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顺
摘 要:农村孩子囿于各种原因疏于管理,往往比较痞闹,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结合一线管理实践对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了解学生;关爱;民主;凝聚力
班主任是班级学习和常务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处于身心飞速发展期的儿童,这个时期正是规范和引导他们举止、言行,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以及纪律习惯的时期,尤其是农村小学囿于师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小学班主任看似简单,其实任重而道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呢?下面结合一线教学管理实践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详细了解,明确方法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管理好班级也必须全面详细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个性、优势特长以及劣势缺陷等,这样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帮助他们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受益终生。根据这几年的管理和调查经验,目前许多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很少得到父母的爱和管理,而老人的溺爱和管理方法落后,常常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受半点委屈,缺乏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还有的学生放任自流惯了,养成了一些坏习气,没有组织自觉性,纪律松散,很容易破坏课堂气氛。这些情况如果我们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就能根据不同情况得出丰富多彩的疏导方法。
二、用心关爱,平等对待
爱是教育的根本。小学生处于心理发育早期,更渴望被呵护、被关爱。管理过程中,孩子们对比较严肃的老师心存敬畏,但是更喜欢温暖关爱的老师。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我们应该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鼓励他们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教室,和学生毫无拘束地谈心、聊天,这个过程中就能摸清他们的喜好,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对自身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不时地给予相应鼓励和关注,并能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启发……总之,班主任要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从而将班主任视为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集体活动,增强凝聚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活泼、灵动的教学活动。班主任也可以设置集体活动来增强孩子们的凝聚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农村的孩子平时都是自己玩,游戏规则观念淡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因此,我们就可以创造性地创设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形成懂得关爱他人,增强集体的观念和凝聚力。
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板报评比平台,让学生相互展现自己的才艺和精神风貌,不但能拓展知识面,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还可以借助“春游”“农村夏令营”等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集体的温暖,同时渗透“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等道德理念。如此一来集体荣誉就像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把全体学生联结起来,在“为集体争光”的心理驱动下,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更加巩固、稳定和持久,这就为培养良好班风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农村小学多是走读生,学生有很多时间是在家里。然而当下由于许多年轻家长都在外打工长期不归,孩子的家庭教育就落在了观念落后的爷爷奶奶身上。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一定要多费心思,构建家校联系:一方面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给老人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
有农村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许多孩子或者比较痞,或者性格孤僻,讷于言行。我们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疏导和约束,这样不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能培养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很欢迎老师到自己家里来的,并会觉得这是老师对自己学生的信任和关心,通过双方的沟通,能够使学生在校的情况很直接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家的表现,老师也能更清楚,这就有利于学校家庭更好地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是笔者结合一线农村小学管理经验进行的讨论与分析。总之,无论农村情况多复杂,小学生多淘气,只要我们用恰当的方法,遵从认知规律进行引导和启发,像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就肯定能形成良好的班级教育氛围,让班里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法英.浅论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黑河学刊,2011:102-103.
[2]陈光.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浅谈[J].时代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