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贬谪文化中的文化传播

2015-03-17 17:52李景新
关键词:贬谪苏轼海南

李景新

(琼州学院人文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传播学理论认为,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人员的迁移和流动,尤其以人群的迁移和流动的影响力最为显著①参见百度百科:《文化传播》,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808.htm,2015-08-01上传,2015-08-15引用。。贬谪是中国古代史上独特的人员迁移与流动的重要类型②这方面的学术成果甚多,如李浩《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与流动》,把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的类型分为三种,贬谪与宦游便是其中一种。见《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第35-45页。左鹏《唐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析》也把贬谪作为内容的一方面,并在注释中指出近年来学者们以统计数字来讨论士人与文人的流动问题的角度多事贬谪和流放,如刘雪玲《两唐书所见流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期,第79-85页),尚永亮《唐五代贬官之时空分布的定量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81-94页)、《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美琴《唐代岭南谪宦及其对该地区教育的贡献》(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收于中国知网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这些成果虽然是对唐代士人迁徙流动的考察,但贬谪之作为古代人员迁徙流动的重要类型,于此可见一斑。。海南岛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域,贬谪在其文化传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中原文化向岛内的传入,还是海南文化向岛外的传出,都与贬谪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海南作为贬谪地、文化传播主体及历时分布的特征

在古代众多的贬谪地中,海南岛是唯一的海岛,又地处热带,在唐宋时期乃是距政治文化中心最为遥远的贬谪地,长期被视作“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生活资料匮乏,气候与人文条件都与中原地区存在巨大悬殊,地方文化长期遭受歧视。这些因素构成了贬谪地所需的充分条件,故唐宋时代惩罚最重的贬谪往往是流放海南岛。

古代以迁徙作为惩罚手段,不同时代对迁徙地域的选择有所不同,从先秦到唐宋,贬谪的地域多在南方,元代是南方人贬到北方,北方人贬往南方,明、清两代则主要集中在西北以及东北的塞外边疆③参见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海南岛在隋代以前,未见有贬谪事件的记载。隋代宗室杨纶以邵国公除名为民,被安置到珠崖,堪称海南贬谪历史的开端。元代贬谪海南的人数大大下降。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从理论上改变了海南作为贬谪地的观念④朱元璋指出:“前代谓儋崖为化外,以处罪人,朕今天下一家,何用如此?若其风俗未淳,更宜择良吏以化导之,岂宜以有罪人居耶?”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8。,此后到海南任职的官员,改贬谪任职为调派任职。清代也不再把海南作为贬谪之地。因此,海南作为贬谪地的最重要的时期是唐宋,彼时也是贬谪最为密集的时期。唐宋时期,海南岛中部山区并没有实现有效的统治,遭贬人员大都分布在海南岛四周沿海地区居住,极少有人到达中部山区。地域小与谪客多的反差,一方面突出了其作为贬谪地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贬谪作为文化传播行为,对这些区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发展看,海南岛长期不受统治者的重视,得不到良好的开发,使得中原先进文化难以通过行政手段传入海南岛,造成了海南岛文化发展缓慢的局面,直到苏轼居琼的时代,海南岛连一个举人都没有产生过。海南岛是历史上重要的移民地,由于各种原因移民的迁徙者中知识阶层人员很少,贬谪遂成为知识阶层迁徙的重要途径。被贬谪海南的官员正由于他们德高望重、才高位重,成为政敌的眼中钉、肉中刺,从而遭到最重的贬谪。他们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是时代的文化精英,在当时中原的正统文化有着重要地位。

尽管由于贬谪情况的复杂性,使得文化传播作用存在“正向贬谪”的现象,但在当时和其后产生深广影响的,却是“负向贬谪”⑤正向贬谪是指遭贬主体的罪行应该受此惩罚;负向贬谪是指遭贬主体本不应受此惩罚,而是被冠以莫须有的“罪行”而被贬谪。关于正向、负向贬谪说,参见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由于被贬谪者身上凝聚着杰出的才干、高洁的品格和伟大的精神,才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从而发挥良好的文化传播作用。

二、贬谪与中原文化向海南的传入

由于古代海南文化的劣势,因此,贬谪所进行的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中原文化向海南的传入。

(一)传播内容

与战乱、饥荒等造成的移民带来的以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播不同,贬谪所带来的主要是政治文化中心的主流文化。

