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威
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长春 130022
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络、数字出版在不断地发展,这给国内编辑出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要培养一批对新形势适应的编辑出版人才,这才是让出版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新形势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就新形势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提高国内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水平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国内出版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编辑出版专业被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校没有清晰的办学定位。就国内当前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来看,定位不明确是其突出的特点。其定位都是:培养在出版社、电视台、网站等媒体一集出版、政府机构、宣传、教研机构等从事出版、编辑、推广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就其定位的描述来讲似乎很明确,但是深入的思考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情况下,编辑出版才独自成为一个专业。分工的细化必须要求专注,所谓的专注就是要求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不能抱残守缺,需要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保持一致,这样才会让学科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具有鲜明的办学定位。然而,目前高校对编辑出版专业宽泛的定位直接的导致了学生很难对出版理论知识、技能熟练地掌握,经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只能让该专业的学生走向新闻学、语言文学等行业。
对编辑出版专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的是落后的教育技术,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没有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并缺前瞻性,不能满足当前出版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语言文字能力是当前很多开设该专业的大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未能紧跟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类课程很少开设。即使开设的一些和编辑出版有关的理工科课程,也由于老师在编辑出版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课程质量很难提升。其二,重视文史、轻视科学技术,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显著存在的弊端。就编辑出版的本质来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归为应用科学类别。但是很遗憾,老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主要围绕概念、原理等理论开展,和编辑出版实践有关却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关注,老师重视理论的讲授,学生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和平台,这和编辑出版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很远。
缺失专业体制教育是让编辑出版受到限制的体制因素。自从国内开设编辑出版专业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在国内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教育水平还是教育体系都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无法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前没有确立处版专业的教育体系、教育层次难以提升、缺乏专业人才等。尤其是在新媒体出现后,这种不足更加明显。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版行业要面对来自国际的竞争,懂得国际出版的人显得格外重要。如今,国内有很多的出版社和国外合作,但是还没有改变版权输出的局面。同时国内编辑出版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懂出版的不一定懂外语而懂外语的又不一定懂出版。
在一些国际性的大型书展上,我们经常看到国内的编辑通过翻译对本社的图书向外国出版单位进行介绍的局面。要是高校培养的学生方向为版贸,老师授课可以采用双语的方式进行,对学生辅修第二外语的举措多加鼓励。如今,出版界比较看好的方向是新媒体和动漫产业,所以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总之,该专业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来对定位自身的发展。
编辑出版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时候,要重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出版教育,如纽约大学出版研究中心设置的课程有:图书市场营销、图书宣传、促销和公共关系等多个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美国佩斯大学给出版硕士设置的课程中必修课有7科,其中5科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此相对比,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设置的课程实践性的偏少,主要是理论性的。对此,笔者建议学习国外的经验,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
当前,国内高校在编辑出版专业上进行的教学还是传统的模式,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课后自学为辅。就其学科性质来讲,在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占大部分的是实践类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以及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出版业的需求。
保证编辑出版专业和该行业实现无缝的对接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其一,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要勇于放弃传统的考核机制,让考核机制向实践倾斜。如今,国内高校学分制是专业教育的主要评价机制,但是在总学分中实习所占的学分很低,同时也没有及时的跟踪学生实习的效果,评判学生专业水平的时候多以发表的论文数以及发表刊物的级别。这种评价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所以这就要求高校该专业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的始末贯穿有行业实践,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相关部门、出版企业去考察、交流。增强学生实习的时间以及及时的跟踪实习的效果,培养的时候紧跟时代的潮流,让学生所学和社会所需相一致。
在未来的几年内,出版行业将会有较大的改革,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其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让高校培养的人才适用行业发展的趋势,就需要深入的剖析市场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打破人才培养的瓶颈,勇于开辟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1]陈莹.数字出版背景下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2]许欢,肖东发.关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论争与调查分析[J].中国出版,2004(10).
[3]吴培华.编辑出版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尤为重要——兼谈实践中的“五个一工程”[J].中国出版,2005(12).
[4]叶新.廿年努力终结硕果——纪念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创办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出版,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