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 唐德淼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发展新均衡机理与路径
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 唐德淼
摘要:我国实施的非均衡战略,使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的行政规制使得区域经济非均衡过程得以加速实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现象,诸如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无法真正平衡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经济发展级”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很难形成和发挥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调适的角度,探索政府非均衡发展等规制因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变革路径,推进区域发展从“非均衡模式”向“均衡模式”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非均衡理论 区域经济 机理 路径
区域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禀赋分布不均衡、开放程度、工业基础、产业结构、区位条件、生产要素、技术条件等差异是导致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在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条件、人均经济指标以及经济增长总量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现象。同时,在特定时期内,人均意义在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呈现出非均等化状态,主要体现出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我国经济发展在“非均衡理论”思维指导下,长期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开放程度、政府治理机制、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程度、信贷配置的市场化水平以及法治环境等具体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深远影响,改变着资源和要素组合的方式,改变着要素积累的路径,改变着经济发展均衡路径,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分工、企业竞争、技术创新等不断产生新的不均衡。
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通常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促使资金和人才向发展条件具有优势的“极点区域”集聚,其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极点区域”就发展成为增长极。因为“极点区域”的迅速发展,就进一步把“极点区域”周边的优势要素“虹吸”过来,区域增长极的“回波效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增长极(核心地区)周边地区(边缘地区)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区域经济新的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发达地区有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成熟的产业市场、比较优势强的技术禀赋,从而在区域竞争中优势明显,促进优势产业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演化集聚,从而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水平越高就越会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中收获利益,从而将优势地区的乘数效应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结果是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被拉开扩大,加重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区域经济差异表现地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的突出“障碍”,是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被逐渐扩大;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指整个经济系统的各部门或各行业中,按照相同比率进行投资或按照不同比率同时进行投资,通过产业的相互配合、推动促进经济增长。不含空间维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是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均衡增长模式的代表理论有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等。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核心是外部经济效应,指出在投资时,必须按照相同的投资率对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才能保证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指出,要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各产业的投资比率,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部门,说明发展不足,要加大投资,实现均衡。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上述理论都体现出投资所具有的重要性,强调整体、均衡、全面的发展国民经济增长,强调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发展平衡,更强调产业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认为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有效的抑制各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因此,政府需要均衡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和投资发展的均衡,从而达到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目的。
由于在不发达区域以及落后区域很少有具备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和加速产业发展的能力和资本,实现均衡发展。同时,由于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机会,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其“扩散”效应通常小于“极化”效应,导致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
(1)完善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区域非均衡发展是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型,从政府主导型国有经济向民间主导型多元经济的内涵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已经弊端显现。必须从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均衡发展,均衡发展需要一个均衡化的发展制度环境,主要指制度上的“均衡”,这种制度上的均衡能使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固有“经济发展级”的格局,要把打破相应结构作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合理、透明的市场竞争机制。构建有利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加强发达区域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合作,引导和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稳定、协调、高效运行。通过调整优化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对传统农业和工业化的改造进程;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2)推进产业均衡布局。选择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实行优先发展,该战略在过去“旧常态”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驱使下,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常态下,非均衡“失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可能是一个次优的选择,因为发达地区无法很好地对落后地区产生有效的“扩散效应”,而发达地区会产生“马太效应”,“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即均衡发展的目标无法真正实现。而这一困境又无法通过市场的方式来有效调节,必须通过政府经济规制的方式,通过产业布局等经济发展载体去有效调节。失衡的经济空间布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它是威胁经济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成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产业的非均衡布局必须有一定的度,非均衡和区域差距不能过大;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选择和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加强各地区的分工与协调,提高区际产业关联度;在落后或欠发达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扩散辐射“扇面”,形成均衡发展的产业网络空间布局。
(3)转变政府经济发展规制职能。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调节者,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在调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实现均衡发展的思维和推进方式。目前,我国城乡间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区域发展壁垒、收入分配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都表明我国政府职能有些“扭曲”。区域经济政策是保证区域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策略。经济规制等制度的变革以及由其引发的区域性差异化制度变迁,通过要素积累的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最终反映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上。在区域经济发展时,政府应当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通过促进均衡发展的相应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相应措施,如通过战略规划、体制创新、投资和营商环境的改善、财政和税收杠杆,适当加大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扶持力度,支持落后区域的发展,避免地区差距过大从而影响整体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政策不仅仅是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发展的统筹和协调,而且还要根据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确定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发展目标。
(4)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是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区域内是非常不均衡的,而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地方保护的影响,其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没有很好的平衡作用,反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我国必须加强教育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措施是,可以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创造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同时,对现行高等教育机构布局过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弊端,进行变革布局突破,因为高等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优质人才不愿“回流”到落后地区等因素,会进一步“抽干”落后地区知识和科技的“营养”,从而失去发展后劲。发达地区吸引较高端的人力资源,促使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快速大幅增长,经济大幅增长促进对高端人力资源的有效需求,促进工资的增长,优质人力资源继续流入;落后地区的情况则相反。如此循环累积的结果,就使得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大。这种人力资源的“异常流动”,导致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是无法通过自身“纠偏”的。如果不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对相应地区的人力资源进行有益补充,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后劲将更加不足,区域差异更有加剧的趋势。
当今各国都面临着发展非均衡问题的困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经过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机理和“非均衡”原因的分析,以及解决路径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同时要对“非均衡理论”进行调适和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现实需要。(2)要实行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逐步缩小落后区域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差异,使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区域发展的失衡会趋于严重,落后区域的增长会更加缓慢,甚至出现“欧洲化”现象。(3)要进行产业、教育等资源要素的合理投入和布局,使要素资源聚集于新的区域空间均衡网络上,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2版)[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 (美)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史清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5] 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 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7]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
[8] 薛领,翁瑾等.转型升级与区域服务业发展:理论、规划和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 孙晓华.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理论及实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 Syverson,C.Market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vity:a concrete exampl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