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贻达
摘 要: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中总存在着“复杂、繁琐、臃肿”这些令人忧心的现象,课堂教学耗时低效。因此,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内容、简洁的教学过程、简便的教学方法才是语文课堂应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语文新课堂“简”出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化;过程简洁;方法简便
就现在很多老师的状态,你会发现,很多人已经深切感受到语文的难教,以致在教学实践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课前预设的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得更出彩,从而提高课堂时效?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就此问题提出了对本次活动的评课标准,其中第二点是教学目标要明确;第四点是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最后还向教师提出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本着自己对崔峦老师在此次活动中总结发言稿的粗浅理解,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深深领悟到: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简化头绪,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简洁、教学方法简便,才能让语文新课堂出彩。下面我就如何“让语文新课堂‘简出精彩”来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简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变过去的“加法思维”为“减法思维”,要给语文教学减轻负担,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轻装前进。当然“减少”是为了“增加”。目标集中,抓住根本,剪去枝枝蔓蔓,去掉形式主义,反而能够将力量用在刀刃上,练在关键处,从而取得以约驭博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设定简单集中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失去了行为的方向。然而,一堂课我们往往会提出多个教学目标,从传授字词句篇知识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写作方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到情感、品德的熏陶……“目标”一多,我们教师往往又因“目标”而手忙脚乱,导致真正能实现的最多只有一两个,有时甚至连一个目标都难以达到。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暂时舍弃一些东西,把一节课的目标就定在一两个上,把所学的“专项”打得更扎实呢?
2.把握三维一体
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能力;(2)方法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家认为这是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三维目标的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如有位老师执教《水》一课,其中有这么有一段话:“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这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一处很小的泉眼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生读略)
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出示: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指名读)
师:假如这是电影画面里一个远远的镜头,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人们排队挑水。
生2:看到长长的队伍在挑水,水快挑完了。
师: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体会出来。(生读略)
师:老师把镜头推近,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1:一个个人在艰难地挑水,我还看到他们都是满头大汗。
生2:我看到了崎岖的山道。
生3:我看到浑浊的水就要干涸了。
师:请把你的理解化成精彩的朗读。(生读略,师范读)
师:把这些词语连起来想一想,你读出了什么?这一担水的代价是什么?(生感悟后齐读)
……
本案例“十公里之外”“一个小时的长队”“一担”这些知识数字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很抽象,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引领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数字进行繁琐的比较分析,而是把它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联想电影镜头或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想象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想象世界,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为什么“水,会成为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觉得,她这样做是把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教学效果自然是明显的。
二、教学内容简化
我们常说,语文不是思想品德,不是科学历史,语文姓“语”,认清楚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就不会无故夸大、缩小语文的功能。该教什么,该学什么,心中自然清楚明白。如,教学《太阳》一课,有老师以延伸课外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探讨太阳的“种种知识”,其结果是语文课被异化为各科的大杂烩。又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有老师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位老师却用大半堂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资料,并节外生枝地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这就远离了文本,拓展得有些过头了。
因此,要做到简化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就必须认真研读文本教材,把文本教材读厚、读深、读透,探得深埋于文本之中的骊龙之珠;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去粗取精,以少胜多,清清爽爽,轻装上阵。
三、教学过程简洁
现在的课堂教学,我总感觉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不准,教师总会把课教得很碎,不是让学生去查第几个自然段,就是自己一节一节地去教,甚至一句一句地去教。我们总是热衷于纵横无度地“开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有位老师执教《云房子》的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云房子是谁造的?怎么知道的?当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齐读。(3)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呢?你喜欢小鸟造的哪所房子?用朗读告诉大家。教师随机点拨,学生读一句分析一句,如:“什么是礼堂?”“高大的楼房到底有多大?”“有的像大冬瓜一样傻傻横着”“哪个词用得比较好,为什么?”“你能把礼堂想得大一点吗?”……假如你想造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练习。(4)学习第3、4自然段,哪些词语能看出小鸟高兴极了,找出词语说一说。然后师生进行表演,最后离开教室。
