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探析

2015-03-17 20:13晓,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委员社团心理健康

陈 晓,吴 月

(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探析

陈 晓,吴 月

(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本文结合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年来的探索实践,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总结形成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

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

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于2004年诞生于天津大学并随后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中迅速得到推广。该制度是近十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充分重视及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解决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匮乏现状的有效手段,是学生自助与助人需求的统一体现,也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干部制度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相结合这一传统的沿革和新发展。

一、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

1.选拔标准

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即如何选出合格的心理委员。与其他任何一种班级职务一样,心理委员通常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从心理委员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出发,笔者认为心理委员岗位的人选要求甚至高于一般班级其他职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学生心理委员读本》等文献中通常要求心理委员具备“乐观开朗”、“对心理学有兴趣”、“具有服务意识”、“善于沟通”、“能取得同学们信任”等基本素质。除此之外,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胜任该项工作的另一项重要要求,即“在关键的时刻给予支持和陪伴”。尤其对于大多数来自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可能是个长久的过程,但愿意并且能够做到在身边同学失意、失恋、失望等各种关键的时刻给予支持和陪伴,是班级心理委员进入工作岗位后立马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素质。班级心理委员通过敏锐的观察,及时给予恰当的陪伴,能弥补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无法24小时伴随学生生活的时间缺口,尤其能在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前的空白时段中发挥作用。

2.选拔时间

《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中提供了两种有效的选拔方法,其主要区别在于选拔的时间点选择上。各高校、各班级可以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具体安排。结合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班级心理委员的产生过早过晚都不合适,过早即新生刚入学时,适合担任心理委员的学生自身素质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因此难以挑选出合适人选;过晚即新生接受完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心理团辅、心理培训以后再选拔产生,心理委员在1-2个月的入学适应这个重要阶段就未能充分发挥岗位作用。笔者所在学校通常在将近一个月的军训结束以后要求各班级上交心理委员信息表。在20多天的新生班集体相处中,班级同学、导生、班主任及辅导员都能充分地了解学生个体,并对该岗位的合适人选产生初步意向。

3.选拔方法

在班级心理委员的遴选方式上,笔者所在学院近年来采取学生自荐、导生推荐与老师考察三方面意见相结合的办法。班级导生通过新生入学后的悉心观察,向班主任或学工部门给出参考意见;班主任或辅导员通过日常接触后与意向性人选谈话;学生通过参加班级干部竞选后上岗。需要注意的是,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部门需要事先向导生及班主任老师广泛宣传,尤其要将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宣讲到位。同时,导生及班主任、辅导员对班级中合适的同学要做充分动员,讲解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的方式方法,使那些自身条件合适但意向并不明确的同学能够认可这一工作岗位,并自愿参加该岗位的竞选。

4.选拔注意事项

在选拔时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很多同学出于对心理学的好奇而纷纷竞选心理委员,造成最合适的人选难以脱颖而出;也可能会出现部分同学出于对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不甚了解,遭遇该职位“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尴尬。这都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等在选拔之前做好充分的工作与准备。

选拔之后,班级心理委员产生之后,还需要做好后续的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因竞选班长、团支书等班级主要职位失利后转而担任心理委员的失落感,甚至因此而产生的对心理委员工作的不认同与抵触情绪。

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

心理委员制度诞生的摇篮天津大学的詹启生博士对心理委员的最初设想是“在班级上设置一个固定职位,担任这个职位的学生专门来行使‘心理危机事件的早发现与早干预’职能”,即心理委员制度的产生基础是“实行危机干预”。但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委员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心理素质提高”为核心,两者结合起来,将成为心理委员职责定位的方向。

因此,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也必然要包含“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素质提高”这两个主要方面。“心理危机干预”侧重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如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及症状识别等;“心理素质提高”则以技巧性培训为主,如心理委员工作职责、心理委员日常工作程序、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

在培训的形式上,培训工作成熟的高校通常会安排全校心理委员参加20学时以上的授课式培训。同时,为避免授课式培训的单一性,笔者所在学院会以心理委员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安排心理委员参加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类活动,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如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班级心理委员能深入学习和掌握“准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通过与当地区政府合作开展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项目“成长之道”课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老师一起接受项目培训,成为首批受训的宣讲员,回校后能够在班级中独立开展课程内容的讲授;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的心理志愿者项目,班级心理委员能走出班级、走出校园,将心理游戏、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送进社区,开展公益性的心理志愿者活动;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的心理委员,还可以安排其参与或旁听心理辅导员的督导小组活动,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准。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目的,就是通过不断接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人、事、物,在专业化的氛围内接受熏陶,从而不断增强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素养、增强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班级心理委员的考核

