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视阈下单位制形成背景研究

2015-03-18 15:54
关键词:单位制根据地

陈 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大历史视阈下单位制形成背景研究

陈 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单位制是1956~1978年间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主导体制,其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实践基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危机是单位制形成的社会背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单位制形成的经济背景;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单位制形成的思想背景;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单位制形成的实践背景;苏联模式是单位制形成的国际背景。

单位制;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危机;公有制;计划经济;苏联模式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在建国后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单位制、街居制和社区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种管理体制的地位也不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整合与控制社会力量,集中资源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建立了以“单位制”为核心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把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掌控在单位中,同时辅以“街居制”,把单位外人员纳入街道居委会管理,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当前的社区制是我国根据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单位制解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部分学者在分析单位制时忽视单位制的形成背景而对单位制进行全盘否定是不恰当的,对当前的社区建设起不到建设性作用。因此,厘清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历史及其背景,对指导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形成“单位制”为主导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偶然的“学习”或“创造”,它是中国精英在长达100年的时间内为解决中国的社会危机在重建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可以说中国单位制的形成具有某种必然性。

本文从大历史的视阈,即不拘泥于单位制的具体事件和功过是非,而是分析经济、社会、思想、实践以及国际环境等背景因素,揭示了单位制形成的必然性及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规律。

一、整体性社会危机:单位制形成的社会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从此开启了中国近代长达百年的全面危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危机导致皇帝制度的废除以及封建官僚制度的解体,而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乡土社会的松散性和自足性使国家无法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西方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全面敌视和封锁更加剧了国人的危机意识。“这种持续性的危机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国际上的危机估计过高,往往做出过度的反应。虽然从正面意义上,这种危机感可以促进改革,但对国家建设和国内政治生活也有明显的反面影响”[1]。从这个意义上讲,单位制建立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对社会控制系统的重构,而是在我国社会全面危机的意识下国人对社会系统重构的结果。

中国传统社会的空前危机促使知识界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强烈反思。梁启超对传统的公私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自秦以来,封建帝王以“一己之私”充为天下之“公”,致使传统社会的“公私关系”发生了严重错位,导致一般百姓知“家族”而不知“社会”。从梁启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散漫而无凝聚力,与社会内部公私关系的错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民国时期著名社会学家李树青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病症:自我主义、家族主义和乡土主义。他认为:“在自我主义的心目中,所看见并注重的只有自己,一切除去自我以外的他人,似乎都为他自己的存在而存在。”[2]26-27“自我主义的社会,不但没有秩序,同时也没有办法建立健全的组织”[2]33,而家族主义的缺点又很明显,“知有家族而不知有正义”、“知有家族而不知有国家”、“知有家族而不知有他人”[2]42-43。毛泽东也认为,旧中国社会的一个极大的弊端是其长期处于“散漫无组织的状态”[3]11。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出结论: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中国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3]11-12。

二、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思想:单位制形成的思想背景

我国单位制的思想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的传统社会理想,二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

在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再加上长年的兵荒马乱,古人就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社会思想空前发达。在人类历史上,“乌托邦是人类所希望的完美的前景,而历史则是人们正在创造的不完美的前景,它们两者并不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这种不一致性才赋予乌托邦思想以道德感伤的意义及其历史的含糊性。在道德上,乌托邦或许是‘福地乐土’,而在历史上,它却可能是‘乌有之乡’”[4]。孔子就表达过均贫富的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继承和发扬孔子均贫富的思想,描述了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老安少怀,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和睦,人们过着丰裕、祥和、太平的生活。这种“大同”思想后来经过康有为的《大同书》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并被太平天国实践从而进一步发展。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描述了“大同”社会理想蓝图:在“大同”社会,国家专制机器都不存在了,只保留警察维持公共秩序,行政机关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公共生产事业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同”社会人人平等,“级界”消失了,没有等级之分,也无种族之别,无帝王、世爵、贵族,无主无奴,“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消除了人类遭受的等级和种族压迫之苦;“大同”社会的成年男女自由婚姻,定期同居,届时易人,所生儿女由政府抚育、教养,人们的生、老、病、死之事都由政府负责,所有的社会福利事业都由社会公共机构来承担,即“公养”、“公教”、“公恤”;“大同”社会是公有社会,土地公有,“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人人劳动,按劳分配。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其基本纲领。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种具有乌托邦性质的改造社会的宏伟蓝图虽然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没有在统治区全面展开,但也使大同思想被进一步传播。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致力于以“三民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革命,试图建立一个“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理想社会。孙中山设想通过渐进式改革,先确定土地的私人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以使人人共享社会成果。然而孙中山的这种平均地产之政策没有机会在中国大陆实施,但后来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在大陆实施,共产党人一直宣称自己是孙中山思想的继承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被自由、平等光环掩盖下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蓝图——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在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采取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实现了人的实际上的平等,在此基础上达到所有人的自由大联合。马克思不仅描绘了人类的美好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并且还根据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蓝图。

