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为例

2015-03-18 04:42唐菁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观人本主义就业指导

唐菁玲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 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几年来,教师们不断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改革,但是效果却不甚显著。笔者首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消极,配合度不够,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然后又对三个年级30 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对课程期待很低,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流于形式;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教学观念不统一是重要因素:教师希望将理论知识和自身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则期待获得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有效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要在《就业指导》教学中充分应用人本主义教学观。

一 就业指导中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意蕴

(一)人本主义概念

席勒认为,人本主义是实用主义的精神,是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借以考察问题的方法。正由于人本主义忠于人的较为广阔的生活,所以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不忠于“高等学府”的那些矫揉造作的、与世隔绝的研究;并且一个学院里的人接受人本主义,必然永远意味着一次胜利。[1]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由20 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所创立。他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从而确立了他自己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应该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所以罗杰斯认为教育绝不是仅仅为学生提供一些事实性的知识,学生无选择性地接受,而应该是提出自由学习论和有意义学习论。

二 人本主义教育观有利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

(一)从概念的角度分析

(1)就业指导的概念。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一书中,将“就业指导”界定为:帮助择业者根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狭义上指择业期的选择过程,广义上指择业的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3]

(2)与人本主义的联系。首先人本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就业指导教育也是要在分析学生个人心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来做出合理的选择;其次人本主义认为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而就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再次人本主义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而就业指导是了解在学生的个人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上发展自我概念。最后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就业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教学生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以期待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二)从人本主义的教育观评价高质量就业指导教学的课程

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称为高质量教学?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就就业指导教学的课程评价来说,就是通过教学,学生应树立职业发展意识,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能基本顺利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最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所以说就业指导教学都是在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问题。

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个人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并且指出每个人都拥有自我实现的本能,用人本主义教育观来实施课堂教学就是要挖掘学生的这种本能,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应该从踏进这个领域开始就要用人本主义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个个体都在以他自身独特的和谐方式来对待世界。以此来引导激发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发展自我概念。

三 就业指导教学中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缺失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整合教学要素的依据,教学观形成后,将影响到后续教学过程的决策和表现。在传统的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学内容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形式上仍然是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人本主义教育观严重缺失。

(一)就业指导教学人本主义目标缺失

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作为工具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们更愿意以自己为中心,用理论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定向;制定看似合理的职业规划,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目标的本末倒置。

(二)就业指导教学人本主义内容缺失

由于教师们在教学中重“术”而非“道”,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教师对知识的解读占到相当的比例,对于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及实操部分的内容倾向性不够,如何运用工具来解决问题与学生探讨不够。就如同一个健康教练在课堂上不断强调身体健康很重要,体育锻炼很重要,却闭口不谈根据体质的不同,有哪些最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更科学合理。那么个体就很难通过体育教练的课程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三)就业指导教学人本主义途径缺失

就业指导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没有体现人本主义教育观,教学组织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就更无从谈起。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必要的途径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师不能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监控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授课方式,设计一些游戏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课程让学生将学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等。

(四)就业指导教学人本主义评价缺失

就业指导教学中课程评价是其教学质量如何的最终标准。美国学者洛克希德(Lockheed,M,E)认为监测成就变化趋势是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目标之一。而监测性评价源于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责任和对有关教育资源的信息需求。[4]现有就业指导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尽管学校组织教学督导团对教学日常巡查和监控,教学完成后要求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做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缺失。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四 人本主义在就业教育中的应用——以课堂教学为例

人本主义在就业教育中的应用表现在:坚信促使个体发展的驱动力是自我实现。人人都有一个自我实现的驱动力,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只有以自我实现为基础,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思考,从而变自觉学习为自发学习。从对外思考转向对内思考,最终成就自我。

