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诵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2015-03-18 04:42:35邓咏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气句式李白

邓咏涛

(绵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媒学院,四川 绵阳 621050)

一 播音语言艺术分析

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之一。人类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而要达成这种效果,语言必须要具有表现力。播音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有声语言,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尤其突出。李白诗歌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其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和语言句式形式使得其诵读在语气、节奏、对象感、轻重音等方面极具变化和多样性。这既给李白诗歌的诵读提供了来自播音语言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播音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案例。

播音是一种以有声语言作为创作基础的创造性活动,是一门语言艺术,其目的在于把文字内容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而更好地传播信息,鼓舞和愉悦大众。在传播目的的引导和制约下,播音员运用内在语、对象感、情景再现等手段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1]而在这两种播音的艺术美中情感美是最为难以把握的一种,他不仅要求播音员要有较强的语言专业知识,做到语言的标准规范,而且还要求播音员要对稿件文字内容背后的内容背景、思想感情、人物经历等有较强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对语言的二度创作达到情感美的艺术目标。

二 播音语言意识视域下的李白诗歌诵读语言的表达方式

(一)语气

首先,李白个人的生平,以及盛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使得他的诗歌总是不缺乏一种豪放雄壮的气势,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会给人一种波澜壮阔的雄壮之美,激发人心中的豪迈之情。然而要体会和表达这种诗歌内在的雄壮之美需要诵读者在诵读时采用慷慨激昂的语气,这样才能将作者诗歌中的雄浑壮阔之美准确地表现出来。按照播音发生语言的理论,在播音语言教学中,存在中存在着表层朗读、节律朗读和情韵朗读三种不同层次的朗读方式,这三种朗读方式对应的语气语调为:读字、中性语气和感情语气。而其中的感情语调具有超常韵律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语速加快、音高加大、音高落差加大。李白诗歌通常包含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对其诵读时,就朗读层次来说主要表现为最深层次的情韵朗读。其语气则表现为相应的感情语气。

在诗歌《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中,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黄河之水的高度落差和滚滚东流的浩荡气势表现出来;而在《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则是通过对句中数量词的夸张性修饰,营造了一种豪迈、壮阔的意境,给人以豪迈之感。所以在诵读这首诗时,要特别点染“三千”二字,诵读这两个字时通常要注意音量,音高为全诗最高,音量较强,这两个字要放慢语速拉开诵读出来。这样的语气才能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李白在诗歌中表现的豪迈雄壮之情。

其次,清新自然风格的诗歌也是李白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风格形式,该类诗歌表现的是他看破官场状态,追求自然闲适生活,意在山水、心随物化的与世无争的自然心态。在《朝发白帝城》中,诗人描绘的画面和意境就是清新自然诗歌风格的杰出表现。这种诗歌风格与他闲适、自由、悠然自得、爽朗的性格相符合。在播音过程中对这一首诗歌的诵读要强调备稿环节中的联系背景这一要诀,在诵读之前深刻领会作者写作此诗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际遇,理解此时作者李白追求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看破世俗追求自由的豁达心情,而抓住了这一背景,诵读起来就会很自然地领会和产生自然闲适、清新欢快的情感,进而以轻快的语气来朗读,这样,不仅风格诗歌的意境与美感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同时也给受众以美的享受,获得情感上的美的体验。在李白的另一首诗歌《独坐敬亭山》中,作者描绘了自己游览敬亭山的心情与环境。诗歌中虽然用了“尽”、“孤”、“独”、“只有”等字眼,表面看似有着典型的孤寂之感,但是实际上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情感却是一种孤而不寂的情思、是李白在看透了世事之后,坦然面对“寂寞”人生,悠然自得的超然心态与情感。敬亭山实际就是李白当时心境的一种人格化的写照。在诵读这首诗时,前两句诗要描绘景象,第一句诵读语气要采取波峰式语气,语气高点放在“高飞”二字。而第二句应该要采取波谷式的语气,语式低点放在“独去”二字,第二句虽然音高相对要求较低,但是并非是说这句不重要,之所以放慢语速是为了进行强调。而后面的两句重点在于抒情,尤其其中的第四句应该要把整体音高降低,语速放慢。最后一个“山”字的调值由55 变为445,这种语调的微杨使人产生悠然自得的美感,与李白写作该诗时的心态与情感一致。

(二)节奏

节奏是播音表达规律中情感表达手段的外部手段之一,对于汉语诗歌中的节奏,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学者陈本益提出:“汉语诗歌的节奏属于‘音节顿歇’节奏,即‘顿歇’节奏,把顿歇当做节奏点其实是把音组末一音节及其后的顿歇当做节奏点。用拖音表示顿歇是汉语诗律的一个特色”[2]。这一观点比较可取。

李白的诗歌,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诗歌句式、体裁上来说都比较丰富。因此在播音表达中,如何在把握诗歌内在情感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外部手段,使得播音既能传递诗歌信息内容,又能引领受众从情感上获得美的体验。在李白诗歌的播音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握要注意引起节奏变化的不同动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节奏表达方式。