一节课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表面上好像教得很扎实,其实学生的朗读还是在原地打转,学生没有在朗读中感受到云房子的美,我觉得这种通过逐句分析的句子,因为没有原来安坐的位子了,孤零零的是多么的可怜!就好像鱼儿离开了水,没有了灵气,没有了活力。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老师们会说:“这篇课文真没有什么可讲的。”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老师的语文教学心理:渴望讲解分析。一旦没东西可讲,便无所适从了。因此,没有什么内容可讲的教材,一旦走进语文教师的课堂里,可讲的内容总是那么多,分析起来总是那么头头是道。是不是老师潜意识里担心不讲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不讲不放心,不讲好像失职似的。一节课教师用心良苦,恨不得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全部讲出来。一篇浅显的文章,经过讲深、讲透、讲细、讲全,语文教学落入繁琐分析的窠臼,变得复杂化。
三、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1.精讲多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实实在在地“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再好不过的实践。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精讲,讲精华,讲精髓,讲精炼,画龙点睛,提要钩玄;多练相对精讲而言,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当然,让学生多读、多写并不是课堂上就让学生读读书、写写字那么简单、随意。课堂教学要有一条主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统领整个课堂教学。
2.巧妙切入
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能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摆脱那些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怎样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在与文本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切入文本:(1)抓题眼。题目是课文的眼睛,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它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扣住题眼,往往可以辐射全篇。如《花潮》一文,“潮”即题眼,花和潮本是毫无相关的两种事物,为什么联系在一起,中间可用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如、似、好像等”,那么“潮”就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切合本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我设计教学步骤:审题抓纲,感知花如潮;初读课文,寻找花如潮;精读课文,体会花如潮;再读课文,感受人如潮、心如潮,皆因花如潮,一线贯穿,不枝不蔓。(2)抓关键词。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林海》一文问:课文重复最多的词是什么?当学生找到“亲切、舒服”后,因势利导:大家可以顺着这条思路边读边想,是什么事物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讨论明白:一是看到美丽的景色;二是林海与祖国建设连在一起;三是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迅速厘清文脉,写景—写物—写人,然后就此依次学习课文,和谐统一。(3)抓中心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教学时紧扣这句话学习三个故事体会伯父的为人。(4)从“反复”中提炼。如课文《一粒种子》中,把“挺一挺”这个描写种子发芽的动作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因为暖和(温度),第二次因为喝了水(水分),第三次是因为蚯蚓松了土(空气)。这三个“挺一挺”是种子发芽的条件,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四、教学方法简便
说到教法,想必很多人有与我们一样的感慨:“语文课越来越不会教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语文课花样百倍、形式迭出。比如表演、探究、模仿、视频等等,似乎没有这些就不能称其为语文课,更谈不上“精彩”二字了。于是,一段时间内,老师就挖空心思追求“独特”和“创造”。其实,语文课的教学形式必须是完全出于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的“教”应尊重学生的原始身份——一名读者,明确教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努力追求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中滋润孩子的心灵。让语文课轻装上阵,教学的方式就必须追求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强调教师能在最简洁的形式下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1.把“读”作为基本手段请上前台
有的课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教学环节“复杂多样”,而学生却连短短的一篇文章也没读熟。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它的凭借就是读书。我认为,首先,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潜心地读,要做到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其次,读书要有目的、有层次地读。如,有老师教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一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再如,有位教师教学《水》这篇课文,就引领学生抓住人们在下雨天尽情享受得水之乐和人们挑水艰辛的缺水之痛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个别读、引读、齐读)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体会感悟为什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在读读议议中提升情感。
2.让“多媒体”用得“经济”、用得“实在”
多媒体要当用则用,用得其所。课件不用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制作精当的课件,如果把握好使用它的度,也能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有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仅播放了两次音乐,第一次是课前与学生谈话时,播放了贝多芬的乐曲《献给爱丽丝》;第二次是在学生学习课文后,了解了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家共同欣赏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入情入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水》一文时,在学生领悟雨天尽情享受的情景后,通过让学生看电影《美丽的大脚》中的片断,缺水之痛与得水之乐的对比,孩子心中的感受自然就非常深刻,也就激发了孩子珍惜水资源的情感,这时的录像正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教学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至关重要。但要把语文课堂上得更出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要求教师下苦工夫备课,而且还要求教师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讲课时能顺其自然,不拼课,不玩课,能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妨尝试认真恪守“简单”原则,我相信一定会收获一堂堂精妙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惠丽.如何简化小学语文教学[J].神州旬刊,2012(10).
[2]孙军.新课改下如何“简化”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2(94).
[3]樊胜.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与简化[J].教书育人,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