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英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中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杨 英
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中学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空前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没有很好的得到完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高效课堂,将成了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
高效课堂;学生自学
教师的工作职责就是以最大限度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和启发思考,生成知识,使学生不断成长起来。这样的过程中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呢?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教学,从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到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但是收效甚微,在互相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也在做着不同形式的尝试,但都没有较大的起色,课堂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在教学中都存在共性的问题,就是整节课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准备,内容很丰富,环节很紧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提出,学生们都在动手、动脑,忙的不亦乐乎,这些在表面看来都很好,但是到了一节课的最后却是草草结束,甚至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有什么时间是用来思考的呢?回答是肯定的,没有。就相当于让学生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做完了十道题,却不知会了几道,就算都会了,也只是这十道,一换题目又不会了,我想不如让学生做五道类型题,做完后自己去思考如何得到的结论,进而掌握题型举一反三,学会解题思路,学会总结题型。所以,我们要打造一节高效课堂,首先要优化、简化课堂结构。
我认为一堂完整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很好的结合新课标、新理念去设计适合本班的教学模式。一堂完整的实际我认为可以从创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尝试练习、精讲点拨、当堂训练、课堂小结、指导作业,这八个环节入手,最重要是自学指导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搜索知识,有目标的去学习。老师的讲解也是对重难点知识的解,特别是难点的讲解。这样就克服了过去的老师为主体,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满堂灌”模式,从而消除了学生的被动和手忙脚乱的现象。
整体看,一堂好的高效课,第一环节创境导入,首先要懂得在课堂的开始能够很恰当的设计一个引发思考而导入主题的问题点。第二环节展示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这样就要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第三环节的自学指导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哪些知识,搜集课外那些知识,把学生自己学习后的知识、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带着问题学习。第四环节尝试练习,把本节课单一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学会的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加以测试与巩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出练习时的成就感。特别注意的是,这一环节的题目要让所有学生能通过看书就会做,不能太难,不然后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学习惯。第五环节精讲点拨就是把这一节课中重难点知识及较综合的题目进行讲解。通过这样五环节模式的应用,就可以完全克服了老师上课唱独角戏的毛病,让学生去掌握课堂,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教师只是进行点拨。课堂效果自然就很好了。
最后、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留出5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回想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存留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这样学到得到的知识、技能、思考方法就是一种高效的。这样做就很自然的避免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开场很精彩但是结尾很草率,头重脚轻或是虎头蛇尾的形式,使课堂既环环相扣又疏密结合,所以要想很好的上好一堂高效课必须在结构上一有松有紧,节奏有快有慢,就像一首歌,要高低音结合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感觉,才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让人余音绕梁。
另外,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去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在微观细节上,一个活动的设计也是如此,动静结合,在动手动脑过后,要有引发思考,从中得到些什么,才能使每个活动是高效的,当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那么这堂课从结构上又是优化的,那又岂能不是高效课堂!
想要追求高效的教学,就对教师提出了要在宏观上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课堂结构,下功夫在微观上从方法上力求高效,相信我们的高效课堂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