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南非遗文化的市场经济转向

2015-03-17 15:26张军军
关键词:黎族活化市场经济

张军军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570228)

论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振兴与活化,需考虑到非物质文化既然作为人类的遗产,须延传给未来的人,而非仅仅留于历史书籍或者博物馆之中,即对其保护的动作不应只是消极性的保护与记录,或一些教育与宣传,形成“玻璃罩子”形式的表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成为“本土的他者”,与社会生活脱节。其应有的积极性作为,是以系统结构观察整体的文化生态进行完整周延的保护,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遗产。观诸海南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统变异论证,如对过去正月十五海南府城地区传统换香习俗的创新是现在的传统,而创新之后现代的换花就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后的传统。

非遗振兴的思维有动机层次理论与社会系统生存理论支持,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亦有非遗振兴的全方位做法,即振兴一个古迹或传统艺术,国际社会的做法并不是“直线”式的补助,而是多方面协助的“系统”作为。深入观察现代海南非遗文化的发展,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命题下,可发现传统非遗文化项目从开始就是一种振兴思维,即在生存的压力下力图振作;另一方面,从海南民间社会的发展可得知,政府的态度、媒体的传播导向、物质水平的变更等差异,导致各非遗项目也在其间互有消长,逐渐演变成目前略显疲态的境况。

当下如何保护、振兴与活化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现代文明进程中快速消逝的本土传统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和传承?走市场经济道路或许是一种可行思路:公益性保护与市场化开发相结合;政府主导、民间资本参与多种样式的产业化经营;旅游文化园区、文化艺术品、民族文化演艺等多元化开发模式,都将带动非遗融入现代理念,走可持续的发展与传承之路。

一、海南非遗文化的市场经济发展意义

正如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让同一民族或族群产生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其直接表现在同一社群、族群、民族和国家对文化特征的认同感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以及被其他文化主体认可的程度。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科技进步,让人类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伴随古老文化习俗的改变或没落消亡,被重新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在长久历史时间河流冲刷下琢磨而成的文化瑰宝,也将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

海南岛虽然靠近经济发展较快的广东省,但由于建省晚、交通不便,岛内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文明的影响难以深入到岛内腹地,在一定程度上让海南本土的原始文化能保留下来。比如有3 000年历史的黎族文身、长达4 000年的树皮布制作技艺、有6 000年历史的黎族制陶工艺……,等等。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正因为经济发展缓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导致各非遗项目传承人难以寻觅到合适的继承者,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其掌握的非遗项目如何延续,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表现形式特殊的非遗项目,如果再无人继承,当现在的传承人去世,其代表的非遗技艺将成为绝唱,所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据调查统计表明,现在海南省尚在世的黎族骨簪制作艺人仅有3 人,还能进行手工制陶的工匠不到10 人,而临高人偶戏几乎没有后来人……相对封闭的环境对非遗项目完整保护带来很大的困难,在三亚的一个村庄里,仅存的原生态黎族打柴舞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活化与振兴,也许用不了多久,这种舞蹈就只能在传媒上观看了。通过市场经济介入非遗项目的保护、活化与振兴,是海南目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下可行的途径。

市场经济机制的介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矛盾的双方,在当下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主题下,在地方政策的有利规范保护下,尝试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建设非遗项目发展平台,让非遗项目活化,向外界推广宣传海南非遗文化,对内提升非遗项目活力,对旅游业和非遗项目都可形成良好的社会推进力。

借助现代经济的“他山之玉”,国内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非遗项目保护、活化与振兴的模式,有些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如潍坊的风筝不仅是山东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手工业,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举办了潍坊国际风筝会、国际风筝节,建立起了风筝博物馆,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风筝加工企业,使这一传统的手工技艺在发展中有效传承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延续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又对本地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潍坊风筝并不是特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结合旅游市场,利用非遗项目的特色文化,建立相关旅游产业链,打造文化名片,通过合理有效的市场运作,达到非遗项目保护和地方经济增长的共赢局面,实现非遗项目的活化与振兴的例子很多。

