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曙霞,杨慧兰,施成良
(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浙江嘉兴314400)
中职一年级护生暑期自主临床见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邵曙霞,杨慧兰,施成良
(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浙江嘉兴314400)
目的分析整理一年级护生的两周临床见习日记,了解学生的真实体验及主观评价,为规范临床见习、改进护理实践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58名学生的两周见习日记按类属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中职护生见习中在专业认识、职业情感、人际关系、适应性方面都有正性和负性两方面的体验。结论中职一年级护生的见习体验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加强实践前中后针对性指导,激发其正性体验,帮助其应对、纠正负性体验。
中职护生;自主临床见习;见习体验;质性研究
护理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而临床见习则是护生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桥梁[1]。我校对完成第一学年学习任务的中职一年级护生,安排为期两周的暑期自主临床见习,见习单位由护生自己联系。一直以来,护生和见习单位对临床见习的定位都是“到医院看看”,医院很少安排见习指导教师,对护生也没有具体要求。因此,对这些护生的管理处于“真空地带”。质性研究认为,理解一个过程的最佳途径是去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2]。本研究试图用该方法,探索和描述中职护生的见习体验,了解护生见习期间的身心感受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反思现状,为规范临床见习、指导护理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1.1对象
选取2012年7—8月参与临床见习的2011级“3+2”护理班5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5~17岁;知识储备方面,已学习了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部分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以及计算机运用、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人文课程。见习单位,1人在三级甲等医院,20人在二级甲等医院,26人在二级乙等医院,10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在私人诊所。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质性研究法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58名护生的400篇见习日记反复阅读、提炼主题,并按类属分析法整理分析。护理学基础教师于见习前对护生进行动员,要求将见习期间每日所行、所思、所想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见习中通过QQ、电话师生互动。见习结束后对护生见习期间的日记及时整理分析,旨在探讨护生临床见习期间的真实感受。
1.2.2资料分析方法将文本资料分类整理,提炼出和专业知识、职业情感、师生关系、护患关系、适应能力有关的5方面主题,并将主题中积极的、获得的、发展的归类为正性体验,将消极的、放弃的、退让的归类为负性体验。
深入分析资料后,按类属分析法提炼出以下5个主题,分别包含正性、负性两方面体验。
2.1和专业知识有关的体验
2.1.1正性体验(1)绝大多数护生在见习日记中描述了护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不足,感悟到“画体温单、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静脉输液排气等,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比较麻烦,以后要认真练习”“今后练习时要将模拟人当真人来对待,尽量不给自己犯错的机会”。(2)对临床实际操作和课堂教学的差异体会较深。如“医生看完一个病人后会洗手,但不规范”“铺治疗巾的方法和书中描述不一样,但原则还是一样的”“铺床主要看床面是否平整,不看有没有角”。(3)理论联系实际,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例如得出“内科老年人多,脉搏较难测,从临床学到的知识比学校多”“核对一定要仔细,既是对病人也是对自己负责”的结论。
2.1.2负性体验(1)对观察内容一知半解,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如有护生提到“输液换瓶、氧气雾化很简单”“送病人去手术室很简单,换衣裤就行”。(2)部分临床护士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护生造成负面影响。有护生在日记中提到“导尿时不拉围帘,没有顾及病人隐私”“皮试前不消毒”“病人不在老师也发药,和书上讲的不一样”“小医院很多操作和书上讲的相违背,操作中污染、跨越很多”。(3)困惑。例如有的护生在日记中写到“手术后麻醉醒来的男病人明明插着导尿管却一直嚷着要小便”“临床上测量腋温不到十分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等,但针对这些问题只是做了记录后便不了了之,不敢询问带教教师,也没有主动通过其他途径寻找答案。
2.2和职业情感有关的体验
