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读物编辑语言中的规范问题

2015-03-18 04:57
新媒体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读物语言文字

地质出版社,北京 100083

1 青少读物编辑亟需高度重视语言规范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承担将来建国立业的大任,阅读是青少年学习知识,汲取精神营养的主要方式,青少年读物对语言规范承载着教育、规范的责任,是因为青少年读物把持着话语权、表达权、传播权,它的传播性质让它本身具有了示范、传播、教育这三种功能。因此,在语言规范方面,青少年读物要自觉运用好这三种功能。

无论是从对青少年语言规范的影响的角度看,还是从法规对青少年读物质量管理的角度看,决定着青少年读物内容的编辑,对语言不规范现象亟需高度重视。

2 青少年读物常见的语言不规范问题

语言规范问题是所有读物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青少年读物尤其要重视,因为青少年读物对正在学习语言的青少年有示范和教育功能。

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发现总结了一些语言不规范的情况。

2.1 文白混杂

文白混杂是指在表述中偶尔糅杂着文言词。对多数青少年读者来说,文白混杂往往促使读者停下来思考,既产生阅读障碍,又导致语感的中断。

2.2 网络语言处理不规范

网络语言作为文化现象之一,也在逐步影响着话语表达方式。从网上到线下(广告、纸媒、电视),时时在创造出新的流行词,创造出新的流行话语和新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处理中的问题包括几种情况:一是谐音化,如把“什么”叫作“神马”,把“这样子”叫“酱紫”;二是意会化,如把“蟑螂”叫作“小强”,把“兴奋”叫作“high”;三是符号化、拼音缩略化;四是以字代词、以词代句的减省化,如“高、大、上”;五是标点符号不讲究。

网络交流,追求的是交流双方能够相互理解意思,并且要求输入速度快,至于语言是否规范对交流双方并不重要。但是青少年读物作为语言规范的执行者和传播者,语言应该在发表时就要修改得合符规范。

2.3 错字别字

错字别字是报刊上容易出现、但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出现错字别字的原因有很多种:

一是键盘输入错误,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这时来了一位农民。农民放下铁锹,站在渠边,开始输通渠道。”这里的“输通”应为“疏通”,有可能是键盘敲击造成的错误。

二是方言口音造成的。笔者在最近在总校稿中就看到这么一句:“你直接向爸妈抗议,要求他们‘觉悟’,这可不是一个凑效的方法。”“凑效”在南方的方言或口音中容易出现,但实际上是要表达“奏效”的意思,书面语中并没有“凑效”这个词。

三是粗心。比如:“‘哼,你得瑟什么啊?我要给你生个弟弟,以后你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还有你的零花钱就都没有了,全部转让给弟弟!’老妈妈被我气得暴跳如雷。”这是一个小作者带有调侃意味写年轻妈妈的文章,但由于粗心,“老妈”就成了“老妈妈”。

四是由于没有及时掌握新的语言规范而产生错误。语言文字委员会陆续颁发了一些相关的语言文字规范的新标准,如果没有去仔细学习并记住的话,容易凭经验使用调整之后被定为不规范的词。

2.4 标点符号、数字、量化单位运用混乱

标点符号、数字、量化单位运用混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不仔细或基本功不扎实。

在这里,举几种标点符号运用中常见的问题:

1)标点符号中有一种常见的问题,就是“……”放在一了一行顶格的位置。这一般需要在各校次中才能发现。

2)“?”的误用。本是陈述句,因为语句中出现“为什么”字样而误用问号。比如:“也许我该问问他为什么不想写作业,还有最近在学校为什么不开心?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多给他一些帮助。”这句话并不是一个问句,问号处可以是逗号,也可以是句号。

3)“:”的用法现在在青少年读物中也是比较混乱。比如:“你就问问自己‘它真的对我有效吗?’你可以上网查查,了解它的成分,然后再做判断。”如果把“它真的对我有效吗?”的“?”放在引号里面,“问问自己”后面就应该有个冒号;如果不放冒号,问号就不应该存在,而且在引号后面应该标注逗号或句号。

数字运用混乱主要是标准不清楚。比如一般带“第”字的后面用大写的数字,如第一、第二等,但实际运用中,有时容易出现数字。还有本应带“第”字的,省略了“第”字,就由序号变为了数字,比如“复习第七课”变为“复习7课”。

量化单位运用混乱主要有汉英混用。比如在同一篇文章中,一会儿是“克”,一会儿是“g”。

2.5 熟语误用

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点预防感冒的药”“毫发不爽”中的“爽”是差错、失误之意,与生病根本没有关系,这里就是熟语误用。

2.6 语言不简练

语言不简练有几种原因:

1)太过口语化,把口语中随便说的一些不精练的词用在书面语中。比如:“我自己抱着一本未看完的小说看起来,算是对这一段时间忙忙碌碌的奖励吧。”“我”和“自己”同指一个人,“自己”完全没有必要用。这属于啰嗦。再比如:“虽然你也会感觉很渴望上大学,但你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愿望。”“渴望”本身表达一种强烈的需求感,前面加上“感觉”就显得啰嗦,且不顺畅。

2)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把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描述不清楚。有人说,越理解本质,话就越简单,越一语中的;越不理解本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己都没弄清楚”,就越要费很多笔墨来描述,越描述越不清楚。

3)正确的废话。句子以及句子表达的意思本身没有错,但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问题,用了两句三句甚至十句来说,留下一句、删掉其他的句子,意思和表达的清晰程度一点不受影响。所以,我们把这些可以删除的、多余的话称为正确的废话。

2.7 对信息的把握不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信息应接不暇。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语言规范,也在不断发展着,比如不断出台的有关语言规范的标准,每年也会增加新的网络语言并且一小部分网络词汇会稳固下来,被公众所接受。如果编辑对新信息把握不准,就很难在工作中规范使用。

编辑对信息把握不准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对语言规范的一些标准把握不准。比如数字的用法,是让编辑比较纠结的问题。

二是对新事物不了解。

三是对一些理论一知半解。

四是对一些新词的不了解。

3 青少年读物编辑易出现语言规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青少年读物出现语言规范问题,归根结底,原因在于编辑。而编辑在编、审、校的过程中出现语言规范问题,主要由于编辑人员构成杂,常识不足,编辑过程中不重视语言规范,平时又不及时学习与更新,对信息的把握不准,另外还有编辑人员自身文化修养与表达能力不足造成的。

青少读物要真正承载语言规范示范、传播、教育功能,因此,青少读物编辑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语言规范能力,不断地总结和钻研。

青少年读物编辑只有在真正的市场竞争意识趋势下,多些责任心,多些危机感,才会更加努力,多看多写多思考,做好编辑的基本功,提高文化修养,增强表达能力,做一名出色的编辑。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标准库[EB/OL].北京,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index.htm.

[2]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编.期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编[M].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雪岗.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M].南京、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读物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