海南非遗项目虽然大多处于封闭的小文化群落中,但并非不可以进入市场,通过合理的项目规划和市场运营,采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非遗文化,使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既让非遗文化和现代生活有了交集,也使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在政府补贴支持之外有了一定的资金自我供给能力,由此才能保证非遗“活”起来。如海南省靠近三亚的一处热带观光旅游景区“呀诺达”森林公园,在项目规划时,自觉地将一些海南的非遗文化纳入到旅游活动中,让前来观光的游客亲身参与,这一特色做法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年的旅客数量和门票收入都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数目,非遗项目的技艺传承人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增加了其继承者的学习动力,也把海南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结合起来。

海南地域范围集中,比较适合建设上述类型的文化产业模式,这是目前各国在保护、活化与振兴非遗项目时,能有效达成非遗文化和市场经济共赢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行政参与支持,以活化和振兴非遗项目为目的,由企业在非遗项目社群搭建文化产业平台,融合该社群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其具有的积极意义不仅是振兴了该社群的非遗项目,同时也在旅游文化活动中带来了交流,让相对封闭的区域活化,就业率得到改善,社群经济实力增长,形成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市场经济可能对海南非遗带来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本真性(Authenticity)作为非遗研究领域的一个定义,表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初价值观,包含了历史的真实与延续,它具有整体持续被时间记叙的文化形态,也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基础生存[1]323。与“真”相对的“伪”,是一些伪造出来的产品,即使挂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在时间面前,依然是虚假伪劣的仿制品。

海南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冲击下,曾盲目地建设了许多黎族、苗族民俗文化风情园区,它们虽然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也模仿黎乡苗村的建筑风格,但其粗制滥造的外形没有历史的内涵和厚重,缺乏文化的生命感,失去了其“本真性”,游客走马观花看过之后难以获得来自精神灵魂的触动,短暂的视觉猎奇不能给人以回味并吸引人再次光临体会。同时,由于缺乏政府引导和统一规划,类似的伪民俗文化风情园在相近区域大量建设,形成了市场恶性竞争,破坏了本地真正的原生态风貌,损害了游客心中海南淳朴的形象,结果是惨淡经营、破落不堪。这看起来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非遗的本真性在市场作用下消失殆尽。但市场本身是客观的,经济利益驱动的盲目开发给非遗造成了伪名,只能在市场的筛选中淘汰。

(二)非遗的盲从复制生产与保护、活化、振兴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容易让人为了利益而抛弃对内在本真性的坚守。非遗由历史沉积而形成,可以让人看到历史的演变,这是非遗的可辨识、可解读特征[1]330。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人的发明,也不是几代人的传承,它是一个群体千百年的文化传统沉降,蕴含了这个社群的精神印记。在进行非遗的保护、活化和振兴时,不难做到的是观其当下的外在形态,但如何解读其历史变迁过程、了解其内在特征涵义,除了需要纵向在历史长河中挖掘,还要横向广泛联系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中国第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来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从苏州昆山起源,发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再入京被誉为“百戏之祖”,其兴盛几百年,却也衰败过近百年,论兴衰要看花雅之争,这是纵向从历史了解;而谈及具体的昆曲行腔、行当表演、曲牌舞美,正如昆曲本身的华丽婉转繁复一样,需要从更多的社会层面去观察和思考它们展现出来的涵义。海南省著名的民族节庆黎族“三月三”,作为海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黎族特有的文化群体形式,是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它集中展现了黎族的民俗文化、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风貌。但今天这样的传统节庆却在市场利益的影响下变形走样,其对外宣传的本意是为了让游客能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但经过人为运作后,黎族民众自发的舞蹈对歌变成了在大舞台上的表演展示,游客的参与活动充斥着寻求刺激的猎奇心理,让单纯的原生态节庆活动中代表的民俗传统和仪式,泯灭于商业化的运作中,受益的只是一些中间商,对非遗项目没有起到实质的保护作用。

三、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非遗文化的产业化重构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与非遗文化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