1.儒家理念向海南的传播 由于海南岛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没有严寒,在仅进行初级农业生产的情况下便可以维持生存,加上热带对人体力的消耗,长期形成人们怠惰之性与轻视农业的观念。这与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正统理念不协调,也是制约古代海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贬谪来琼之士对此有深刻的洞察,故提倡重农理念。苏轼贬居儋州时,目睹这种局面,“虽然手中无权,但他通过各种途径,苦口婆心地劝谕他们要重视农耕,要改变懒惰之性和不良之风。他的《和陶劝农六首》《书杜子美诗后》《书柳子厚牛赋后》等作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长期处于化外的海南,正统教育观念淡薄,这是海南文化滞后、不出人才、风俗野蛮的重要原因。为此,如何让民众重视教育,也是贬谪之士所重视的。初唐王义方贬为吉安县丞,到任后十分重视教育,文献载:“蛮夷荒梗,义方召诸首领,集生徒,亲为讲经,行释奠之礼,清歌吹龠,登降有序,黎酋大悦”[2]4874。苏轼极力提倡教育并亲授生徒的事迹已经为学界熟识。李光则“热情地参予昌化军学的迁建,为其作《昌化军学记》,阐述教育的重大意义,并欣然唱道:‘尼父道行千载后,坐令南海变东周’”[1]。胡铨居吉阳军 ,宣讲教育,不仅“吉阳士多执经受业者”[3]79,影响所及连黎族人也“遣子就学”[4]361。以农业和教育为代表的儒家理念的传播,是贬谪之士对海南文化的一大贡献。

2.精神品格的传播 中原正统文化重视个体人格的修养,贬居海南的杰出人士身上凝聚着高尚的精神品格,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言行将这种精神品格传播开去。(1)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被贬谪到海南岛的仁人志士之中,有一批著名爱国主义者,“尤以南宋时代的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为代表。他们皆因力主抗金、反对投降而被贬谪南荒。投降派秦桧对赵鼎、李光、胡铨恨得咬牙切齿,把他们的姓名写在官邸阁墙上,以示置之死地而后快”⑥按:胡铨在《哭赵公鼎》中有“阁下大书三姓在 ,海南唯见两翁还”之句,见胡铨《澹庵文集》卷3。“三姓”指赵鼎、李光、胡铨。[1]。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稍改爱国之心,“肯悔从前一念差”[4]467“白首何归 ,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 ,誓九死而不移”[3]692,他们的作品发出了永不为抗金遭贬而后悔的心声。(2)忧国忧民精神的传播。儒家精神强调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关心国计民生,以天下为己任。被贬海南的许多人士是承载这些思想和精神的优秀代表,他们在逆境中并未忘记忧国忧民,李光“忧国心徒切”[3]453可谓此之写照。不仅遭贬的官员如此,就连苏过这位跟随父亲而来海南的“伴谪臣”,也满怀忧国忧民之心,他在思考国家关于黎人政策弊端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海南黎事书》,成为传播民族平等思想的重要文献,清代赵怀玉赞扬苏过“出处进退,未忘国家”[5]。(3)高洁耿介品节的传播。遭贬海南的士人在政治生活中可谓十分不幸,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个人的美好品节。如李光表示“冰雪不改夷齐操”[3]470,赵鼎宁死不向秦桧低头 ,最终绝食而死,自书铭旌道“身骑箕尾归天上 ,气作山河壮本朝”[4]361,向海南人民宣示了始终不改的节操。(4)旷达情怀的传播。面对海南的艰苦环境以及个人的不幸遭遇,遭贬之士多能够表现出旷达之心:“古来圣贤犹如此 ,我泛鲸波岂足悲”[6]8,“从来到处安心地 ,肯认家山作本元”[6]54,“颜乐箪瓢孔饭疏 ,先生休叹食无鱼”[3]502,苏轼更是“融儒、释、道于一体,把哲学、艺术、养生与日常生活相汇通,从而养成了一种极佳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不幸都能泰然处之”[1]。

