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虎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论欧洲启蒙运动对早期芭蕾的理性主义促成
朱祥虎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芭蕾艺术的闪耀总离不开欧洲各个时期文艺思潮的催动,尤其是启蒙运动的出现,对芭蕾的艺术独立与审美表现起了奠基作用。在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理性革新中,面对人类情感自由的新道德转向、女性权利与交际的集会理由,以及多种主题的社团与学校的建立,这时候的席间芭蕾或开场芭蕾无疑找到了最有益的内容尝试,而启蒙主义者们也希望从艺术的表现中宣示出时代更替的必需。最终在今天的芭蕾形式即女明星笔直又高贵的起跳下,它还能够体现出过去思想的伟大,特别是以理性对抗神性的自由力量仍在延续。
启蒙运动;早期芭蕾;情感;女性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欧洲的17世纪末到18世纪之间,它的革命性到来对开启西方世界的现代窗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这个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相继出现的各种革新,直接作用于刚刚脱胎于戏剧与音乐形式下的芭蕾艺术,对还只是一个未成形定性的初稿,具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尤其是要为摆脱自己的附属地位而作出努力的早期芭蕾,启蒙教育恰好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机遇与文化给养。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认为迷信与宗教还应该是社会公正的体现,其基础是人性和理性,显然这里的理性要高于神明。由此启蒙必然是强调对当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一些传统思想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其过程“不是通过祈祷,而是通过政治,不是通过对经验的依赖,而是通过改革,不是通过确定的权威,而是通过知识的力量。”[1]芭蕾也一样,不能仅仅依靠对理想的过度崇拜如传奇故事、古希腊神的永存,也不能一味地潜藏在其他艺术的光环下出场,这时候的芭蕾需要重新认识当时的社会情况,还有自身的个性特征,需要进行系统的颠覆改革以获取它应该具备的内容与意义。
作为萌芽阶段的芭蕾是并不以宣扬情感为中心,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以法国莫里哀、吕里为代表的芭蕾先驱只在探讨这一意味下的形式,是进行初步的梳理,但要符合贵族阶级的审美需要,又要进行形而上的与众不同,所以大多数早期作品并不是以道德评判为中心,只是为了一种政治上的迎合与艺术技巧上的突出而进行编演。如第一部名义上的芭蕾《皇后的喜芭蕾》是为当时两国间的联姻而进行的仪式,某种意义上还有娱乐交际的成分;这一时期还有《十二女神》、《米纳弗的胜利》和《爱神的凯旋》等等也都是倾于此意,重在宣扬贵族的富丽气派与私下的娱悦交流。直到启蒙主义思潮的到来,道德评判标准开始出现在议题之中,它所宣称的是一种新的道德,认为人性不是恶的并没有背负着原罪。“以自律和理性为指导是合乎道德行为的最大的标准,”[2]启蒙思想不仅使得道德本性的善凸显出来,而且通过伦理理性进行引导还能够达到社会秩序的规范。
在这里“苏格兰人是经验主义者,为了解社会,必须求助于经验与证据,所以在讨论道德议题时,经验是基准线 。”[3]由道德哲学家哈里奇首先提出了道德感的理论,它表明任何无关利益的他人都具有对各种行动表达出接受或排斥的先天判断力,而多数苏格兰人的道德思想受到了他的影响;他的这种自然属性的道德判断由休谟往前推进了一步,休谟强调的这种经验更多的是来源于习俗与规则即重视于人的社会本性而不是自然本性。所以与此更加明确的是在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了一种新的启蒙观,即情感性启蒙,是把道德的根基着眼于情感之源,它的目的在于对人自身权利的完全解放,而不再是长久的被宗教教义所麻痹,而且由社会经验获得的情感内容是直接与丰富的。虽然哈里奇与休谟的道德理论一直排斥着理性主义,但这其中的辨析过程仍需利用到理性,或把道德内容表现出一种社会礼仪的形式也是一种理性。理性思考同样适用于艺术的改造中,把艺术生命的灵魂从宗教道德里抽离出来,使之扎根于自然成长与人之本性,而舞剧人物形象与舞服场景的的设计也需尽力符合历史的真实与舞动敏捷的理智,这是在英国18世纪之后的导向。再到最为典型的疯狂般的法国,与英国不同,他们的思想论点很多且并不统一,但其最直接的一个目标是建立起一个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新道德观,并推崇自由主义,不管是自私的个人主义还是英雄般的牺牲精神,毫无疑问他们都得与情感打交道。如多贝瓦尔的舞剧《关不住的女儿》开始寻求资产阶级的新道德观和新标准,不再只是沉迷于无限的形式与娱乐之中,而是扎根于现实主义的情感生活里,提倡新秩序下的自由恋爱。而且“卢梭试图引入公益思想,伏尔泰前所未有地关注起普通人的苦难,而康德和他的朋友们强调着道德哲学的作用,”[1]即在这些思想见解中还有了群体的集体情感,因为个人特殊情感要发挥有价值的效用还必须建立在社会的框架上,舞蹈家应该运用自己的艺术手段去揭露和鞭挞恶习、颂扬和褒奖善行,这是诺威尔革新思想之义,又是早期芭蕾利用到的启蒙学说。
