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承担一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及时传递临床用药知识,提高教学质量[6]。

为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教师必须精选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地掌握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知识,培养满足临床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1]周青.浅谈现代中药不良反应的防治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68-169.

[2]贾树娟.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80-181.

[3]肖随安.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A):73-74.

[4]张冰,吴嘉瑞.中药不良反应概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教改思路[J].药学教育,2011,27(6):25-27.

[5]程友斌.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2010,26(4):5-6.

[6]范永丽,付杰.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124-126.

G423.07

A

1671-1246(2015)18-0139-02

猜你喜欢
药学药品中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