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榕
(闽南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处,福建 石狮 362700)
浅谈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分析及对策
林昌榕
(闽南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处,福建 石狮 362700)
近几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日益增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此,从社会成员层面上来分析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行为失范的根源与危害,并就如何防止行为失范现象进行思考。通过分析行为失范现象,最终找到解决措施,为构建我们和谐校园提供参考。
大学生;行为失范;规范
(一)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表现形式
根据行为失范现象危害性的不同程度,可以把大学生的具体失范行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来说。
1.违俗行为
违俗行为主要是指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越轨行为。一些在大学生中常会出现的现象,比如:男女大学生奇装异服,热恋男女不分场合的亲昵行为,以及发生在大学生之间的非婚姻性行为,在大学生看来,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行为都是属于违俗行为。
2.违德行为
违德行为主要是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具体表现为举止不文明(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插队行为);盲目攀比、高消费;损人利己;不遵守自身的承诺,肆意毁约,违背诚信;不尊重自己父母,嫌弃父母等行为。这些行为尚未触及法律界限,但是触到了道德底线。
3.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主要指违反了法律法规,甚至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比如在大学生中发生的吸毒、赌博、卖淫、偷窃乃至持械行凶,杀害老师、同学等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行为。这是最为严重的失范行为,并呈现出情节日趋恶劣、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砍死程春明教授事件,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室友黄洋事件。这两起事件反映出大学生行为失范的严重性,这不再是简单的有悖道德行径,这已对社会及他人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危害性
这些违俗、违德、违法行为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首先,对于大学生群体自身成长而言:由于自身的失范行为,容易使得品德心理出现“叛反”,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逆反,容易使得学生丧失一定的准则,找不准学生的定位,最终使得其道德认识模糊化、情感淡漠化、意志薄弱化,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发展或者扭曲。同时,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增加了校园的不稳定因素,而这些不稳定因素的累积发展必然会对校园安全形成隐患。
其次,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大学生群体又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行为失范必然导致群体的声誉受损,我们经常听到外界称大学生为“垮掉的一代”、“非主流”、“脑残”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被认可。
最后,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现在父母亲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学生的一些失范行为对家人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追究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根源,我们必须了解到现象本身所处的环境、背景条件这个外部条件,即规范缺失和规范效力不足(本文探讨的规范效力不足特指规范本身是合理的、有效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致使规范效力无法正常、有效发挥)两个方面;同时,透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中,大学生自身因素也会导致行为失范现象产生。因此,我们进行根源探索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在外因层面上,表现为规范缺失和规范效力不足,具体包含在社会大环境下的规范缺失和校园小环境中的规范效力不足。
1.社会大环境下的规范缺失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体制、社会观念处于交替过度之中,社会运行表现出一种非常规的状态,社会失范不可避免地发生缺失或弱化,一些“功利主义抬头”、“失范”行径沉渣泛起。除此之外,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动机、思想情感、思想意识受到强烈的冲击,不同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思想失范继而导致行为失范现象产生。再者,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行为必然产生负面效应,如社会发展过于注重金钱、重享受,必然会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
2.校园小环境中的规范效力不足
校园中的规范效力不足主要是在规范执行过程中体现出来。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生活最为紧密的环境,规范执行者的不合理行为以及具体实施行为导致校园环境氛围受到影响,表现为:
(1)课程教育方式欠缺针对性。在心理学领域,基本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粘液质型、多血质型、胆汁质型、抑郁质型。不同的性格特质对于同一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教师并未考虑到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以及方式过于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甚至让学生走上另一极端,无法正视规范本身具有的合理性,从而导致效力不足。
(2)课程设置不合理化。课程设置不合理表现为选修和必修课程不具有针对性,内容较为陈旧,缺乏一定的实践,与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融合,正是这诸多原因导致了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没有用处,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在内因层面上,大学生自身因素也会导致行为失范现象产生:即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全导致大学生自身的自律意识缺失也是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大学生已为“90后”,他们出生和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民思想观念最为解放、意识形态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他们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偏离、集体主义精神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总而言之,他们的个性心理尚未成熟。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也尚不能有较好的认识,对于道德的约束表现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并且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容易把自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头,对外界变化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在日常言行上表现出明显偏激和我行我素,从而出现违背或者偏离规范的行为,这是由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导致其自身的自律意识缺失而造成的。
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行为失范现象,了解到其根源为规范缺失或规范效力不足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对此,我们可从规范本身、规范执行者、规范对象三个层面上采取措施。形成“规范本身合理确立——规范执行者保障效力发挥——规范对象依靠自律意识”三位一体,有效预防和控制行为失范现象的产生,具体措施表现为。
(一)社会作为规范的制定者,其作用是重大的
1.政府作为确立规范的权威部门,其自身的公信力是难以言喻的
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符合大学生发展的政策作为规范时本身必须具有合理性,并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进行保障,从而使得学校形成良好的秩序。毕竟我们是在具备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这一大前提下,才谈到规范效力不足,否则,规范效力不足便无从谈起。
2.大众传媒应发挥独特性,真实报道个人行为失范现象,促成改进机制以期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通过对高校中的一些典型的行为失范现象真实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某些问题的重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并形成相关规范,使之程序化。其次,媒体还有正面宣传、引导、监督的作用,通过对相关高校政策的解读及监督,可让大学生群体更好的了解与之相关的规范并发现规范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因素,更好地进行调节,使规范能够树立并为大众所了解,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自身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进行监督并有效引导。
3.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加大对社会失范现象分析等领域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为政府针对高校决策提供有效的规范信息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失范现象的理论研究侧重于“社会结构”研究,这对于在转型时期“合理规范”的确立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当前的社会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而形成机制及相关对策,从而为高校“合理规范”的存在提供更多可靠性依据,充分发挥专家的相关理论指导作用。
(二)学校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主要是从规范执行者的角度上来保障规范效力的发挥,通过合理校规校纪的有效实施来保障规范效力的实现
1.思政教育工作者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对于大学生思想引导及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应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的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其存在问题,并利用“疏导”方针进行教育而非“填鸭式”灌输教育,从道德层面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大学生,遵循以下六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规范,这与大学生追求多样化是相符的,能更好地保障规范效力的发挥。
2.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授知识,还包括自身行为的约束,毕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在教授“做学问”的同时也是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用丰富的知识、强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尽量避免行为失范现象产生。因此,教师在丰富自身的学术知识同时也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典范。
(三)大学生群体自身角度,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需要从小抓起。利用家庭环境的影响,将合理的规范观念以多样化的形式耳濡目染地引导他们的心理成长,并促使他们将合理的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进而以适当的行为外化。同时,家庭作为大学生接触的亲密群体,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及心理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尽管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步加大,但是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在集体中成长,学会分享,培育健全的人格及责任意识。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将对孩子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可以避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滋生行为失范现象。让学生们自身的思想、观念、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并在个人行为选择层面上,更多的学会“换位思考”,进而预防和控制行为失范现象产生。
综上,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出现的违俗、违德、违法等失范行为,其所产生的危害性是巨大的,究其根源,存在着规范缺失、规范效力不足及大学生心理不成熟三个方面的原因。为此,想要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产生,我们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规范制度,并通过制度执行者采取多样化方式,让大学生对规范制度有良好的认同感,并将其外化为规范的行为,而不再是违背或者偏离规范。
[1]黎宇.对社会失范的理性批判[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5).
[2]朱建平.从失范到和谐:当代大学生道德重构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3]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价[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卢盛荣.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失范与控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3,(3).
[5]刘玉敏.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及矫正措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6]黄春春.关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2095-4654(2015)04-0049-03
2015-01-29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