这个时期的妇女在沙龙中呈现出来新的公众形象,还有启蒙思想中的种族平等权利以及大多数启蒙思想家对妇女地位的同情与行动,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早期芭蕾女性演员核心地位的确立。不仅在贵族阶级尤其是到了18世纪20年代以后,中产阶级的这些新兴的文化阶层追求的不再只是庄严辉煌与气派静穆了,而转向一种比较轻松的礼节式的趣味优雅与温柔风度的审美风尚。而在当时尤以沙龙聚会为代表,服装成了代言身体的面具,并且还有了剧场化的要求,即在当时因为舞会或集会的需要,以服装为例进行特别的修饰与装扮,以达到在礼节上的适宜与吸引力,还能表现出一定的故事情节以征服对方。芭蕾艺术抓住了这一点,以女性时代的到来进行转变,因为一种良好的姿态必须要有笔直的身体进行支撑,所以芭蕾相应的进行了身体与服装上的变革,以求更加突出这种流行的审美风潮,由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使得女性生活发生了某种变化,而生活的经验事实才能作用于芭蕾艺术内容的改进。
自文艺复兴以来女性形体的自然美开始展露,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借女性的完美迷人讽刺了中世纪长期的人身束缚,而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人性美的理想;还有梵蒂冈宫殿里的《西斯廷的圣母》也在表现圣母的美丽温柔,这从中无不时刻挖掘出女性形体中的无限奥秘。启蒙主义继承并提倡对女性身体与心灵的莫大解放,这时候的芭蕾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通过单纯而又吸引观众眼球的肢体语言,进行身体上的解放与心灵上的对话,对比萌芽芭蕾全是男性演员占统治地位的状态,一股真诚的女性形体美显现舞台确实是一种解放与进步,文艺复兴是把人体自然姿态作为最高标准以区分于宗教的外在束缚,而这一时期是可以进行某方面的夸张变形来强调文明的内容与意义。“正是由于女性天生柔弱又性情温婉,男性才设计出五花八门的社会政治制度人为地弥补了男女之间的自然差异。”[4]艺术的兴起也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女性芭蕾的形式代表了男女地位上的时代进步而不像过去古代那样的野性粗鲁,早期芭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只是女性线条美态的扩张,更有现实意义下的理性目的。到了18世纪的法国,开始有了芭蕾舞女明星的光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玛利亚·卡玛尔戈是当时公认的法国杰出的舞蹈家,她的特点是表演极富表现力;还有另一位女明星是玛利亚·萨尔勤,她的特点是重于现实主义的表达,并确立了以女演员为中心的女化芭蕾定义。她们的出演还得到了一些富有先见之明的启蒙主义者的赞许,当时法国画家朗克列曾亲笔画下了这两位精灵瞬间精彩的姿态,并且伏尔泰也作诗赞赏过她们,很显然她们新思想下的种种萌动符合这一时期对新事物的渴求之义。
启蒙运动的影响不仅仅在政治构想与现行体制、人性自由与理性思维上,还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娱乃至社会风俗做出了实质性的建设。作为社会批评家与改革家,启蒙主义者努力进行各种社会事业的兴建,尤为明确的是建立了一大批的独立学院,它们并不依附于掌握大权的传统神学院,如伦敦的皇家学会、巴黎科学院、柏林科学院等等,并且还有沙龙、咖啡厅、剧院等早期的文化场所也相继出现。因为启蒙运动旨在彻底变革社会体系来改变人们的旧有生活,这也为芭蕾艺术进行系统的革新和正规意义上的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是沙龙与咖啡馆这一地方集结了各种贵族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它主要还是女主人掌权与进行交际的场所。这些交际聚会中总会利用到芭蕾舞的形式,因为它能够突出于女性的新形象与形式下的主题探讨,而非正式聚会往往还会走向专业的社团组织,并“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剧、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5]分化的区域目标,实际上这些新加入的非贵族的少许平民成员也有了实际经验的发言权,它代表了贵族之外的新事物与新需求,那么宴会芭蕾的实际意义以及开场芭蕾与音乐、戏剧的关系问题也势必是其中的重要议题。