3.文学、艺术及学术的传播 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者主要是上层文士”[7]。遭贬迁琼的主体多是上层文士,他们自己饱读经典,本身又是诗人文学家,随着他们的迁徙,文学随之在贬谪地传播。贬谪可谓古代文学传播的特殊渠道⑦王运涛《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对贬谪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有一定的阐述,可参考。,与文学相关的一些高雅艺术和学术随被贬文士被带到贬谪地。贬居海南的人士中,有一些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和学者,如王义方、赵谦是执著而纯正的儒者、教育家;李邕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李德裕是诗人、政论家,且擅长书法;“南宋四名臣”都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学者;苏轼更是全国的学术领袖、文学泰斗、书画大师,苏过在苏家是“三苏”之外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们对贬谪地有意或无意间产生了文化凝聚力以及由此而来的传播效应。王义方、胡铨、苏轼、赵谦等人的施教,使得儒家经典、文学名著等在读书人中传播。李光于昌化军考史论文⑧据《儋县志》卷15记载,李光“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精力不衰,亭台多所匾咏。”儋县文史办公室、儋县档案馆1982年据儋县档案馆所藏《儋县志》点校重印本,第592页。,胡铨贬崖州“日以训传经书为事”[4]361,苏轼在海南更是著述不辍⑨苏轼一生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三部,其中《书传》主要在海南完成,《易传》、《论语说》也是在海南最后修订的。三书完成后,他作跋曰:“吾著易、书传,论语说,亦粗备矣。”(《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073页)北归途中写信给友人:“所喜者,海南了得《易》《书》《论语传》数十卷,似有益于骨朽后人耳目也。”(《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540页),学术因他们的到来和存在而辐射开来。“五公”、苏轼父子、王士熙等都是著名诗人、词人或散文家,在贬居海南期间多有创作,胡铨“日率作诗十数首”[4]361,李光在海南创作了大量诗歌。苏轼摘录刘禹锡的文章指导姜唐佐进行文学创作[10]苏轼作《题姜唐佐课册》,王文诰指出“公诲文之法尽在于此”(《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四十二),笔者对此有详细论述,见拙作《天涯孤鸿苏轼》(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266页,《苏轼贬琼期间的论文成就》(《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谈苏轼的写作指导策略》(《写作》2008年第4期)。,借儋耳市上以钱购物为喻阐述作文之法[11]见拙作《天涯孤鸿苏轼》(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苏轼贬琼期间的论文成就》(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这些活动使得文学思想得以在海南传播。李光、胡铨都有在海南挥毫题字的记载[12]李光有诗题为《郡学落成之初,八月二十二日陪郡守同来,仍榜“郡学”二字,遒劲结密,观者兴叹。是日燕郡僚并学职,郡守谓予本起诸生,俾予燕集,因成鄙句,呈逢时坐客》,从中可想见李光当时挥毫榜书“郡学”牌额的情景,紧接着他又应邀作《昌化军学记》,乃为刻碑而作,所以同时又是书法创作。他路经澄迈时曾榜“通潮阁”并书苏诗三首(《澄迈县志》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2页),在昌化军时,“亭台多所匾咏”(《儋县志》卷十五),将知军陈适所建“坚白斋”改为“无倦斋”,又构“秀香堂”,可以想见他当时题额的情况(《民国儋县志》卷四)。胡铨在途径临高时,为临高县令题写“茉莉轩”匾额,并有“眼明渐见天涯驿,脚力行穷地尽州”之句;经过博顿村,应戴雄飞之请题“澹庵泉”,见《光绪临高县志》卷4、卷12。,李德裕在海南为其妻刘氏所作的墓志铭“工整的颜体楷书字迹清晰,其中有关于李德裕携家小谪居海南的记载,言辞切切,多有怨艾,虽经岁月,仍可感知”[8]。苏轼更是以饱满的热情进行书法创作,其书法艺术在海南长期流传,他在海南期间的书法作品至今尚存6件[13]详见李景新《沧海何曾断翰墨——苏轼海外书法创作论略》,《海南书学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书法导报》2004年2月11-18日。。苏过在海南期间挥毫作画,苏轼曾为其作题画诗:“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9]2348。这些文词和对的文事、文人画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4.文化知识与技能的传播 贬居之士具有多面的知识,有些人还擅长发明创造,从而使文化知识和技能得以传播。遭贬之士怀才而闲居,生活困苦,多数亲自躬耕,无形中把中原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在琼传播开,如苏轼、李光常在载酒堂与乡民讲解生产劳动和生活知识与技能。“李光移居双泉后很痛心:‘双泉信奇绝,岁久深泥泞。稍觉藻荇繁,渐已生蛙黾。’于是率众清理污秽杂藻,使双泉重新恢复甘净的泉水、优美的环境,并精心护理”[10]。胡铨经过临高博顿村时,天旱无水,因而于林间寻找甘泉,指挥村民掘井[14]见《临高县志》卷4。。苏轼在水利、造酒、医药、美食、茶艺、文房四宝等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传播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5]苏轼在海南对水多有发现和评价,如后来被称为“海南第一泉”的双泉、名泉白乳泉、宜伦江等,作《泂酌亭》诗及《天庆观乳泉赋》《琼州惠通泉记》。苏轼一生喜欢种树,在载酒堂建造之后,他同样热心种树,五十年后李光曾看到这些树已长大,说载酒堂乔木森森,“半是东坡亲手植,老干樛枝互缠纠。”(李光《载酒堂》诗)苏轼与酒的关系更是佳话,在海南曾阐述造酒法,自作天门冬酒,详见拙著《天涯孤鸿苏轼》第124-127、240-243页。苏轼在海南看到海南人迷信而忌医,热心推广医药,为民行医,详见拙著《天涯孤鸿苏轼》第127-130页。苏轼是著名美食家,很多美食是用非常普通的素材发明而成,擅长于品鉴美食,又擅长于茶文化,在儋耳也多有趣事,详见拙著《天涯孤鸿苏轼》第131-135、199-120页。苏轼在儋耳造墨,还引来了大陆造墨专家前来学习,又擅长品鉴文房四宝,详见拙著《天涯孤鸿苏轼》第182-187页。他还在百姓之间推广中原农具。。

