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机电学校 黄亚寿
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因此,要加强德育课教学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创业观,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促进国家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根据新形势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要努力实施“六注重”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严谨的,又是宽容和谐的。德育课教学活跃、宽容、和谐的氛围在于老师的创设营造。老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正确对待学生每个人,关爱各种层次学生,促进各种层次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课堂上坚持探究学习和师生合作,充分体现师生双方都是课堂的主人。探究合作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把探究带进德育课堂,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通过探究,得出的知识结论是深刻的、有效的。把合作带进德育课堂,要求老师有强烈的合作意识,把课堂看作是师生合作共进的统一体,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发挥群体资源的优势,利用群体的作用激发个性,加强在教与学中合作,培养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利用师生合力解决学习难题。
德育老师要根据中职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基础较差、自信心不强等特点,有针对性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不要用过去的情况来衡量现在的、将来的自己,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学习锤炼,会成才成功的。同时也向学生阐明:人的知识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取的,人的成才成功也是通过学习实现的。通过列举优秀毕业生奋发学习和成功创业典型事例,在中职生中树立起可学、可比、可敬的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才动力。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懂得“中职生一样能有大作为”。
良好习惯是学习成才,事业成功的良好开端;良好习惯是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之一。在德育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不良习惯,加以研究分析,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奔向成功的十个良好习惯。
一是不轻言退缩;二是不停学习,不断修正;三是从小事做起;四是尊重每一个人;五是为常人难为之事;六是保持饥饿感;七是不与消极者交密友;八是勇担责任;九是事务分类,聚焦处理;十是处惊不变,胆大心细。
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带进课堂,这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也是德育课教学的客观要求。要教育学生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只有规划,才能明确学习目标;只有规划,才能付之有规律的行动;只有规划,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掌握过硬本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中职学生要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从校园学习规划到社会实践规划,再到工作岗位规划都有一个明确目标。从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水平提高到综合素质拓展,都要有一个具体计划。中职生要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定向”。通常情况下,职业方向由学生本人所学的专业确定。有些学生在读书期间拿了几种职业等级证书,就业时就比别人多了几个机会,显得胜人一筹。“定点”。所谓“定点”就是定职业发展的地点。“定位”。择业前要对自己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定心”。心神不定,朝三暮四,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中职生要安定心神,努力就业、创业,就会收获成功。
德育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空间,注重课内外教学相结合,把德育课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开展思想教育的生动载体,要善于借助这个平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形式多样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学生精神气质。比如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服务意识方面可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走访企业工人或成功创业的优秀校友;在培养口才胆量方面可以组织演讲、辩论比赛等。
第一,做“带头人”。“教师最佳的教学方法就是做出榜样。”德育课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带头人”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第二,做“有心人”。德育课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用心收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信息,从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让学生愿意选择、愿意参加,从少到多,以点带面。
第三,做“策划人”。德育课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共同策划课外活动方案,提供智力支持,重视课外活动策划、实施、总结等环节,善于利用活动育人、过程育人,从而提高课外活动育人效果。
德育课教学中,老师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既是意义深远的,又是具体可行的,更是责任所在的。国力的日益增强、民族的团结振兴,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的力量结晶。作为德育课老师,要引领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利用中国力量,从教育氛围、教学内容等方面教育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公民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高爱国情操的体现。德育课教育教学中,教育青年学生,要把自觉履行公民职责义务,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关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要求,要把爱国的精神和力量转化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向学生介绍国内、国际现状,让学生认清形势,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民族忧患意识,增强国际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