三、革命根据地建设:单位制形成的实践背景

有观点认为,我国单位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经济史学者武力认为:“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直接来源于解放区的经济体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继承、推广和发展的关系。”[6]中国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实践经验是单位制形成的直接经验来源,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确立对革命根据地建设模式有一种路径依赖。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单位制的形成,即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公营工商业模式和根据地的供给制。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主要是组织耕田队、劳动互助社和耕牛合作社。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根据地的生产力。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根据地农业生产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战争伤亡和国民党对革命群众的残酷镇压。“根据调查,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原有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450人,但留在农村的只有130人。耕牛的缺乏也比较突出,长冈全乡无牛户占25%,……瑞金县石水乡无牛户占30%”[7]142-145。劳动力与耕牛的不足使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地农民需要组织起来互相帮助,以共度难关。另外,由于革命武装斗争的残酷性,中国共产党除了保证其组织内部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之外,还必须建立一种组织将分散、保守、自私的农民整合到革命阵营中来。“闽西根据地才溪乡是开展劳动互助较早的地区,1930年春,农户按当地传统的换工习惯自愿报名,以村为单位成立耕田队,每队分若干耕田小组,每组由四五户或七八户自愿结合组成,次年又扩大为全乡范围的劳动合作社”[7]176。1933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颁布了《耕田队条例》,推动了根据地耕田队运动更加普遍地开展。同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特别是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根据地互助合作社运动的经验,阐明了劳动互助社的作用后,中央根据地的劳动互助社得到了很大发展。“1934年2月兴国县有互助社318个,社员15 615个,4月互助社增加到1206个,社员22 118人”[8]1065。 1933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部先后颁布了《关于组织犁牛站的办法》和《为发起犁牛合作社的训令》,苏区掀起了建立犁牛合作社的高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大力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农业合作组织从时限、规模和范围较以前都有了很大发展。边区村社军事化和农民的高度组织化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的分散、无组织状态,使边区农民的力量得到了凝聚,有力抵抗了日军的侵略,也为日后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并顺利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集聚了力量。

公营工商业模式的建立。为了缓解根据地的商品流通阻塞、工业品短缺和物价上涨问题,根据地政府建立公营商店和公卖处,井冈山根据地先是在大陇墟场开办了一家公营商店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及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如盐、铁器等),又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茨坪建立公卖处,同时发展商业合作社,以减轻中间剥削。革命根据地工业企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较快,“到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已有纺织、被服、造纸、印刷、化学、工具、石炭等公营工业,共计74个厂,职工4036人。到1944年5月,已建立机械工具、炼铁、煤炭、化学工业、纺织、被服、造纸、印刷、大车木工、纸烟等轻重公营工业10类,130个厂,职工7338人”[8]1104。毛泽东对公营企业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我们建立起了一个新式的国家经济模型”[9]。这些经验对于建国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地供给制是我国建国后单位供给制的直接经验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供给制形成于根据地时期。由于战争的残酷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物资极端匮乏,中国共产党被迫采用平均主义的供给制。1927年9月,三湾改编首次对军队的后勤物资供给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废除了具有雇佣性质的薪饷制,建立了具有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供给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拨付和大后方的民间捐助,但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停止拨付八路军军饷,并与日军一起封锁共产党根据地,使根据地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境,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根据地党政军和学校开荒种粮、兴办工厂。这些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具有浓厚的集体平均主义和自给自足的色彩。供给制有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的直接分配,其供给产品主要是生活资料,它不是商品,没有交换过程;二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与劳动者的贡献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三是低水平的供给,只能满足人们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当时根据地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供给制对于保证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公营工商业模式和供给制为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实际上以各种形式在社会经济管理中被继承下来,这对我们理解单位制的起源非常重要。