(二)传播途径

1.施教 包括开办学校、传授弟子、聚众讲谈等。如王义方作为一县之丞,“集生徒,亲为讲经”[2]4874;赵谦作为教谕,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胡铨经过临高县时,“里人戴定实从受《春秋》大义”[11],后来戴定实成为临高第一位举人,他还于吉阳军教授生徒,“吉阳士多执经受业者 ,凡经坯冶 ,皆为良士”[3]79;文献中虽未见李光办学收徒的明确记载,但他热心于教育,为修建昌化军学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他的《昌化军学记》、《二月一日诣新学瞻礼庙像》、《郡学落成之初》等诗歌,便是有力的证据。苏轼在琼时,身边载酒问字者不断,既亲授生徒,又于载酒堂聚众讲谈,正如王国宪《重修儋县志序》所云:“儋耳为汉武帝元鼎元年置郡,阅汉魏六朝,至唐及五代,文化未开。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不独辟南荒之诗境也。”文末又强调:“文忠公之教泽,流传千古矣。”[16]《儋县志》,儋县文史办公室、儋县档案馆1982年依据儋县档案馆所藏《儋县志》点校重印本,第1页。

2.著述和创作 遭贬之士多是学富五车之人,他们贬居赋闲,著述便成为其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丁谓在崖州“所著诗文亦数万言”[4]359;胡铨在吉阳军“日以训传经书为事”[4]361;李光的诗词作品多半作于居琼之时[17]据蒋林霞统计,“李光的诗歌,据《全宋诗》整理,总计500多首,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乃创作于他被贬海南阶段。”见其硕士论文《李光考论——以海南时期为中心》第4页,浙江大学,2007年5月。,其另外3篇居琼时所作的文章《昌化军学记》、《儋耳庙碑》、《琼州双泉记》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苏轼在昌化军所作诗词散文书信杂记等近三百篇[18]参见拙著《天涯孤鸿苏轼》,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完成学术著作《书传》和寓言集《艾子浮海》[19]详见拙著《天涯孤鸿苏轼》,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281页。;苏过随父居琼时不仅产出许多诗文,还撰写了著名政论《论海南黎事书》[20]参见拙作《惠、儋瘴地上的特殊逐臣——岭海时期之苏过论》,《海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其他谪客著述与创作情况各有不同,作品散见于别集和地方志中,如《五公诗词选》选择了李德裕、李刚、赵鼎、李光、胡铨在海南所作诗词,可见“五公”海南诗词创作之一斑[21]《五公诗词选》,岑婉薇、谷禧编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通过著述和创作,贬谪者的思想、情怀、文学体裁知识等,也随之传播。