(一)人本主义下就业教育的目标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对从事社会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为目标,即培养学生生涯认知、生涯决策、生涯适应、生涯平衡、生涯管理和生涯发展能力。解决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就业指导教学目标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下,人本主义认为:首先人们是值得信赖的。我们不应该预设学生因为没有职业经验,就把他们放在教师的对立面去教导和教育甚至是教训。而应该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尊重,其实他们是自己生活和全部感受的专家,让他们用最真实的想法来思考问题;其次,人们具有自我理解、自我认知、自我引导的潜能。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情绪以及在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是如何理解的?人们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基于自我理解和自我认知人们是可以做出一些行为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这三种潜能发挥作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结果。这种条件就是人要处在一种无条件,被积极关注时才得以激发出来。教师应该创造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关系,期待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唤醒。教师应该和学生结成同盟军以对抗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问题。

(二)人本主义下就业指导的内容

为促进个体自我成长,在课堂上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生涯导师的角色,是陪伴,引导学生一起应对在生涯发展的各个时期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问题。学生对教师应该是及其信赖的。其次人本主义下就业指导的内容设计上应该包括知识教育模块和特色教育模块,知识教育模块就是传统理论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特色教育模块即根据不同的专业教育特点,学生层次特点,甚至班级特色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如在指导学生认识技能和职业的关系时,可以让有过工作经历的同学讲讲在工作中的三二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对技能三结构在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个体的影响。

(三)人本主义就业指导途径

(1)改进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与企业相关的就业指导方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提前进行企业入职培训体系的学习和训练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沟通等,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形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相关案例、情景模拟、体验活动等实践性活动进行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智慧,能从课堂中有所感悟和触动,以达到教育内化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对“生涯发展”涉及到的“生涯认知、角色平衡、自我管理、适应环境、理性决策”等5 个问题,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辩论,既有利于掌握和理解相理论知识,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认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统一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差异性,加强课堂教学的个体针对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972 年,有学者发现学习动机与性别、学习领域、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有关。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男性比女性学习欲望更强烈。那么在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就要对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女学生较多的班级可能会出现忽视这门课程的现象。在做课堂内容的规划时,多穿插一些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面试技巧、礼仪等内容,在比较枯燥的政策法规以及就业流程中,多举与女学生切身相关的案例,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学生,应进行个性化帮扶指导工作,使学生自觉和乐于接受就业指导,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个性化教学。

(3)将语言技巧更好的应用到教学当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研究了社会地位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如果父母亲对孩子不抱太大期望的话,孩子的学习动机就会比较匮乏,但如果父母亲的期望过高的话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对待学生过于严厉,也会泯灭学生本来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表现出适当的亲和力,对于学生犯的错误,能宽容与接纳,使学生敢于表达和表现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师生能够真诚的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的发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及时的予以鼓励,以增进学生的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那些上课经常开小差,不听讲,导致问题回答不了,作业乱七八糟的学生,教师要以引导、鼓励和积极评价为主,并且多了解他们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以期改变现状,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

(四)人本主义教育观就业指导评价

(1)校内评价。首先是标准化学业评估;课程结束后的考评以考查为主,生涯规划书和求职简历的撰写是教师们喜欢采用的考评方式,标准的生涯规划书撰写包括,职业目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SWOT 分析,制定计划,实施评估几个环节,求职简历是能否叩开企业大门的敲门砖,好的求职简历是迈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所以能否客观真实的撰写生涯规划书并按照规划实施,能否根据职业目标撰写优质的求职简历是作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因此可以作为标准话学业评估的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估课程的有效性。其次是非标准化评估: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非标准化的评估中表现应该会更加突出,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感觉到: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是否有了改变,是否有了较为清晰的学习动力、目标和手段?学生自己的体会如何?同学之间如何评价?其他教师的感受怎样?

(2)社会评价。企业用人评价;职业素质是企业最看重的用人标准,学生进入职场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完成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职业稳定性的高低,都彰显学校就业教育的成功或失败。

总之,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相关事宜的培养和训练,变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如何上好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使课程内容更好的被学生内化,这些都是作为该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去思考和改进的。

[1][英]席勒(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化得福.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与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

[4]崔允漷,王少非,夏雪梅.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育观人本主义就业指导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教育观新论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