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研究
——以安徽省二本院校为例

2015-03-17 20:1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音乐

黄 梅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研究
——以安徽省二本院校为例

黄 梅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在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音乐专业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必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表现力、拓展其艺术创造力,还能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拓展乐器的表现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成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者和其他群众音乐工作者奠定基础;是快速达到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还可以有效改善单位教学课时不足的现象,并能够更大限度普及教学成果、均衡教育,甚至可以扩展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资源。

高校;音乐;自主学习;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音乐专业在应用型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安徽省为例,大部分二本院校都增设了音乐专业。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不同程度的专业发展危机,并日益凸显,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数量虽然增加了,但质量却有所下降,大量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达不到培养目标。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如冒进跟风心理、不切实际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的不合理、教学软硬件的不足、教学环境的欠缺、生源专业水平的逐年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等。在这些原因中,大多需要通过大量细致的专业认证才能够解决,而有一点则可以通过教师个人的努力不断提高,即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中占最主要地位的当属自主学习能力。广义上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1](P3)。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不仅可以缓解当前高校音乐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还能够找到大众音乐活动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点,这种教学意识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专业表现力,拓展其艺术创造力

感性的音乐需要运用发散性思维走进它、表现它、创作它,因此,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去感受音乐,继而产生表现音乐的愿望和创作音乐的冲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乃至厌恶音乐,这样,音乐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他们全身心调动起来,挖掘出巨大潜能,让其在学习中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特征,并能多角度去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从而快速提升其专业水平,增强其专业表现力。

以声乐教学为例。专业的声乐演唱首先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和气息运用上,这也是多数学生学习声乐的最大拦路虎,此时,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范唱和指导远远不够,关键在于学生课下的琢磨,即“悟性”。这里的“悟性”便是指自主学习能力,如果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缺乏主动探究的能力,那么学生连最基础的专业技法都缺失,流光溢彩的站在歌唱舞台上表演又从何谈起。同样,没有科学的歌唱技法,在基础音乐教学和其他群众音乐活动中同样难以开展工作。

自主学习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如《我爱你,中国》的演唱练习,作为经典声乐作品,在各个舞台上的演绎不下千万次,如何将作品表现得既尊重原作,又充满感情、富有个人色彩与时代气息,完成作品的“三度创作”,几乎是每一位正在练习或即将练习该作品的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此时,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够,必须进行自我探索,不停赏析多位演唱家的表演,在完成模仿的基础上,再多渠道搜集相关背景资料,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反复练习,完成最终演唱。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二、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拓展乐器的表现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默雷特,同一部作品通过不同的表现者能够展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情,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欣赏者耳中也风格迥异,所以才有“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音乐欣赏是三度创作”的说法。在进行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三度创作”时,审美主体和表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在音乐欣赏中,每一位欣赏者都可以在作品提示文字基础上,开展自主学习,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及时记录下来,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优秀的作品才能在众多优秀的音乐评论家手中焕发更绚烂的光彩。在音乐表演中,不同的表演者也应该在尊重原谱的基础上,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含义,表现作曲家暗含的意境,正因如此,在门德尔松的精彩演绎和深入挖掘下,巴赫才得以在去世后大放异彩,得到世人的充分认可和推崇;具有自主能动性的表现,也能够赋予作品时代印记、地域特征及个人风格,每一部经典名作才会有不同风格的版本,真正呈现音乐的多彩性,正如同是演奏贝多芬的《命运》,郎朗是一种震撼表现,李云迪则多了浪漫抒怀。只要真正做到欣赏和表现中的自主能动性,再古老的作品也会与时俱进,展现出新的魅力,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世代相传。作为普通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在欣赏与表现作品之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学习,不但在记忆相关知识点时事半功倍,而且还能够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甚至可以适当弥补其专业技巧的不足,让其音乐之旅充满惊喜,延伸其艺术生涯。

