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李光的“新长征”

2017-03-15 08:13当代贵州全媒体
当代贵州 2016年41期
关键词:新长征老红军海龙

当代贵州全媒体

老红军李光,1920年生,贵州省遵义市人。

李光14岁参加红军,给朱德当过勤务员;彭德怀将他送进“抗大”读书;1935年1月,李光在攻打成都的战役中,英勇作战,失去3根手指……在离休后的20多年里,他先后向十多所中、小学捐款累计40多万元,帮助1699名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学业,还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000多场次。

遵义市海龙镇桂花小学、海龙中学也因为得到李光的长期捐助而更名为李光小学和李光中学。

李光有一个外孙叫马征,他的名字是外公取的,“征”字取自“长征”。外公曾是马征童年时代的骄傲,“小时候我最大的荣耀莫过于告诉班上的同学——我的外公是一名老红军。”但在全家人看来,李光却是一个没啥“人情味儿”、还特别“抠门儿”的倔老头。

说李光“抠门儿”,他的大儿子常念叨着一件小事。当年大儿子结婚,李光却只给了9包当时总价还不到3块钱的“朝阳桥”牌香烟。为什么是9包呢?原来,李光趁着儿子结婚,他自己也“奢侈”了一回,硬是给“克扣”了1包揣自己腰包了。

说李光没啥“人情味儿”,是因为李光从不像别的老人一样溺爱自己的子孙,也从未给过孙子孙女压岁钱买玩具什么的。“从外公那里,我们得到的只有‘好好读书,好好做人这句话,这话他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

可是就这样一个“抠门”“倔强”“没人情味儿”的李光,从1985年离休后至今,已累计捐助家庭贫困的学子41万元。李光每年都将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数万元资金用来捐资助学。李光讲述了一件往事:在他担任营长期间指挥的一次战斗中,上级在夜间下达了“拂晓前撤退”的命令,李光不懂“拂晓”的意思,偏巧当时文书不在,结果到第二天天大亮,李光才集合队伍撤退,但为时已晚,部队已被敌人包围,导致所在部队遭受损失。这成为李光一生最沉痛的教训。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不能让下一代吃没文化的亏。

李光离休后一直担任遵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他决心把余生的精力投向教育事业。1994年,市关工委到红花岗区海龙镇桂花小学组织活动。李光查看校园后心一紧:操场没五星红旗,教室的墙千疮百孔,学生课桌是两个树墩搭一块木板。

“不能让孩子们的读书环境这么差!更不能因穷读不起书。”李光决定用退休金捐助桂花小学。第二天,李光买了100套棉衣亲自送到学校,同时捐赠5000元买红旗、做课桌。从此,捐资助学一发不可收。他给自己定下计划,开始了他的“新长征”:每年要向贫困学生捐款1万元,2007年,捐款增加到每年1.5万元,从2010年起,增至2万元。

多年前,曾因家贫差点辍学回家的徐明椿,在李光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现在已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受到老红军精神的感染,也加入到助学的行动中来。

和徐明椿一样,陆均也是受李光老人资助读完师范院校的。大学毕业后,他来到遵义最偏远的一所学校当老师,由于条件艰苦,许多老师来到这里又走了,但陆均却一直坚持了下来。2009年起,他开始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成立“困难基金”,帮助困难学生。

“李光爷爷是我的榜样,我相信自己也能改变更多人的命运。”陆均说。

2001年起,李光先后被确诊患直肠癌、重症胰腺炎、皮肤癌等多种疾病,经常要去医院接受治疗。但他很乐观,“只要身體条件允许,我还要继续捐助孩子们,我是党的人,在党一天为党奉献一天。”

猜你喜欢
新长征老红军海龙
奇妙的“中华海龙”
海龙与海马
龙长春走访慰问老红军
梦想铸就飞天路 开启航天新长征
联想超融合的“新长征”
南海局势与中国的“新长征”
1936—2016“新长征”
贵州省抢救征集“老红军口述历史”工作出发仪式举行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慰问贵阳市健在老红军
海龙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