3.舆论 遭贬人士大多已没有职权,其才干无法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施展,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舆论途径,只能靠接受其想法的地方官员和其他人士的参与间接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如苏轼到海南后,看到海南有轻农及其他不良习俗,但他没有权力,却有须躲避政敌迫害的压力,只能通过非行政手段,运用舆论去为百姓做事。他创作《劝农》六首时说:“予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9]2255;他看到海南有女人当家、男人游手好闲之风,想起杜甫反映夔州风俗的《负薪行》,便抄下来加上跋语:“海南亦有此风,每颂此诗,以谕父老”[12]2119;他发现海南杀牛、信巫、却医等不良习俗时,抄下柳宗元《牛赋》跋曰:“予莫能就,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遣琼州僧道贇,使以晓谕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12]2058这些都可看出遭贬之士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苦心。

4.交游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一个核心概念”[13]。贬居之士多能抛弃地域歧视、民族歧视,以诚挚之心与当地人交游。如李光“野老日往来,席地有棋局 ”[3]448;折彦质到任后,与地方人士相约每五日一集会[22]据《舆地纪胜》卷一二五载:折彦执“至郡,与儋士许庭惠辈效温公真率会,为乡约,每五日一集,太守李行中与焉。”;苏轼父子与黎子云兄弟、老符林诸黎的交往可谓典范,他们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友谊,以致在遇赦北归离开儋耳时,左邻右舍倾巢而出,沿途相送,争致馈遗[23]苏轼离开海南之后,在廉州推辞欧阳晦夫馈赠时回顾了儋耳百姓的热情相送:“仁人之愧,固当捧领。但以离海南,儋人争致赡遗,受之则若饕餮然,所以一路具不受。”(《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756页。)。在这种交游过程中,也使文化传播得以实现。

5.施政 一些被贬到海南任职而有实权的官员,则能够通过施政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如王义方被贬谪到儋州任吉安县丞,他所开办的县学即是通过施政手段进行的;北宋昌化军使张中,在苏轼的影响下,举行鞭春活动,促进了人们对农业的重视[24]关于张中,没有明确记载是贬谪而来的,但从苏轼赠给他的诗中可知他是一位有才华的仁义之士,《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他为熙宁进士,元丰年间因作诗赠高丽使者而冲替,之后因救高丽人船只有功而落冲替。现在在人所畏惧的地方任职,即使不是贬谪,也与贬谪类似了。;明代初期的谪臣赵谦任琼山县教谕,他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所收学生不分贵贱,不分黎汉,平等相待,对儒学的传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25]赵谦于“洪武二十五年由国子监典簿谪任琼山县教谕”,虽是自请,仍带有贬谪的性质。见王俞春《海南移民史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41页。。

(二)传播与接受过程

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把文化传播及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接触与显现阶段,一种或几种外来的文化元素在一个社会中显现出来,被人注意;选择阶段,对于显现出来的文化元素进行批评、选择、决定采纳或拒绝;采纳融合阶段,把决定采纳的文化元素融合于本文化之中[26]参见百度百科:《文化传播》,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808.htm,2015-08-01更新,2015-08-15引用。。考察海南贬谪文化所发生的传播过程,可见出林顿这个理论的轨迹。

初唐王义方在吉安县施行教育,可看作谪客进行文化传播的开始。根据史籍记载,王义方是廉政刚直的重义之人,热心教育,去世时“门人何彦光、员半千为义方制师服,三年毕而去”[2]4874。这样一位儒者,在吉安县任职期间,对中原正统文化的传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影响的区域小、时间短,他的传播在海南选择接受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后的谪客都会自觉不自觉、不同程度地进行文化传播。但中原文化在海南这个边远的区域被接受,是需要一个相当长过程的,直到北宋后期苏轼到达海南时,看到的仍是文化的满目凋蔽,他的《和陶示周掾祖谢(游城东学舍作)》云:“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饥坐论道,嗟我亦晚闻。……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9]2254,乃是这种凋敝状况的写照。

