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南县顺德小学 古政存
“雄关满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4学年,重新拾起几年不见的数学课本,一切又从头开始,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数学是自己教了十七年的课程;陌生,教材由人教版变成了北师大版,学生也早已经是新人换旧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感知能力很弱,面对数字时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所措。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好数学。
学生从低年级上到五年级,经历几年的数学学习,对各年级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每个年级的数学知识既有联系,但也不尽相同。当学生要学习自己所在年级的数学知识时。老师也要从本年级的数学知识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亲身经历本年级所学的知识内容,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进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感知,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些数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也不好从生活实例中引入。如果学生在学习这样的知识时,教师没有给学生说明学习目的和用途,学生学完后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来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让学生感知数的意义。如“倍数与因数”单元中:探索2,3,5的倍数特征,找质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在学习探索2,3,5的倍数特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点明学习目的和用途是为学习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准备的,或说明是学习质数或“约分”做准备的。特别是在学习“质数”时,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显得脱离,学生会觉得,我们知道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有什么用?学来干什么?所以,教师在点明学习内容后,应该告诉学生学“质数”的目的和用途。同样,学习约分和通分时,告诉学生这是为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做准备的。告诉学生,学好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学好后面的知识,通过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提高学习该部分知识的积极性,进而为后面的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教材,有许多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受数的案例,我们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经历,并且要舍得花去课上的宝贵时间,让学生自己亲身去观察、去操作、去体会数。不能让老师或极少数尖子生来代替绝大部分学生的感知,教师也不要认为个别尖子生理解了而赶时间,应多让中下层生演示操作过程,阐述原因、观点。只有他们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在下一课或几课的学习中才不会花大量时间倒回来重讲。例如:五年级的“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有许多让学生通过自己实际操作,去理解、体验、推导出面积公式的实例。就《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说,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好,且能转化成哪些学过的图形?如何转化?用“割补法”进行割补时,割图形的哪里,补到哪里?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如何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的问题一大串,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亲身经历操作,去探究方法,然后推导出结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时间,没有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推导、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或给了一点时间后,就叫学生回答,其实是尖子生回答,我们就会看到课堂很好,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过后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中下层生根本就没弄明白,也就是不会做。少部分学生在直接计算图形面积时,硬套公式是会计算了。但是,当以填空题和判断题出现时,就可以看出学生不明白图形转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判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认为此题“对”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出它的面积,它们是相等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还没有弄清楚,没有从内心去感知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来历,把探究所得在脑袋中形成有效的影像。
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只会写下问题的答案,而不去分析问题中数字的意义,分析运算对数字产生的影响,答题的范围在哪里,甚至答题时,问非所答,或几个问,只答到一个问。例如,在抗震救灾捐款活动中,小明捐了他零花钱的1/4,小青捐了她零花钱的1/3,谁捐得多?小明的身高是他爸爸身高的3/5,小青的身高也是他爸爸身高的3/5,那么小明和小青的身高相等。一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单位“1”的含义模糊不清,就会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在第一题中一些学生没有弄清1/4的单位“1”是小明的钱,1/3的单位“1”是小青的钱,它们的单位“1”不同,比较不出谁捐得多。第二题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通过辨析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数的感知能力。
在学生复习时,我们不要按部就班地复习,应该梳理知识点,系统地复习。通过复习,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上下联系,突出知识点,让学生在梳理知识中感知数。这样,通过一边梳理所学知识点,一边构建起这些知识的网络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这些数、这些图形,达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
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亲身体验,建立比较好的数感,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现在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