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

2015-03-19 03:01马林伟徐红涛李玉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职业

马林伟,徐红涛,李玉华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22400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

马林伟,徐红涛,李玉华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224000)

在分析国内外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了解国内外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较全面地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制约因素

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是经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种办学途径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最佳模式[1]。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但随着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滞后、办学理念陈旧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存在合作层次低、合作面窄、合作稳定性和长期性差的问题,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谋求内涵式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办学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要的人才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是教育与产业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它既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2]。

2 校企合作办学的现实意义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3]。基于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和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培养人才,能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4-5]。

3 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形式

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形式有4种:一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合作模式,典型代表为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二是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合作模式,典型代表为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和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三是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四是企业独立办学。

4 国内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形式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摸索和实践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长效合作机制,大多为松散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实训-科研-就业”合作教育模式、“定向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双向介入”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等,而最常见的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

5 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内在需求。然而当今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至今仍基本处于浅层次的尝试和摸索阶段,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对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理解不深

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理解在逐步提升,但是对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规律性、长期性和创新性等问题的理解与实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6],使校企合作运行模式还停留在摸索阶段,出现了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

5.2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而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从这点上看,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还有很大差距。

5.3 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僵化

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我国的行业和企业仍处于改制和转型之中,要想寻求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全面满足教学需要的企业很难。要想既保持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能与企业合作,就必须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和实践方式,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建立灵活有效的合作体制和机制[7]。

5.4 校企双方的沟通欠缺

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市场经济在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要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行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就必须不断增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5.5 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学生管理问题

校企合作双方在缺乏健全管理制度和人员问题的困扰下,学生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存在学生管理“真空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因此,不断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的管理工作,对提高校企合作效益意义重大。

5.6 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在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存在优势,但对培养学生适应艰苦工作环境和协调复杂人际关系方面还有所欠缺[8]。学生从学校进入工作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实现角色的转变,尤其在处理复杂问题和人际沟通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5.7 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执行力低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需的资金保障。增强有关政策与法规的执行力,加大资金投入,必须从政府层面进行引导和保障。5.8企业管理、带教能力不足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数量激增,某些行业出现人员储备充足而企业接受能力有限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部分学校和企业忽视了管理、带教能力的问题,学生众多,带教教师偏少,再加上工作场所和环境受限,难免出现对学生“放羊式”管理。另外,部分企业员工自身能力并不高,难以扮演“师傅”的角色。

6 思考与建议

6.1 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

一是政府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以法治教”,使所有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机构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明确校企双方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互动,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学校及个人,政府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

6.2 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

学校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学生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校企合作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6.3 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企业追求利润与学校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进行投入,注重的是成本和利润;而学校教学注重的是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增强其发展潜力,在训练中关注的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技能,而不关心训练中所产生的“产品”有多大的“效益”。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6.4 主动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

学校和企业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态度不一样。企业把学生当作员工进行管理和考核,一般不过问其迟到、缺勤或学生的心理、家庭等问题。但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育人职责,教师是教育工作者,要多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

6.5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保障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利益,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1]马明飞,周华伟.国外校企合作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J].江苏高教,2013(3):131-132.

[2]谭工.政府统筹协调下的“校院合作”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2,40(21):2112-2113.

[3]许复贞,章文杰,张龙禄.从工学结合入手培育高职卫生技术人才职业素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39-40,64.

[4]Ke-ling L.Discussion on loc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J].Journal of Ningbo Polytechnic,2009(6):16-29.

[5]白东海.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及其有效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2):14-15.

[6]Hong Zhenyin.Someproblemsand reflections on school enterprise in-depth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0,31(3):58-63.

[7]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育,2011(7):85-88.

[8]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43-148.

G640

A

1671-1246(2015)18-0007-02

盐城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No.14-a-71);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育研究课题(No.2014-1-8)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