儋州正统文化的启蒙是从宋代开始的,王国宪《重修儋县志序》开头即云:“儋耳为汉武帝元鼎元年置郡,阅汉魏六朝,至唐及五代,文化未开”[14]1。《儋县志·选举志》云:“吾儋自宋苏文忠开化,一时州中人士,王、杜则经术称贤,应朝廷之征聘,符、赵则科名济美,标琼海之先声,迄乎有元,荐辟卓著,明清之际,多士崛起……人文之盛,贡选之多,为海外所罕见。”[14]478戴肇辰言:“宋苏文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15]所以,与诗文、学术、思想相关的中原精英文化在海南真正被选择、采纳、传播并发挥作用,是在苏轼到来之后。苏轼是绍圣四年(1097)七月到达昌化军的,上述萧条情景是他到达初时看到的。绍圣五年(1098)五月,苏轼迁居桄榔庵,他听到邻里有儿童的读书声,作了《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一诗[9]2312,说明其所传播的教育思想开始被选择采纳。次年春天,他又看到了“鞭春”的热闹场面,创作了《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27]鞭春是古代一种仪式,主要目的是劝农。苏轼在海南绝少写词,此时由于看到人们对农业开始重视,高兴之余创作了这首词。在前一个春天,苏轼并没有感受到春意,那时他写信给雷州太守张逢说“新春,……此岛中孤寂,春色所不到也”,与他的《劝农》诗相参照,可知以前儋耳并没有鞭春的活动。,说明传播的农业思想开始被“选择采纳”。南宋时,李光看到了更好的效果,苏轼复兴学舍的愿望在这时得以实现:“期年而新学落成。且于民家得古肖像,华冠象佩,远合邹鲁。群贤从祀,取法上庠。御书有阁,讲说有堂。斋祭有室,诵读有舍。……固足以激奋士心,作新后学”[3]610。这相对于苏轼当年所见的情形确实是已焕然一新,他接着形容其效果:“今相去五六十年间,文学彬彬,不异闽浙”[3]610。李光在《儋耳庙碑》中记载海南人民祭祀冼夫人的风俗:“每岁节序,群巫踏舞,士女軿辏,箫鼓之声不绝者累日。自郡守已下,旦望朝谒甚恭。”[3]611从这段记载中可知,与苏轼的时代相比,李光在儋州时情景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苏轼看到的古庙是碑板漶漫,一片凄凉,久绝祭祀,当时苏轼曾试图复兴对冼夫人的祭祀之风[28]见苏轼《和陶拟古九首》之五,《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1982年版,第2263页。,而李光的记叙证明苏轼的这个愿望已实现了:“近年风俗稍变,盖中原士人谪居相踵故也”[3]611。李光自琼州再贬昌化军的时间为绍兴二十年(1150)三月,距离苏轼离开海南50余年,可见贬谪文化传播在这段时间被接受的效果与水平。

元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处于放缓时期,海南也不例外,但放缓不是停滞,元代中原文化对于海南的影响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到明代,海南迎来了文化的勃兴,直至清代仍然繁荣不衰,明清两代海南的进士举人有数百人之多,有的如丘浚、海瑞等,在全国都是时代的杰出人物。明代海南文事的勃兴,与赵谦的到来有直接关系,丘浚在《琼山县学志》一文中说:“洪武中,姚江赵谦考古来典教事,一时士类翕然从之,文风用是丕变,至今琼人家尚文公礼而人读孔子书,一洗千古介鳞之陋,出而北仕于中州,中州士大夫不敢鄙彝之者,未必无所自也。谓非学校教学之功,可乎?”[14]但这种繁荣不会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突然之间发生,所谓“有所自”者,近则为良好的学校教育,远则为唐宋尤其是宋代文化传播打下的基础。宋代奠定的基础,经过元代的消化,到了明代的吸纳融合以及良好的教育推行,才达到海南文化繁荣的局面。明清许多海南本土知识分子都有对遭贬前贤的歌颂与肯定,正说明贬谪之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至此,对海南贬谪文化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唐代到北宋后期是中原文化传入的接触与显现阶段,北宋后期至南宋是选择和采纳阶段,元代是消化阶段,明代是采纳融合阶段。这个过程与R.林顿的三个阶段虽略有出入,而大体是一致的。

三、贬谪与海南文化的传出

与中原正统文化相比,海南文化处于极为边缘的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中原文化向海南岛的传入。但另一方面,海南文化向中原的传出也是存在的。与传入相比,传出的文化要相对简单,而且发挥的作用也小得多。传入的文化被认识、选择、吸纳和融合,传出的文化则很难做到被吸纳和融合,更多的只能表现为一种认识。贬谪在海南文化的传出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传播内容