其次,在启蒙运动中的教育模式里自然科学还较多地排在所有课程的后面,社会化的艺术美育课还在广泛使用,这时候在中学课堂里男孩仍然需要学习舞蹈,是通过角色认知到应有的道德与规范,所以在早期的芭蕾舞台上还是离不开男性芭蕾演员的影子,这时候的男性教育对早期芭蕾的变革还能发挥一定作用。“至于女孩,则另当别论,她们的境遇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有极少数女孩对小学以上的教育感兴趣,且主要是富人和城市居民。”[6]而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法国就建立了近20多座剧场和将近2 000所舞蹈学校,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奥地利、俄国、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等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了皇家歌剧院和剧场,重要的是大都附有芭蕾舞团的成立,这就直接或间接地为普及芭蕾教育作出了贡献,因为启蒙运动对女性的地位并未带来多大的改善,这又利于她们私下选择了舞蹈学校或剧院的学习。还有发生在犹太人的启蒙运动极力地促进了当地妇女教育事业,因为过去女孩子只能在家里学习,这类运动也促使她们进入学校学习系统的芭蕾知识。如卡玛尔戈﹑萨尔勤和普瑞沃斯特等重量级别的辉煌舞蹈表演家,她们都不再来自于贵族,而是来自比较贫穷的家庭并且在舞蹈学院学习技术。这些舞蹈教育原则与具体场所的提供,为当时的芭蕾技术的改进与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尤其是对于专业演员的训练与演出提供了更好的场地,无疑这些客观上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启蒙思潮的推进,因为它们代表了与时俱进。
早期芭蕾是在芭蕾诞生之后的一个重要时段,它得益于当时启蒙运动带来的多重革新思想与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人类本身情感为对象的新道德内容,直接进入了芭蕾舞剧中的情节模块并显得实际与荣耀;而后在其确立女演员为中心的过程中,吸收了当时交际手段与文艺复兴以来的妇女地位延续的身心成果;还有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组织和舞蹈学校的建立,也为演员的专业学习与改进技术提供了条件,最后是这些众多的启蒙家们在芭蕾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蒙运动不是纯粹的文艺运动,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反封建、反教会中的又一次人性解放,是彻底地进行了文化与社会生活上的革新,并力图使其成果进行系统的理性制度与法律的确立并上升到国家意志。理所当然新型芭蕾的出现符合他们的利益,并且客观上得到了一些启蒙者的支持,新的形式反映新的内容启蒙主义者也更加积极地引导他们走向自己的阵营中去,也使得芭蕾更多地吸纳了启蒙理性主义的典义,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芭蕾最终是确立了自己的审美规范与运行体系,更为后来浪漫芭蕾耀眼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它的思想总是烙印在了芭蕾舞之上,因为它崇尚于理念真实与身心自由。
[1](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M].殷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2](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M].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英)克里斯托弗·J.贝瑞.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社会理论[M].马庆,译.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英)亚历山大·布罗迪.剑桥指南——苏格兰启蒙运动[M].贾宁,译.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5](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M].刘北成,王皖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法)丹尼尔·罗什.启蒙运动中的法国[M].杨亚平,赵静利,尹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095-4654(2015)04-0146-03
2015-01-02
J733.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