从市场经济出发,海南岛旅游业与本省非遗项目的保护、活化和振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合作的,合作给双方带来各自需求的收益,但其最终诉求是不一致的。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可以在当下的旅游观光行业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为了适应现代人旅游猎奇的需要,就不能像实际传承那样真实、直接地展示出来,需要进行某些的改动。这样的改动通常以现代人的实用考量进行,削足适履,把非遗项目打造成一种配合旅游活动的表演节目,其重点往往在视觉效果上,而忽视了非遗本身的文化意义,同时,基于利益考虑,那些不适合旅游参观、无法让游客产生享受视觉的非遗项目,就被剔出与旅游产业共同开发的范围。

从文化保护出发,保护非遗项目不能简单地只考虑商业需要。非遗项目具有独特意义,其不可再生性使得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建立于独特尺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历史过程的结果,拥有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语境以及生存的土壤,因此保护非遗项目,只保护好传承人是不够的。然而,进行全面保护并维持发展,却与当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旅游产业难以一致。

旅游业是“眼球”经济,本就属于产业经济类型,而非遗保护本身与商业并无直接关联。当前,由于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转变趋势,成为活化与振兴的支撑点。矛盾的产生在于旅游业希望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于是要求一些非遗项目按照更吸引大众的方式进行改动,而可能破坏了其文化原生态;另一方面,非遗保护项目需要通过旅游业获取资金的支持,以保证其延续性“供血”。海南作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省份,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布较多的区域,自从2010年国家重点开发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同一时期,海南也积极申请国家非遗项目并着手实施保护。现代社会经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问题,具体表现于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二者在利益诉求上虽然相近,但在最终目的上却充满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非遗保护的重点。

(二)寻找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构建之间的结合点

在一般人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距离日常生活较遥远,在旅游产业中引入非遗项目,其历史文化意义能够产生更大的观众效应和经济利益,不少重点开发的旅游亮点往往是不同民族的文化遗存或各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化。由于大多数游客会选择去游览富有悠远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的景观,善于经营的旅游开发者会把传统色彩强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经营的重要环节。而要有效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操作上也可以将其加入到旅游项目设计中来,加强社会各界的深入了解,既寓自觉保护非遗教育于其中,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观察海南已经获批的近百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仍然以黎族“三月三”为例。2006年黎族“三月三”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09年海南苗族传统“三月三”节也已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通过地方政府的牵头主办,由原本群众自发组织参加的民间传统节日,逐渐发展成为大型的有专门机构组织的民间民俗节庆活动。随着组织方式的改变,节日的活动内容也由原来较为单一的对山歌和民间体育竞技等传统娱乐活动变得丰富多样,与黎族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被融入节日庆典中,例如黎族对山歌、黎族打柴舞、黎族面具舞、海南公仔戏、黎族八音等。这些非遗要素的加入,强化了项目的日常训练、排演和传承,起到了保护发展非遗项目的作用,也把海南本土民族节日特色结合到旅游观光中,使游客更加乐意参与;同时该项目由于具备固定的节日时间地点,容易形成旅游品牌效应,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前述存在过度的商业运作以及盲目复制,曾导致非遗项目得不到很好的解读,但在“三月三”的节庆活动中,随着政府的规范指导,逐渐使市场走向良性发展,参与者被引导关注真正的非遗文化,非遗项目的活化与振兴指日可待。

(三)在市场经济中构建非遗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双赢

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形成文化产业并活化与振兴非遗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尊重历史,学会品味文化,尤其要重视对非遗资源价值的深入发掘。比如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商业渠道将古法制作的面料变成可珍藏的艺术品,在手工缝制的衣服融入先民的韵味,对一件衣品而言,就是用今天的灵性延续昨天的历史。海南虽然有着大量的文化遗产资源和为数不少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部分项目也已逐渐被开发,如海南珍贵的黎锦、椰雕工艺都已形成产业化模式在经营运作,但总量低、规模小,大批的文化遗产仍处在尚待开发的状态。要使已知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供应市场的文化产品,除了不破坏非遗的文化内涵,还需要好的商业运作创意、产品包装和推广平台,才能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保护活化与振兴非物资文化遗产。