四、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单位制形成的经济背景

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公营工商业以及战时共产主义色彩的供给制范围和数量都非常小,只能算作是单位制的雏形。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的战略,制定了当前和解放后一段时期我党的经济政策: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壮大我国的国营经济,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私人经济,积极引导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走合作化道路,向集体经济发展,以增加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建国初期的国营经济资产有三个主要来源:解放区的公营工业;接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处理外资企业归人民政府所有。经过三年的发展,到1952年,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现代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产值的比重1949年为34.2%,1952年上升为52.8%。1952年国营经济占国民总收入的19.1%”[10]。国有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在全部产量中的比重也逐渐上升,优势明显扩大。国营经济优势的扩大及国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增多进一步增强了国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为我国实行单位体制奠定了经济基础,并为我国下一步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坚实条件。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体两翼”,即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其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9月,党的“八大”宣布,社会主义改造的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基本完成。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由市场经济体制向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中央除了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外,主要通过三项措施实现体制的转变:①实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推行标志着计划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②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③禁止土地买卖和自由雇工。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达92.4%[11]。至此,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城市职工被纳入一定的单位管理,我国城市基层管理的“单位制”也确立起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特别是几亿农民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被组织进了高级社,使毛泽东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是万能的武器”[12]。于是,毛泽东萌生了将农民纳入到一定组织单位的想法。在大跃进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农民全部纳入人民公社之中。毛泽东认为:“如何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如何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斯大林没有找到适当的形式,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我们有了人民公社,过渡到共产主义要比苏联快。”[13]与此同时,城市也出现了人民公社运动。城市人民公社或以街道为单位,或以区为单位,其主要使命是把辖区内非单位人员组织起来,兴办社办工业和集体福利事业,最终把所有的人都纳入单位管理,其结果是形成了城市社会“完全单位化”的格局。

五、苏联模式:单位制形成的国际背景

苏联模式起源于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1918年,年轻的苏维埃俄国遭到外国的武装干涉,战争形势使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粮食短缺、燃料和原材料奇缺、军工生产任务剧增、生产工人急剧减少。国内战争的严峻形势使得苏俄不得不采取战时紧急措施:实行余粮征集制,征购农民手中余粮,禁止粮食买卖;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国家直接控制一切大中小企业,建立垂直的工业管理体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和军事化管理;经济关系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对于苏俄集中力量击退叛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战后其弊端也立刻显现出来,列宁也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着力解决这个问题。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并对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思想进行批判,但是新经济政策还没有完成,列宁就于1924年1月逝世了。之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他在苏联共产党内长达30年的领导地位,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1936年12月,苏维埃通过了新的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新宪法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的正式确立。

苏联模式的特点是:①政治方面。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高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政合一,党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又过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②经济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国家,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职工缺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完全排斥市场调节。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团体国家化,党中央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另一方面党中央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直接控制;领导言论神圣化,斯大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思想被绝对化、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元化,思想文化领域完全依赖行政命令、高压手段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把俄国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主张“走俄国人的路”,按照“俄国的方式改造中国”。毛泽东在谈到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关系时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4]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我们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但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着斯大林和苏联的压力,被迫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经济文化及其它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3]266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管理体制以及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突破苏联模式,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六、结语

建国后我国建立的以“单位制”为核心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在当时条件下,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单位制”又严重束缚了成员的自由和社会的活力,是一个非常低效的管理体制。就当代中国社会整体转型变迁而言,“单位制”的衰落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对“单位体制”抱残守缺,应该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去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1] 邹傥.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234-237.

[2] 李树青.蜕变中的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

[3]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4] 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典藏本)[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0.

[6]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68.

[7] 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 赵德馨.中国经济通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9] 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M].延安:解放社,1944:104.

[10]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下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43.

[11]赵凌云.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13.

[12]胡乔木.“左”何以在中国延续二十年[N].社会科学报,1992-07-26.

[1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53.

[1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责任编辑 勇 慧]

2014-07-2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教育计划课题(编号:2013B1003).

陈 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C912

A

1009-3699(2015)01-0063-05

猜你喜欢
单位制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根据地”的建构与超越
巧用单位制解决高中物理问题
利用单位制解决一类特殊的物理问题
中国组织认同的单位制传统与当代变迁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力学单位制典型例题剖析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