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瑾
(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安徽 滁州23900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对当前处于“进口受阻”、“出口不畅”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寻求生存与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传统模式应该也有所改进。中职英语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英语教育还是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的。要想打破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接受挑战,去迎接一种全新的,更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改革现有的英语课教材,在编写新的教材中创设更多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场景和实际生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尽量不让学生排斥英语学习,也能更好地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中职英语课改目标。
在近十年里,由于全国高职院校的兴起,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锐减。很多学校的招生率已经下降了接近50%,招生进入了困境。虽然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联手,开设五年制大专班,实行3+2模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招生比例依旧逐年下降。因此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降低录取分数线,有很多学校甚至没有设立录取分数线,抱着只要来报名,就可以入学的态度,因此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恶性循环。经过此种形式招生入学的中职生,很多没有最基本的文化基础,中考分数异常之低,尤其是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课。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学生头脑中甚至没有复习,预习,按时完成作业的概念。也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也知道英语学习重要,但由于基础非常薄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方式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正因为以上的诸多情况,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英语课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是后进生,所以对于学习早已没了热情,进了中职学校后,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开始破罐子破摔。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大多是由语文出版社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每单元层次分明,目标明确。教材中的话题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浓。可能正是这种类似中学教材,反而对我们中职学生产生了负面作用,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毫无疑问,编写的初衷就是要求学生打下扎实基础,为终身学习做准备。但是由于教材自身的难度,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本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仍然没有什么兴趣。很多学生来到职业学校,也只是想学一门简单的技术,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赚取一些收入。因此对于本身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的职校生来说,学习这种纯粹的、有难度的英语教材,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别说提高学习效果了。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材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培养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对口人才。
课堂本该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智慧的启迪,知识的汇集。然而现行的情况却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改流于形式,还处于黑板、粉笔加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虽然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在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白板,从表面上看符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还是以纯理论教学为主,多媒体白板大多成了摆设。因为有的班级男生比例较大,课堂听课效率较差,导致很多教师甚至利用多媒体白板放映电影,因为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算是一些女生较多,听课率较高的班级,很多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背单词和短语、做题目,学生学习完全没有了主动性,而成了机械的学习者,因此导致学习效率很差,学习也没有了主动性。同时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不完整,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没有很好地训练,许多单词不会拼读,词汇遗忘得快,语法知识模糊。究其原因,首先是许多教师对于这样的生源已产生了职业厌倦感,不愿意和学生交流,不愿意互动教学,不愿意为之进行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课改。其次教师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职校英语与初中英语是一个体系,没有鲜明的区别,于是思维定势产生了:职校英语和初中英语一样难学。另外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也使得教师失去了课改的动力。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内在的培养模式不能够满足现今很多企业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大多数人才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和需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适应形势,调整思路,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策略,使英语教学能帮助学生塑造合格的职业素养,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中职特色英语教材进行新的编纂,是目前课程教学革新的一种手段。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应该尝试与学生所学专业及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生活等相结合,以形成中职特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专业课是往往更为重视的,我们作为职校教师都深有体会,很多学生都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市,省职业技能大赛,而轻视文化课。毕竟,专业课是学生的兴趣所在,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就业。只有将所学教材和所学专业紧密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学习到了专业课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英语,进而带动文化课的学习。同时,所学教材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相结合,明确性、实用性大大增强,也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学校从2013 年上半年就开始组织年轻教师参加有关中职英语课改学习,并且在新学期开始之初,便开始拟定计划,即每周都固定举行一些英语活动,让课改理念不仅深入教师心理,同时也能深入学生心中。例如每周固定举行一次英语角活动,学员主要从各个班级选出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进行一些新概念的英语趣味性小短文培训,从来激发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规定会组织教师进行至少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的教研活动三次,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经过全组英语教师的努力,本校的校本教材第一册终于在2014 年8 月编写完毕,此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所编写的很多情景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生活的再现。教材改革的重点是创设情景,其实创设情景教学在很早就已经出现,只是把情景对话放在课前或者穿插在课堂当中。因此这样的情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随后在两个班级进行试点,将逐步在全校范围内采用这套新编的校本教材。该教材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对话,主要编写模拟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日常交际用语,围绕职场工作、生活娱乐等较为常见且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进行设计。该板块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大都是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很多采纳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模式,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更加适合他们。第三部分是专业英语板块,该板块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大致上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本词汇。第四部分是英语歌曲,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有很多专业女生偏多,因此特地设立这个环节,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
与传统教材内容不同的是:此套教材突出实用性,所以对于中职生来讲,英语教育的目的更加注重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此套教材的Unit4 中,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求:1、掌握并正确运用课文《Transportation in Beijing》里的一些段落以及常用词汇。2、精读后,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3、根据文章的大概内容,能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首先将精读课文中的语言点以及单词讲完,然后根据所给范文讲解《Transportation in Beijing》的主题内容以及中心思想。在这两个环节完成之后,由师生共同精心设计两个关于如何避免交通堵塞的任务,既可以是现在最热门的如何避免交通堵塞,从而准确迅速的送达快递;也可以是如何避免早高峰交通,准时的赶去工作地点。然后将事先设计的以下四个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回答:
1.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2.What was the transportation like in that city?
3.Did you take … (subway/bus…)?
4.Which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did you like best/least?
学生在课下准备时,会结合老师课上所讲授内容准备答案,这样前后呼应,加深学生对此篇课文的理解。运用此套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也和现今社会息息相关。现在的英语课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
注重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快乐说英语。每周二,周四,还会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在全校每个班级选出两名英语爱好者,在指定的班级进行英语学习活动。每周二是英语趣味对话和英文歌曲,周四是英语小短文阅读。除此之外,还举办一些英语歌曲欣赏、“快乐圣诞”英文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短剧表演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学英语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英语课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程改革是中职生发展的需要。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总结课改经验,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研讨会,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逐渐积累中职英语课改教学的经验。通过教研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只要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课改信心更加坚定,就能真正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促进校风的根本好转。
[1]王俊道,王汉澜. 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郭耿玉.知识经济与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0,(01).
[3]戴荣.职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5.
[4]李平.技校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困惑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刊,2009,(07).
[5]于笑天.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浅析[J].青春岁月201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