1.海南的荒远落后 海南岛距离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最为遥远,不论在自然人文还是贬谪之士的心理方面,都存在重大的差异,长期以来在中心地区形成对海岛荒僻瘴疠的先入为主畏惧心理,加之物质生活的贫乏困窘,往往使谪客在初到海南岛时首先看到的是其蛮荒落后的一面,他们在描述这种状况时,甚至以夸张的笔调传播到内陆。如有谪客贬崖州,还未到达崖州就写了一首诗:“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入鬼门关”[29]此诗亦见计有功《唐诗纪事》32卷。按《崖州志》中此诗系于李德裕名下,据郭沫若考证,计有功系于杨炎名下是可信的,不是李德裕所作,参见张隽、邢定纶、赵以谦纂修,郭沫若点校的《崖州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526页。杨炎于建中二年被贬崖州司户,道中赐死。[4]483。丁谓初到崖州时描写所见为:“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住京华。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猿啼孤树远,晓看潮上瘴烟斜。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郡衙”[17]1148。苏轼初到昌化军时说“蛮蛋杂居,无复人理”[12]6726……此类寂寥落寞的文字,在海南谪客笔下频繁出现。

2.海南的朴素优美 久居南海之后,谪客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对海南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超脱贬谪境况和心情的需要,于是海南朴素美丽的一面便出现在他们的思绪和笔端。如卢多逊写道: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一簇睛岚接海霞,水南风景最堪夸。上篱薯蓣春添蔓,绕屋槟榔夏放花。狞犬入山多豕鹿,小舟横港足鱼虾。谁知绝岛穷荒地,犹有幽人学士家。[4]467

海南在其描述中环境优美、民风朴素,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苏轼、李光等著名诗人描写海南美好风光和淳朴民风的作品更多。元代谪臣王仕熙的《崖州八景咏》以八首七律分别描写了海南的鳌山白云、鲸海西风、边城斜照、水南暮雨、稻陇眠鸥、竹篱啼鸟、南山秋蝉、牧原芳草,诗中对当地景物的提炼,后来成为著名的“崖州八景”,堪称古代吟咏崖州诗歌的杰出组诗。这些作品传播到中原,对人们了解认识真实的海南,起到了揭秘的作用。

海南的极端落后可怕和异常淳朴美丽可亲,如此混杂的感受和见识,通过贬谪途径把海南的文化信息传播出去。这些信息对文化中心区域来说,只是作为对海南了解的资料,或者作为决策时的参考,很难被吸纳。没有到过海南的人,往往是通过这些文字了解海南并作出粗略的判断。明太祖朱元璋取消海南为流放地时说“若其风俗未纯淳,更宜择良吏以化导之”,他并没有到过海南,所谓“风俗未淳”,也是通过文字资料所知,当时的话题是流贬,其信息可以断定很大程度来自谪客文献。

(二)传播途径

1.书信和谢表 在古代,书信是向远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的载体。遭贬之士万里投荒,孤独无助,往往通过书信把当时的处境及所见所闻传达出去,其信笺便夹带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仅苏轼一人在海南时写给大陆亲友的书信,留存至今的就有40多件,其他人的书信留存至今的数量虽各不等,但其中包含的信息至今仍为研究海南历史的珍贵资料。如苏轼达到昌化军后写信给雷州的张逢说:“海南风气,与治下略相似。至于食物人烟,萧条之甚,去海康远矣”[12]1765;与程全父书云:“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12]1628。

谢表是谪臣到达贬谪地后必须给皇帝呈上的书信。谢表虽有言不由衷的成分,但其中对贬谪地的描写仍包含了当时当地的文化信息。如“并鬼门而东鹜,浮瘴海以南迁”、“瘴疠交攻”、“魑魅逢迎于海外”(苏轼《到昌化军谢表》)[12]707,“久拘囚于瘴地,行逾万里,更冒涉于鲸波”(李光《琼州安置谢表》)[3]572,“久杂处于黎蛮”(李光《移昌化军安置谢表》)[3]572。

2.诗文 海南全异于中原的生存环境,触发了贬谪之士的种种感受,发之于诗文则不免融摄当时的自然人文信息。这些诗文有的专门为特有的文化而作,如李光的《昌化军学记》、《儋耳庙碑》等,其中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是真实而丰富的。有些诗歌以反映当地风物风情为目的,如李光的《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是一篇反映海南独特风物的作品: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毕已无花。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夸。[3]471