经调查发现,海南的黎族树皮布制作工艺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黎族麻纺织技艺、黎族传统棉纺织技艺、缬染技艺与黎族传统服饰,都已经入选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项目[3],但至今没有挖掘开发,一直处于被动的保护状态。而现代考古发现,海南黎族先民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石拍来制作树皮布的[4],这种最原始的布料需要在至少数十道工序中完成,距今已约4 000年历史。勤劳智慧的黎族先民用树皮布制作了线团、服饰、被子等生活用品,可谓古代纺织业的源头之一。而如今,这种代表海南黎族古老纺织文化的手工制作工艺却濒临失传,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人员和工艺传承人,正在努力尝试通过现代方式继续保存和发扬这种承载了黎族历史和文明印记的手工技艺。但单纯依靠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人员和工艺传承人的努力很难实现非遗对象的活化与振兴,在市场经济中,如果能够以现代纺织工艺的加工技术,再现树皮布的原生态手工技艺,辅以时尚设计理念,创造一种同时具有古朴和现代感观的服饰品牌概念,或许能给予这种保护一些新的元素和理念。又如,对于海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中的民间美术澄迈炭画像[3],如果把它与现代制瓷的彩绘艺术结合融合于瓷器上,将其特殊的炭画像元素融汇到日常家用或工艺品中,让这种技艺汇入时代的潮流,或许可以使其拥有新的生命。另一方面,现代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不妨尝试将古老的手工艺和时尚流行要素结合起来,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生产、流通和销售模式,让非遗项目形成产出值,以此构建非遗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双赢,实现其活化与振兴。

(四)从文化溯源视角挖掘市场经济下的海南非遗文化之根

非遗项目诞生于特定的地域中,这些区域的生活是非遗的文化生命之根。通过挖掘地域文化与非遗项目之间的关系,可以提升彼此的内涵,通过市场经济的配合,反哺非遗的根文化,使其活化和振兴。如内地很多地方元宵节是上元灯会,海南府城镇每年此时则会举行换花节。换花节已入选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考证中细寻其由来,乃是由府城正月十五换香节繁衍而来,但却由于现代文明的介入、商业氛围的过度渲染、政府组织等因素所共同作用,导致如今群众的参与性、期待热情大大减弱,使得这一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性古老活动渐行渐远。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或许可以从文化传承方向的错位进行探讨。对于现代换花节的传承与发展,其实完全不用按照过去的形式循规而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过去的一切,空留一个“换花节”的名头,而是要在保存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丰富其外延。借鉴每年热闹又富有意义黎族“三月三”,是否可以考虑把“换花节”这一天定义为海南汉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庆典日,通过官方组织运作、民间配合参与,揉入多样的海南民俗文化活动,建立起一个海南地方民俗文化品牌,使其富有浓郁的海南本土文化气息、特色突出的民间文化风格,体现海南汉族非遗文化的精髓,使之可以在民间世代相传。

市场经济是客观的也有规律可循,对于非遗项目首先要保护好现状,不能让其继续衰落,而后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再图活化和振兴。海南相对迟滞的环境让非遗项目大量存在但又生存艰难,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不应简单地将其视作“摇钱树”,借助现代媒体进行夸大宣传、过度炒作,片面、生硬地和旅游产业挂钩,从根本上破坏非遗项目生存的基础,造成涸泽而渔的后果。作为地方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应积极规范引导,搭建良好的企业平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对接非遗项目,使其在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活化与振兴。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EB/CL].[2006-05-20].http//www.gov.cn/.

[3]海南省人民政府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并公布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EB/CL].[2012-11-27].www.hainan.gov.cn/.

[4]沈志成,沈艳.海南文物记事.下:第17 章[M]∥周文彰.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665-666.

猜你喜欢
黎族活化市场经济
黎族小伙闯“深海”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黎族母亲》等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市场经济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