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娟,金华,张艳,吴建军,岳嘉,裴凌云,靳利梅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李金娟,金华,张艳,吴建军,岳嘉,裴凌云,靳利梅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本文从预防医学专业背景、课程设置方面入手,随机抽取10所院校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中医院校特色,对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深入探讨。
预防医学专业;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领域培养专门人才,学制5年。据《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2013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到700家,但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高校只有两所。2003年SARS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对全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提出了质疑,带来了挑战,也对预防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和重视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西方医学逐步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医学任务包括预测疾病、预防疾病和个体化诊疗,前两者与中医的“治未病”和养生保健密切相关,而个体化诊疗则与中医的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思想不谋而合,将中医“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相结合,会更充分地发挥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通过查阅资料[1],随机选取我国10所“985”“211”院校以及部分专业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主要参照《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对各课程模块及学时数,包括讲课时数和实验时数情况进行了分析。
2.1课程模块结构分析
从教学计划课程门数来看,必修课程最多的为华中科技大学(58门),除吉林大学外,其他9所院校课程均多于45门。
课程模块结构:公共基础课程占26.06%,医学基础课程占29.29%,临床医学课程占21.01%,预防医学课程占23.64%。甘肃中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模块结构:公共基础课程占25.49%,医学基础课程占27.45%,临床医学课程占17.65%,预防医学课程占29.41%。
10所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平均修公共基础课程(12.90± 2.69)门,医学基础课程(14.50±2.22)门,临床医学课程(10.30± 3.37)门,预防专业类课程(11.70±2.91)门。
2.2各模块课程开设情况
10所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所开设的课程差别不大;医学基础课程模块个别院校有开设病理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模块中医院校与其他各校相比,未开设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课程,其他课程差别不大。
2.3各模块课程教学时数分析
中医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教学时数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高等数学和有机化学课程学时数偏少,分别为36学时和54学时;临床医学模块诊断学课程教学时数偏少,其他各门课程均处于中等水平;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时数均处于偏低水平。
2.4各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理论实践课时比例分析
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理论实践课时比例在各高校中处于偏低水平。10所院校专业课程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均小于1,这与临床医学课程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大于或等于1不同。杨德广教授等曾提出,高校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比例为1∶1较合适,符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
2.5教学计划特点分析
大部分院校实行学分制模式。华中科技大学是较早实行学分制的院校,以期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部分院校在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课程,以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课程,还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和其他非专业课程,如心理学、社会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大学语文、循证医学、卫生法学、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公文写作等,拓宽了学生知识面。
3.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3.1.1能力创新课程较少目前计划开设能力创新类课程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书写、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总计68学时,占总学时的2.12%,比例明显偏低;人文素质教育也较少,医学教育不只是知识渗透,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因此加强人文教育是必要的。
3.1.2实践课程比例偏低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较其他院校所占比例偏低,而且我国公共卫生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多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落后、开放程度低,学生动手机会少,不能自主学习。因此增加实验教学课时,使学生能够走出校门,亲临现场,进行开放式实验课学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2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3.2.1缺乏现场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较高的实验室工作水平,还要有深入社会进行现场调研,开展疾病控制、卫生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的能力,尤其在紧急状态下,要能够临危不乱地及时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一些医学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2],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现场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学时安排上,该类课程只占极小比例或未开设,学生无法获得亲临现场进行实际锻炼的机会。
3.2.2缺乏临床工作能力培养西方发达国家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医师均采用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再教育模式进行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工作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经验[3]。我国基本沿用苏联的培养模式:在学生进行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就进行临床各学科的学习、实习,这种安排是合理的。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临床课程学习未予以充分重视,认为临床学科为非专业学科,并不重要,而实习医院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较低,甚至不要求他们分管病人、书写病历[4],导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常感到临床经验不足。
3.2.3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和人群,预防医学工作者必须擅长倾诉沟通,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与各类人员进行交流。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缺乏相应锻炼机会,使得他们走向岗位后很难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学习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总体来说,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因为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结合有很强的特殊性,所以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其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各种疾病的预防、管理和研究工作;掌握人类疾病病因、发病机理的基本理论和诊断防治技能;具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与干预的能力;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规的基本理论与技能[5]。
5.1培养理念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我国卫生战略的改变,满足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教学重点应放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群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大卫生观”思维上。根据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的职能转变,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如慢性病、艾滋病、社区卫生服务等。注重交叉学科知识培养,拓宽授课知识面,如信息学、管理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对于现代预防医学来讲都很重要。
5.2课程设置
(1)增设人文、创新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我院增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并将原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模块中的临床流行病学与现场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措施、卫生检验技术课程加入能力创新模块。这样既加大了能力创新模块课程的比例,又缓解了预防医学专业课程门数相对较多的压力。
(2)调整相关课程的先修课程。为了保证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应增加与学生培养及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课程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及要求,调整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如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考核方式由原来的考查调整为考试。
(3)调整相关课程课时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污染与健康的关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营养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教学、科研打下基础。该课程现有教学时数不能保证完成以上内容的教授,因此将课时由72学时调整至90学时。
5.3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通过讨论课、社会实践和毕业专题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互动与交流,尤其是要改革死板的考核方式。
[1]孙文.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机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44-47.
[2]韦小敏,张志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10):23-24.
[3]罗建清,杨土保,张建国,等.21世纪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医学教育,2000(2):27-38.
[4]吴磊,黄河浪,朱清仙.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90-92.
[5]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G420
A
1671-1246(2015)23-0015-02
注:本文系甘肃中医学院教育教学与改革综合项目(甘中教研2014-ZH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