他的《即事十二首》之二:

青鞋踏遍海边沙,叶暗槟榔树树花。蜑子也能留客坐,旋添活火待煎茶。[3]494

在古代,疍民是饱受歧视的贱民,李光却能够用诗歌对疍民的热情好客进行歌咏,十分珍贵。诗文中的海南文化信息随作品向内陆的流传,传播的效果与作者的名望有直接关系,如当时苏轼声望极高,虽身在海岛,但受到全国士人的密切关注,他在海南所作的诗文,常常不胫而走,盛传不衰。苏轼去世后,他的所有作品被粗暴地禁止,但越是禁止,人们的兴趣就越浓厚,在海南所作文字更显示出不可阻挡的魅力,前人这样记载:

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者,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18]

其诗文传播作用之大,于此可想见。

3.遇赦北归 有些遭贬之士终老海南,也有一些人遇赦北归。经过数年谪居,此时的谪者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海南生活的亲历者,这段生活成为他们铭心刻骨的生命历程。北归之士对海南有着复杂的感情,携带了此地不寻常的信息离开海南,一路最多的话题,肯定是亲友们都非常陌生而又好奇的海南岛。通过北归之士与人们的交往、交流,海南文化得到传播。苏轼自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离岛北归,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逝世于常州,一年多的时间大部分在途中度过,他一路将海南记忆写在诗文中,如快到广州时,苏轼写诗告诉在广州的孩子们:“披云见天眼,回头失海潦。蛮唱与黎歌,余音尤杳杳”[9]2390。可以想象,苏轼到广州与儿孙们一起欢聚畅谈时,所谈及的海南情况会比诗表达的要丰富而生动得多。

此外,探视而归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遭贬者孤悬海外瘴疠之地,劳远方的亲友牵挂,有些人不辞辛苦前来探视。如苏轼在海南时,有许多人欲前来探视,其中到达海南探视后又回归者有吴复古、郑清叟、葛延之、李彦威等,其中吴复古曾两度往返。这种经历,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海南的自然人文实况,返回后的讲述与谈资,是另一种方式的传播。

四、结 论

研究古代海南文化的传播,对理解海南历史文化的变迁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无论是研究文化的传入还是传出,都无法绕过贬谪这个话题。传播学理论认为,人员的迁移和流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贬谪是中国古代造成人员迁徙和流动的特殊动因,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海南岛边远而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及其蛮荒落后,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贬谪地,尤其在唐宋时代,它是发配频率很高的贬谪地。海南岛因海天阻隔与大陆交流少且困难,中原正统文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这种背景下,原居庙堂的官员士人由于贬谪从文化中心迁徙而来,客观上对精英文化向海南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进海南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贬谪传播文化所呈现出的阶段性,与现代传播学理论基本相合,大致经历了被注意、选择、采纳、消化和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贬谪也把海南文化带向内陆,成为中土了解海南的一个途径。虽然传入、传出文化传播的性质和价值并不对等,但总体看来贬谪所传播的文化内容较为复杂,传播的途径带有鲜明的独特性。

[1]李景新.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精神遗产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3-115.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永瑢,纪昀.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张隽,邢定纶,赵以谦.崖州志[M].郭沫若,点校.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5]舒大刚,蒋宗许,等.斜川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815.

[6]岑婉薇,谷禧.五公诗词选[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7]王玉琦.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74-79.

[8]夏萍.海南“五公”之一李德裕亲撰墓志现身河南[EB/OL].(2009-03-17)[2015-08-16].http://www.898.travel/2009/0317/6711.html.

[9]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李景新.李光在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贡献和地位[J].琼州学院学报,2006(3):63-66.

[11]聂缉庆,张延,等.光绪临高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295.

[12]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45.

[14]儋县文史办公室,儋县档案馆.儋县志[M].点校重印本.儋州:儋县文史办公室/儋县档案馆,1982.

[15]戴肇辰,云逢晟.琼台纪事录[M].同治八年(1870)刻本.广州: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16]杨宗秉.乾隆琼山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91.

[17]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2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148.

[18]朱弁,等.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2:205.

猜你喜欢
贬谪苏轼海南
从善如流
苏轼的贬谪生活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