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几点误区

2015-03-19 00:32何卫爽河北省饶阳县第二中学
散文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导学案建构主义学案

何卫爽河北省饶阳县第二中学

“导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几点误区

何卫爽
河北省饶阳县第二中学

通过参与我县“导学案三为主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活动,使本人认识到“导学案”模式教学的优点:“导学案”教学符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活动,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也发现“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应用初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导学案;教学模式;初中生物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真正实现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提高,本学期末在《饶阳县教育局关于实施“导学案三为主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的指导下,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号召,展开了一次以“导学案三为主四环节”为教学模式的对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此次改革试验初期,本人通过参与此活动,有以下学习心得与反思与大家分享:

一、“导学案”教学的指导思想

根据《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主导和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及全员参与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正的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导学案”教学模式把教师备教案转为备学案,让教师去备学生,备教育现状。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符合班级管理,分层次教学,让尖子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有吃。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课堂,体现了其主人翁的地位,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者。

二、“导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

“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并乐于参与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目的。“导学案三为主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就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变传统的讲授课为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真正实现了“授之于鱼”向“授之于渔”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宗旨

“导学案三为主四环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按照“定位自学——合作探究——展示反馈——拓展延伸”四步基本环节进行。其操作要领主要体现在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它是一种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了课堂结构。

四、“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反思

虽然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课堂更加轻松,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也有些老师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1.自主学习等同于“圈地放羊”。

有些人认为“导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容易犯“大撒手”错误——“导学案”一发,学生按“导学案”提供的问题预习,然后查课本做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无异于“圈地放羊”让学生在老师已经设计好的问题及环境下自主学习,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学案的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这就要求老师在充分备教案的同时,备学生,只有在了解学生特点,班级特点的情况下才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发掘小组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势,让每个小组有任务,每位成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完成任务。

2.导学案忽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住宿制学校由于学生课下时间少,书面作业多,所以很多老师都是课上给学生时间按着已经给出的问题预习,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课上学习就是查课本或资料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里,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面对现状我们可以把课下的书面习题作业的时间,留出一部分让学生预习,并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上课就会有目标,参与活动就更积极。

3.不能及时做好“导学案”反馈。

很多老师在上课之前积极备导学案,上课时也按“导学案”按部就班的上课,但是上完课后“导学案”也就结束了它伟大的使命,这样非常不利于老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面对这种现状建议在备“导学案”时留一项备注栏,让学生把对课堂学习的经历,体验进行总结,包括本节课所获得的收获,学到哪些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还要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学习方法上有何收获,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等。下课时收齐学案,看学生是否用红笔把错误标记,改正。通过导学案查找学生共性问题并及时收集整理,为下节课学案设计做好铺垫。

综合以上观点,不难看出“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但在“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初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大家考虑和解决。总之,“导学案”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导学案建构主义学案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乡愁导学案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