2.2.1正性体验(1)更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职业自豪感溢于言表。诸如“穿着护士服不能随便坐,会影响形象”“护士再苦再累,病人一声‘你辛苦了'便化解了”“床上的污物令人作呕,但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我的职业是‘护士'”。(2)渴望尝试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如“穿上护士服,要随时帮助病人”“戴上燕帽,被认为是护士,真的很想尝试做护士的感觉”“病房铃声响起时,多想做些什么,想打针、配药,即便是为老师撕条胶布也好”。(3)看到一些医疗操作时病人很痛苦,会换位思考,“病人插胃管时很恶心,难受得流下了眼泪,如果是我的话肯定接受不了,病人真可怜,今后操作一定要轻柔些”。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干旱、洪涝灾害事件在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对灌排工程的改造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设施是提高农田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础设施。今后粮食的增长和解决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必须依靠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但从现实来看,缺乏灌排设施,以及已有灌排设施的老化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国家缺乏在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支持,缺乏资金和技术,无力开展灌排工程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2.2.2负性体验(1)体能上的不适应,对职业选择有动摇。如“站得好累,脚好酸呀!可以想象实习的痛苦”“一上午铺了4、5张床,太累了,对一天的工作都没兴趣了”。(2)茫然无措。“见习生不受欢迎,真不知怎么做才好”“害怕,我会不会因此而中途改变”。
2.3与在职护士接触后的体验
2.3.1正性体验(1)从临床带教教师那里获得的正能量是学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羡慕崇拜之情发自肺腑。“她们真的是天使,无所不能”“病房里都是老年人,所以她们很耐心”“看到老师每天都在重复那些动作却不厌烦,佩服”。(2)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对护生很重要,诸如“老师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这一天过得很精彩”“老师们很好,但他们很忙没空教我”“老师向我耐心解释指导,一个皮试老师给我指出了3处错误”。
2.3.2负性体验(1)有些护士的抱怨牢骚,不经意间暴露在护生面前,形成负能量。如“常听护士姐姐在抱怨”“护士都不喜欢这个工作”“晚上加班时,有的护士脸色不大好”。(2)部分护士沟通能力较弱,对护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有护生写道“第一次见到老师,不知怎么打招呼,老师却一点表情也没有”“不知道要跟哪个老师时,东跟跟西跟跟,有一位老师说‘不要跟着我',当时真恨不得有个洞让我钻下去”。(3)诧异医务人员的冷漠。如“对死亡的司空见惯”“面对瘫痪病人眼中的绝望,老师却见怪不怪”。
2.4与病人接触后的体验
2.4.1正性体验(1)懂得了尊重别人,同时得到了病人的理解和谅解。如“面对病人提问,知道的必答,不知道的问清楚后再答,切不可答应不做”“主动跟病人说,‘我是来见习的,做得不好请原谅',这样,病人都很客气”。(2)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也使护生明白了和病人的相处之道。如“老师会和病人聊天、开玩笑,使病人放松”“查房时老师和病人有说有笑,像一家人”“面对病人无端指责,老师很镇静,温柔解释”。
2.4.2负性体验(1)交流沟通不畅。如“和病人沟通真的很难”“差点弄错,很难得到病人的理解和宽容”。(2)与病人相处中的困惑。如“病人等得不耐烦就吵架,解释没用,这就是医患关系吗”“病人对实习生都持怀疑态度,抗拒实习生,我该怎么办”等疑问,以及发出一些类似“医患关系实在是太差了”的感慨。
2.5与适应见习生活有关的体验
2.5.1正性体验(1)时间观念增强。大多数护生在见习第一天的日记中提到“要提早到岗,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做一个守时的人,做一个让人放心的护士”。(2)待人接物体现灵活性和主动性。如“做事要考虑周全,注意观察,不能老师让做一件事只做那件事,要灵活”“对老师、护士长言听计从,从来没那么乖巧过”等。(3)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好发挥。如“提早上班,把能做的事先做了”“白天见到的内容回去翻书本”“把重要的东西写在小本子上”,甚至在疲惫不堪时能“不断跟自己说‘坚持'”“整天抱怨没用,自己努力做到最好时会很快乐”。(4)情感得到升华。如体会到“父母赚钱不容易,但他们从不抱怨”,在得到动手机会时感慨“要对得起每一个给我机会的人”,获得成就时得出“凡事不要怕辛苦,否则永远学不到真东西”的感叹,在面对病人不理解时提醒自己“要耐心解释,考虑病人的感受,不吵架,有委屈放在心里”。
2.5.2负性体验(1)被训斥。“老师还没下班,见习同学却先走了”。(2)纠结。“有人说找认识的人随便敲个章就行了,不用去见习”。(3)失落感。认为“自己是打杂的,甚至连打杂的也不是”。(4)工作被动。如“没人叫我时乐得清闲”,偷着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者有之。
中职生普遍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第一次以护生角色接触临床,会遇到各种问题,也很难将书本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一篇篇长短不一、风格迥异的见习日记,字里行间记录着护生的真实感受,对教师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做好引路人角色。
3.1分享和强化学生的正性体验
(1)开展日记传阅、讨论分享活动,强化学生正性体验。面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讨论时护生更感兴趣,更有针对性,教育效果更好。日记中提到的守时、勤劳、包容、助人、赞美、主动、换位思考……都是作为一名护士、一个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2)对护生容易产生疑惑的内容,采用启发式互动教学。梳理若干主题设疑、启发,以教师为主导,在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以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为教学主线[3],引导护生通过书本、网络找答案,交互答疑,增强护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护生体验助人自助——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成就。
