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例无肌炎性皮肌炎引起急性肺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03-19 00:19王汇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肌炎皮肌炎间质性

王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433)

无肌炎性皮肌炎(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ADM)是指患者患有诊断意义上皮肌炎的皮肤损害,但在24个月内无肌炎症状和实验室异常(仅有轻微的肌炎症状和轻度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侵犯多器官。本病在国内少见报道,当伴有急性肺间质损害时,死亡率高[1]。我科救治无肌炎性皮肌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病例2例,1例成功救治,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病例1:患者,女性,54岁,已婚。反复咳嗽2周至外院就诊,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抗感染(阿奇霉素)、平喘、化痰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013年12月15日来我院急诊就诊,胸片提示:两肺炎症,胸腔积液。急诊以“肺部感染”收入院,入院后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抗感染,查体额部及面颊见散在红斑,考虑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炎,予甲强龙40mg,1次/d抗炎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12月17日转入我科。既往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入院时查体:T 37.8℃,P 86次/min,R 21次/min,BP 15.3/8.80kPa(115/66mmHg),额头、面颊见散在红斑,另于右肘部、左手第2、3掌指关节见红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5.92×109/L,N 92%,Hb 109g/L,PLT 179× 109/L;C-反应蛋白:50.4mg/L;血沉59mm/h;肌酶:肌酸磷酸激酶239U/L;CK-MB 39U/L;乳酸脱氢酶13.34μmoL·s-1·L-1;自身免疫指标:阴性;痰培养:查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肿瘤指标CA 199:3.89;CEA:11.52;NSE:22.87;SCC:0.7;胸部CT提示:两肺间质性肺炎。入科后,予甲强龙80mg,3次/d静推,达菲抗病毒、莫西沙星抗感染,呋塞米利尿。患者气促明显,进食困难,予人血白蛋白、佳维体、转化糖能量支持治疗。12月18日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波动在70%~80%,呼吸频率50~60次/min,全身皮肤发绀,急查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立即予以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治疗,氧饱和度维持在85%~93%。患者烦躁,治疗上予持续力月西镇静。风湿免疫科会诊,结合查体及病情,确诊为“无肌炎性皮肌炎”,予甲强龙500mg,1次/d静滴,人免疫球蛋白20g/d静滴治疗,12月20日患者血压逐渐下降,于多巴胺微泵升压。12月23日患者突然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波动在36%~50%,血压下降至8.40/4.80kPa(63/36mmHg),心率119次/min,周身发绀,瞳孔散大,调整多巴胺滴速,同时胸外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甲强龙抢救,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较快,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1.2 病例2:患者,女性,58岁,因“胸闷3周,咳嗽、发热2周”于2014年2月收住入院。入院前3月出现肩部、手指关节疼痛,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MTX及雷公藤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入院前4d开始出现上眼睑及周围水肿性紫红色斑,同时伴双上臂抬举无力及咳嗽、胸闷、发热,无肌酸及肌痛。入院体检:T 37.2℃,P 76次/min,R 20次/min,BP 17.3/9.33kPa(130/7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85%、血红蛋白110g/L,肝功能:AST:83U/L,ALT:80U/L,肾功能正常,血清IgG:18.1g/L,循环免疫复合物:0.045,血清IgE:146IU/mL,抗“O”:132IU/mL,类风湿因子:2 130IU/mL,自身抗体:均阴性,肌酸激酶:257U/L,入院血气分析正常,胸部CT显示两肺间质性肺炎。入院第6天开始出现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出现Ⅰ型呼吸衰竭,予高浓度面罩吸氧,加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80mg/d),无效,两肺间质性病变范围明显增大,第8天开始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激素剂量增加为200mg/d,Ⅰ型呼吸衰竭仍无法纠正,考虑为“无肌炎性皮肌炎”,予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同时予糖皮质激素(甲强龙480mg/d)短期冲击治疗,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骁悉、秋水仙碱)治疗,治疗14d后,症状明显好转,Ⅰ型呼吸衰竭纠正,成功脱机,同时继续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12d后出院。2月后复查CT,肺内病灶基本吸收,患者无不适主诉。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无肌炎性皮肌炎合并急性肺间质损害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明显,加之入住监护病房,陌生的环境,各种仪器的噪音,机械通气引起的不适,以及亲人不能时刻陪伴在身边,患者很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恐惧心理,对治疗和生存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沟,领会患者的求助信号,及时将治疗取得的进展告知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适当延长家属探望时间,以减轻其焦虑、恐惧感。饮食上予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气促明显,行机械通气后,及时予以留置胃管,鼻肠内营养液,抬高床头30°~40°,采用鼻饲泵滴注,防胃内容物潴留及返流、误吸的发生。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执行各项基础护理,妥善固定各类导管,防压疮、管道滑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2.1 糖皮质激素 (1)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的出现,定时监测血糖。(2)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痰液的性质、加强无菌操作。(3)及时询问患者有无腹痛等不良,观察大便的性状,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4)严格记录24h出入量,防水、钠潴留及出入量的不平衡。(5)做好情绪的观察,有无激动、失眠及其它情感的突然改变 ,有无幻听、幻视的出现。