如果演奏者能开动脑筋,琢磨乐器不同的表现力,那么不但作品得到很专业的演绎,乐器本身也能够得以更充分的挖掘,甚至可以延伸音区、拓展表现力。以钢琴为例,如果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奏家们只是机械地进行技法表现,狭隘地展示乐曲音响,那么也许到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所弹奏的也只能是音区较窄、表现力较贫瘠的古钢琴,那些钢琴的传世之作也不复存在。正因为有了历史上各个时期演奏者们的刻苦钻研与不懈努力,我们的乐器王国才会如此庞大,才会有西洋管弦乐队存在,才会有中国传统民乐队存在,才会有电声乐队存在,才会在未来的音乐世界中出现更多的未知和惊喜。作为大众音乐的传承者,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在掌握一定演奏技巧之余,也应该开动脑筋,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乐器的演奏技巧,尝试拓展其表现力,为大众音乐活动拓宽道路。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成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者和其他群众音乐工作者奠定基础

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防止“读死书”、“死读书”,不将音乐艺术变成技术来学习;专心致志,在音乐的技法学习中,就怕朝三暮四、见难就退,不能够持之以恒,而学会自主学习,则可以逐渐养成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学习习惯,做到持之以恒;独立分析,扯断学习中的依赖心理,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在声乐、器乐学习中,要有优良的独立分析能力;善于总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脉络会越来越清晰,能够从整体去把握知识,这一点对于音乐理论课尤其重要;追根溯源,善于自主学习的学生,总是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主动探究,最终解开谜团,在音乐学习中,更容易激发灵感,有所发现与创造。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慢慢展开“研究型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并与他人互助合作,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修养。最终,学生的学识得到拓展、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提高,并逐渐成为一名具有健康心理的能够自立、自控的人,成为一名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可以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单位进行教学的合格音乐教育工作者,同时也能够使其成为适应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参与性兼备的其他群众音乐工作者。

以某二本院校音乐专业的某大四学生为例,不论是声音条件还是音乐理论水平,她都能算得上为佼佼者,但是却在多次应聘时遭遇滑铁卢,原因很简单,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锻炼,导致其三个明显的不足:第一,只能演唱老师教过的乐曲、表述老师课堂上教过的知识,变通与应变能力较差,不能够将知识活学活用;第二,缺乏舞台经验,心理承压能力明显不足;第三,只能“纸上谈兵”,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经过一番求职挫折,这位学生慢慢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迅速调整自己,多方面训练,努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最终在毕业之际谋得了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

四、是快速达到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更大程度普及教学成果,并能够资源共享

现阶段,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在传统精英教学模式下,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有大量课时作保证,但这却严重超出了学校在培养目标基础上所制定的专业课时量,近几年来,这一矛盾越来越明显,并日渐激化。以安徽省皖西学院音乐专业为例,学校设定的课时量大约为人均20课时/每学年度,然而,因为大多数专业教师执行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而学生专业素质又不够高,教学软硬件也跟不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接近理想中的教学效果,课时大量增加,每位学生的年均课时量甚至飙升到24,而学校的经费限制严格,这便导致教师的教学得不到相应的承认[2]。要解决这一矛盾,多方面都必须作出努力与改革,作为教师个人,如果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以学校的教学定位作参照,适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基点,建立丰富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便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计划教学课时量与实际教学课时量相冲突的矛盾。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一位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尤其是专业水平较低的学生)品味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成果,继而体会学习的乐趣,更大范围培养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达到本科学习的目标,普及教学成果,均衡教育。如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改变原来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变角色,将课堂融入部分研究生教学方式,推动甚至“逼迫”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即“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依赖教师,便变被动为主动,经过努力,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对其日后就业也很有帮助。如此,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才真正更大程度做到均衡教育。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多渠道查阅学习资料、多角度使用学习资源、多种方式表演音乐作品,不仅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当其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反馈到教师手中,也为教师积累了教学经验与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拓展了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资源。以视唱练耳课为例,如果教师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其借助自身地区优势,搜集或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素材,用来视唱和听辨、听记,日积月累,教师还可以将那些有价值、具有代表性的素材汇编成册,形成教材。如果有多所本科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之间还能够资源共享,实现“1+1>2”的效果[3](P72~76)。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和教师已经有所意识,涌现出一批较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受着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因为教学软硬件的不足,多数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行动迟缓,尤其缺少切实可行的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因此,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迫在眉睫。对于教师而言,有大量的理论工作需要去研究,有若干条教研道路需要去探索,以期尽快构建起适合本校学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皖西学院艺术学院.皖西学院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Z].2013.

[3]黄梅.安徽省地方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3,(10).

2095-4654(2015)04-0183-03

2015-01-19

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提高音乐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安徽省为例(2014jy20)

G420

A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音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音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