班级心理委员经过选拔、培训后,其日常开展的工作还需要通过学校、学院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或统管心理委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进行必要的考核。笔者所在学院由于将各班级心理委员自动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中,因此社团制定的用以明确社团人员每学期工作完成指标和活动参与指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团考核管理办法》,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考核同样适用。《考核管理办法》分为“规定项”与“自选项”两部分,并根据工作和活动内容赋予每一项相应的分值。“规定项”中如“组织开展心理班会课”“定期上报班级心理晴雨表”“参加社团组织的主题活动”“参加‘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等是作为社团人员必须要完成的社团任务;“自选项”中是社团人员根据个人需求,自主参加的各类活动而获得的附加分,如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参加心理剧排演、协助社团指导老师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等。《考核管理办法》中规定每学期社员必须完成一定的积分才能成为合格的社员,社团干部和班级心理委员必须完成规定的积分才能参与评优评奖,社团每学期会将所有社团人员的考核具体进行排名并予以公布。考核得分与每学期评优评奖、综合测评中学生干部职务打分等其它考核、奖励制度挂钩。

值得说明的是,制度方面的考核只是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管理或制约,更重要的是心理委员在完成自身工作职责过程中的身心成长和变化,包括心理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的发展,这些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在考核心理委员工作时应该更加重视的;同时,在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打分时甚至评优评奖时,还需要采集不同视角的综合评价,如来自心理委员的自评、来自班级同学的评价、来自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评价、来自心理咨询教师的评价等,从而确保全面、公正、深入地了解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状况。具体的评价指标也可以参考《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中《优秀心理委员的评价标准》。

四、班级心理委员的分层次管理

大学生在不同年级所承担的学习任务并不相同,其生活重心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并不相同。针对大学生各阶段发展的特点,班级心理委员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从目前的工作实际来看,普遍“重低轻高”,即对低年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抓得较紧,而忽视了对高年级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管理。低年级心理委员、特别是新生心理委员,因为通过新生心理普测、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紧密的活动,很容易将班级心理委员的队伍建设起来。然而等大一心理委员进入大二甚至更高的年级时,由于每年的新生入学,新生班级心理委员的补充加入,老一批的班级心理委员很容易逐渐淡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队伍,进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和考核的盲区,很难再发挥其岗位作用。

如何避免高年级心理委员管理松散的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坚持要求高年级各班心理委员每月定期上交班级心理晴雨表、按规定开展主题心理班会课以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个别约谈等形式了解心理委员工作状况及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还可以联合学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开展以团队拓展、能力提升、恋爱交友、升学就业等为主题的专场心理教育健康讲座,以契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便于班级心理委员与时俱进地掌握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工作。

五、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归属与工作阵地

1.工作归属

班级心理委员虽然日常分散在各个班集体中,但学校、学院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心、社团等机构应当成为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归属。这些机构不仅要负责组织、管理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还需要尽可能地给予班级心理委员关怀和培养,使班级心理委员在这样的团体中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共鸣与温暖。除此之外,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团体心理辅导等,也是心理委员参与度较高的活动场合,在活动形式的设计和开展上也需要让心理委员尽可能建立归属感,收获自我提升与自我成长。

2.工作阵地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特殊,但身份不特殊,完全可以利用好各种校园文化的“阵地”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如班级心理委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心理班会课展现自我、提升能力,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三微”平台(即微博、微信、微视)、PU平台(即PocketUni,口袋校园,在PU平台可以参与学校的第二课堂的所有相关活动,同时获取实践学分)等校园公共平台通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近期动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引导广大同学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重视充分利用好这些阵地,让班级心理委员在其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六、结语

“心理委员是最基层、最可靠的心理哨兵”天津大学前学工部部长李义丹如此定义这个工作岗位。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层网络建设好、管理好,才能有效支撑上层工作体系更科学合理地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诚然,要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与稳定,要控制好心理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还必须注重对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继续深入研究。

[1]詹启生.心理委员工作手册[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林永和.学生心理委员读本[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董秀娜,刘洁.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4).

[4]来燕,刘曼曼.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12).

[5]孔志光,王晶.浅谈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24).

[6]李笑燃.论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R].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

2095-4654(2015)04-0102-03

2015-01-17

201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模式研究”[SC14064(201411463064X)]

G627

A

猜你喜欢
委员社团心理健康
缤纷社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