首先,意象变化引起节奏变化。李白诗歌中通常有意象的变化,而意象往往是景物、作者心态以及情感的象征,李白诗歌中意象非常丰富,变化明显,造成了诵读节奏必须有相应的变化。在诵读中要想准确把握和表现这些东西就必须要掌握诵读的节奏。在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中,他将八个历史人物穿插进了短短的十六句诗句中,意象的变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要想在诵读中准确表现作者情感意图和意象的表意或象征意义,节奏的把握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句式变化引起节奏变化。李白的诗歌有绝句、乐府诗、律诗,不同的诗歌句式有所不同,而句式的变化往往就会造成诵读过程中节奏要有所变化。例如:在李白的乐府名诗歌《将进酒》一文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首诗歌中李白在开头采用了三言,接着变为七言、然后又穿插进三言,如此反复,整首诗的句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朗诵节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引起诵读节奏的较大变化。读者在诵读这些诗篇是随着诵读节奏的变化情感受到震撼,在节奏变化中对作者的感情有更深的认识与体会,并且让自己在诵读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再次,诵读时需要进行把握的节奏。李白的诗歌既有节奏“快”“急”的,也有节奏和缓的,而这与诗歌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诵读其诗歌时要对其内容大致的了解,要对诗歌是否是描绘风景、抒发人生理想和抱负、宣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通过对其内容的掌握,明确诵读过程中应该采取的节奏,进而使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情感上的升华与宣泄。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加接近诗歌作者原本的感情真谛。

(三)对象感

对象感是播音语言表达中内在手段的重要方面,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人类的说话,无论是本文所研究的播音表达,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都不可避免地要有对象,只有对象的说话,才具有意义。在播音语言表达中,对象通常不是在播音主持人说话的现场环境中真实存在的,但是在播音表达过程中对象又是必须要予以关注的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在语言表达上具备相应的对象感,将受众这一特殊的对象形成固定的心理意会。而要把握好对象感,关键在于锁定目标受众,并且还要抓住受众中的主流群体,不同的播音文体其受众目标群体不尽相同,以李白诗歌诵读为例,其受众无论是社会中的哪一个群体,总体特征上都表现为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素养,如果是针对其中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那么针对这种特殊的对象群体,多诵读一些意象明白、句式简单、感情欢快自然、奔放豪迈为主的诗歌;而如果是针对其中的大学生、高级知识分子,那么则要诵读李白诗歌中那些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诗人情感、复杂的句式和意象的诗歌,引领受众对象在较高层次上去领悟诗歌的意境、获得情感上的艺术美感。

(四)重音

重音是播音情感表达中外在手段的一种,重音的把握要建立在对播音内容的情感把握和播音员在遵循播音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对播音文字内容进行的二次语言创作的基础上。重音既是准确传达播音文字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的一种语言技巧,同时也是播音主持情感创作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在播音过程中处理好情感与声音关系的重要环节,在播音领域,有个普遍的俗语叫宁可声欠情足,不可声足情欠,感情的饱满与声音的节制要和谐统一,切记情不足声来补。这要求在播音活动中播音员要将自身的情感创作与稿件内容作者情感和声音三者有机结合。在李白诗歌的诵读中,由于不同诗歌内容所表现的作者的心情和情感不同,所以诵读时重音的落点也不尽相同,诵读时要特别加以注意,还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两句写景,其中的“高飞”二字就总起全文感情基调,是文章情感的点睛之笔,所以从音的轻重角度来看,这二字应该采用重音,而第二句中“独去”一词则是为了对前句中的“高飞”二字引起的情感基调进行强调,所以应该采用轻音,并且语速放慢。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表达自己悠然自得的超然心情与情感,可以完全顺应前两句的语势,一气呵成。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在重音这一表达技巧上并无一成不变的规律可供选用,对其把握主要建立在对诗歌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洞悉的基础上。

三 结 语

在李白诗歌诵读学习的实践中,只有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诗歌类型、句式、以及作者思想感情和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诵读语气与节奏,才能在诵读过程中把诗歌所表现李白的高远意境与寄托于其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也是诵读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升华。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播音艺术语言艺术研究的经验,笔者认为,李白诗歌的诵读关键在于对诗歌表达的诗人情感和时代风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有声语言上的二度创作,形成播音语言的声音美、情感美。进而以情感饱满、语言规范、准确的播音语言进行表达,带给受众情感上美的体验。

[1]曾耀农.现代传播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7.

[2]陈本益.语诗歌节奏的形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3]陈丽英.人的魅力与神的威严:李白诗歌的壮美与西方艺术的崇高之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4]陈军.郭祥正对李白的审美接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3).

[5]杨岳华.时越千古,诗心相通:论李白与毛泽东浪漫主义诗词的共同特点[J].黑河学刊,2008,(5).

[6]刘丽娟.电视新闻播音二度创作的美学意义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语气句式李白
注意说话的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注意说话的语气
纸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纸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倒下的那一刻
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