2.2.2 免疫抑制剂骁悉及秋水仙碱使用后注意观察:(1)有无血液系统的损害,定期监测血常规以预防贫血、白血球的下降。(2)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等情况出现。(3)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防止尿路感染等机会感染的发生。

2.3 做好机械通气相关护理

2.3.1 无创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1)压迫性损害:面罩松紧固定合适,鼻梁及面颧骨旁用纱布或海绵衬垫,以减轻压迫。(2)胃肠胀气:主要由于患者张口呼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所致。使用过程中指导患者用鼻呼吸,减少张口呼吸,尽量少说话,如胀气明显时,及时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吸引。(3)误吸:床头抬高30°~40°,进餐1h内一般不予无创通气,加强巡视和观察。

2.3.2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好集束化管理,严格无菌吸痰,动作轻柔,加强手卫生;0.2%洗必泰口腔护理6h1次;定时叩背排痰,促使痰液排出;合理安排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定期更换呼吸机回路;每日间歇停用镇静药物预防深V血栓,预防消化道溃疡,限制人员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4 出院宣教 由于ADM是一种伴瘤性皮肤病,在ADM症状控制后的5年内有很高的癌症发生率,同时ADM在2年后出现肌炎症状的病例也较多。指导患者定期随访至少24个月 ,并做好全身各大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全面检查,防体内各系统和脏器恶性肿瘤的发生[2]。

3 小结

ADM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ADM可以对全身各系统产生损害,其中肺部损害的发生率约为5%~30%[3],最常见的是肺间质病变。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但是针对ADM敏感的实验室指标较少。因ADM无明显的肌炎症状,血清肌酶在正常范围,肌电图上也无明显改变,一些肌炎特异性抗体,等可有异常,但基本均在正常范围之内。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对于诊断ADM引起的急性肺间质性疾病有很大的帮助,CT表现为胸膜下毛玻璃状、小结节状、网状、蜂窝状等阴影。

治疗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无肌炎性皮肌炎发病急、死亡率高。护理上要注意做好物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做好定期出院随访以及早发现及预防恶性肿瘤。

[1] 唐洁,沈策,卫琰.无肌炎性皮肌炎引起急性肺间质病变2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396.

[2] 卫琰,沈策.无肌炎性皮肌炎的肺部损害[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4):449.

[3] 陈光亮,顾越英,郭强,等.并发肺间质变临床无肌炎皮肌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27(11):17.

猜你喜欢
肌炎皮肌炎间质性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多发性肌炎的关键基因及发病机制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按压环跳穴治疗膝腿肌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实验室检测对多发性肌炎及皮肤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