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5-11-11 02:33:46白慧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差错身份家属

白慧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白慧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为加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即在原“三查八对”制度的基础上增加请患者或其家属说出患者名字后再次核对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的查对制度。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监管,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培训护士;要求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采取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提高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使查对制度落到实处,不但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而且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身份识别;查对;护理质量

“三查八对”作为护理查对的核心工作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护理界前辈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1]一直沿用至今,对预防护理差错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增强,护理工作中医疗缺陷、差错、事故已引起广泛关注[2]。因未严格落实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而导致用药错误、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护理质量。临床工作中,发生护理差错是不可避免的,护理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并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机制[3]。我院于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12月25日,将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应用

1.1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护理部对2012年12月26日至2013年12月25日全院各临床科室发生的32起身份识别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因身份识别致用药错误17起(53.1%)、标本采集错误8起(25.0%)、治疗错误5起(15.6%)、检查错误2起(6.3%)。

1.2改进护理查对方法

1.2.1建立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具体内容:在“三查八对”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一问一对”。“三查八对”: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质量和有效期。“一问”是指护士每次执行治疗、护理操作解释查对前反问患者或其家属:“请问患者叫什么名字?”[2]“一对”是待患者或其家属回答后,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与腕带上的信息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1.2.2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培训护理部建立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后,立即召开全体护士和实习护生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将查对内容加在《护理管理应知应会口袋册》里,人手一册,便于学习。护理教研室组织护士学习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意义、内容及操作流程,把责任意识不强、年资较低、不善言辞、沟通能力差的护士以及实习护生确定为重点强化培训对象。培训结束后护理教研室对全体护士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以达到提高护士对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的目的,并于2013年12月26日在全院正式实施,参与对象为全体护士、实习护生。

1.2.3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监管为了达到各科室切实落实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目的,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监管,采取科室自查与科护士长指导检查、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8小时之外随机抽查监督和护理部考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查阅医嘱执行单、与患者或家属现场沟通询问、实地查看、追踪评价等手段收集临床信息[3],评价护士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依从性。

1.2.4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护士在做入院宣教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参与护理查对的意义和查对方法,鼓励其参与查对,如接受治疗前查对输液瓶签与医嘱执行单,以提高查对能力。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任何药物及治疗干预前必须确认自己的身份,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身份识别。刚开始有些患者对这样繁琐的问答有些烦,但后来经过沟通,知道这样做是为医疗安全着想,现在多数患者已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有疑问时更能大胆提问。

2 评价与结果

2.1评价方法

(1)将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后(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12月25日,收治30 260例住院患者)与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前(2012年12月26日至2013年12月25日,收治30 007例住院患者)发生的护理差错数进行对照。对比护理差错总数,因身份识别错误致错误用药、标本采集错误、治疗错误、检查错误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床护比、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选择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后随机调查的330名患者及其家属和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前随机调查的300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查对知识认知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2.2结果

护理查对方法改进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见表1。护理查对方法改进前后患者查对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见表2。

表1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起)

表2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n(%)]

3 讨论

3.1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符合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全球患者安全联盟,并提出“患者为患者安全”行动计划,鼓励患者为自己的安全把关,杜绝各种医疗错误发生[4]。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管理(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规定,使用患者姓名和住院号进行身份确认是患者有效接受治疗、护理、检查的基本保证,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床号来辨认患者身份[4]。我国卫生部2013年提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患者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确认患者的方法。以上均为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3.2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完善了“三查八对”制度

传统的“三查八对”制度是医护人员喊患者的床号、姓名,由患者或其家属回应,后者处于被动状态,且护士连续喊患者姓名,大脑易产生疲劳感,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出现认知偏差,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实施使患者从常规查对的被动注意转为主动注意,护士也由单纯的喊床号、姓名变为先让患者或家属回答患者姓名,从而有效集中双方注意力,避免误听、误读、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2]。因此,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无论从查对形式还是查对内容上均是对“三查八对”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3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发现,执行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规范了护理行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原来的10.6/万降至1.6/万。实施过程中,护士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反问患者姓名,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转变了那些不善言辞、沟通能力差的护士的服务理念。同时由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大幅度降低,因护理服务引起的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率由原来的78.3%提高到96.1%。

3.4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护理质量与安全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医疗界的高度关注。医院要发展,质量是关键,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查对制度不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而且是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5]。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实施真正把查对制度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护理纠纷与隐患,确保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3],达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4 小结

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机制,真正把查对制度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2]。将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用于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当中,不但符合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而且能有效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优化护理流程,深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革,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服务质量,营造和谐护患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达到了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刘立捷,徐友芳.护生对“三查八对”制度的认知调查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09,7(3):813.

[2]梁启玲.反问式查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8(8):2173-2174.

[3]蒋华,刘义兰,刘涛,等.护士上报给药差错的障碍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15.

[4]贾荣娟,徐金美,刘福凤,等.某院护理查对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9(10):431-433.

[5]林治平,贾荣娟,徐金美,等.“四查八对”制度在预防静脉用药错误中的作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10):951-952.

R47

B

1671-1246(2015)23-0143-02

猜你喜欢
差错身份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跟踪导练(三)(5)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新闻传播(2016年17期)2016-07-19 10:12:0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 08: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