(3)重视临床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差异,让护理教学紧贴临床实践。教师应及时充电,定期到临床吸收先进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增删,在把握原则的同时,兼顾灵活性和适用性、实用性、发展性。当护生诧异临床和课堂教学内容不一样时,正是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契机。例如,当护生质疑“测量腋温不到10分钟?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3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时腋温的变化,在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小科研”,可谓一举多得。
(4)护理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案例,模拟角色,将临床场景搬入课堂,改变教师教书、护生记重点的教学模式,让护生充分认识到临床环境的多变性,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以及护士所起的作用和需要应对的各种情况[4]。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对护理实践操作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5)从带教教师那里感受到的正能量是护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对护生很重要。将这些体验反馈给教学医院,在带教教师选拔、培养时,不仅注重其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其是否热爱护理职业、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沟通能力。
3.2正视并转化负性体验
人性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角落,对于日记当中反映出的负性体验,教师要予以重视,不简单以“对”或”错”论之,要引导护生得出结论,增强识别和“免疫力”。
(1)对于临床操作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与护生一同讨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让护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做?引导护生把握“原则一定要遵守”的底线。
(2)对于因一知半解而产生盲目乐观或悲观情绪的护生,告知其这只是因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造成的,鼓励护生从书本、网络及老师处要答案,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3)对于“忙、累、不被重视、被训斥、被动”等角色适应不良体验,应加强见习前中后干预。见习时护生准备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进入病房不知道要看什么、做什么,再加上与课堂教学分隔时间较长,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无法确保见习质量和效果[5]。因此,见习前要指导护生做好定位,提高对临床见习目的的认识,思考“看什么”;见习中思考“怎么看”,当护生出现“不被重视、被差遣”“累”等体验时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必要时请家长一起做工作;见习后及时分析和分享“面对这么糟糕的状况,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在理解护生感受的同时进行正向引导。
3.3理性看待与病人相处的困惑
本着“人心向善”的原则,引导护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开展“假如我是病人,遇到烦心事时,我的反应会是怎样”的换位思考,理解病人感受,使护生对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精益求精。
3.4见习日记的重要性
见习日记是对学校教学效果的一次很好的检验,通过QQ、微信交流以及返校后的交流探讨,使护生从实践中感悟,从交流中提高,以弥补中职学校护生实践机会少的不足。同时也折射出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些细节,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护生能直接、近距离地和病人接触,直接感受到病人的需要,在为病人护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护士工作的价值,这是课堂教学和实验室练习所不能达到的效果[6]。护生的护理职业理念从初入学时的盲目,到见习后日渐清晰,有其自身特点。教育工作者可根据这些特点,进一步规范临床见习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鼓励、激发正性体验,形成正能量,产生团体效应;同时也要提前引导,减少负性体验产生,尽可能帮助护生走好护理实践“第一步”,工学交替,使护生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1]叶华,刘世华,杨忠林.护生临床见习情况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6):120-121.
[2]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王海莉,关晓辉,苏建坤.启发式互动教学法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47-4648.
[4]黄金银,程云,郭玲玲.高职护生临床实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55-56.
[5]王琪,毛荣,刘晨.见习环节管理对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影响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8-20.
[6]沈洁,叶旭春.护理本科《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临床见习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研究,2007,21(3):736-737.
G424.4
B
1671-1246(2015)23-00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