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理论视角下的《圣经·约伯记》中约伯信仰构建

2015-03-17 10:50马英莲
关键词:巴赫金上帝信仰

马英莲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约伯记》是《旧约》中最雄大的作品,是修辞华丽的哲理剧诗。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约伯记》的内容,从个体的困惑与动摇中分析约伯对上帝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1]具有自由意志的真正信徒才有条件对信仰提出怀疑,而在怀疑的基础上产生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2]本文将结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约伯记》中约伯和三个朋友的对话转换,解析约伯信仰的构建历程。

一、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1988)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精细研究,认为陀氏最大贡献在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一种全新的艺术模式,这就是复调型艺术思维和复调小说,由此,巴赫金大胆提出他的“复调小说”理论。[3]

1)复调小说的对象不再是传统小说中的客体主人公,而是主人公的独立“意识/思想”,也就是巴赫金最爱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词,“人身上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调小说的开山之作《罪与罚》本身也是一部“思想小说”,而不是所谓的惊险小说或者心理小说。

2)复调小说作者在对待这种“意识/思想”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对于任何人的“意识/思想”(哪怕是全人类的公敌)作者都不加以对和错的价值判断,而是给以其最充分的限度去表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复调小说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

3)复调小说作者认为这种“意识/思想”具有一种未完成性(甚至连死亡本身也无法终止其存在和发展),所以作者描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都是共时性的,而绝非历时性。正是因为这种未完成性的存在,所以复调小说没有传统小说意义上的结尾。

二、第一个阶段:独语—自我对上帝的无回应诉说(信仰的迷失)

在《约伯记》中撒旦认为人对上帝的信仰建立在物质的得失上,上帝否定了他对信仰的歪曲。认为真正的信仰不建立在物质的得失上,他要人的信仰完全、纯正,而纯正的信仰是全身心地对神的仰望。于是,上帝与撒旦在约伯身上打赌以验证各自观点的正确性。撒旦先夺走了约伯的儿女与财产,约伯对上帝的信仰没有动摇;为让约伯就犯他又夺走了约伯健康的身体让他患上严重的皮肤病,但约伯仍没有抛弃自己的信仰,依然像从前那样虔诚地信奉着上帝。

作为一个凡人,约伯虽有信心刚强的一面也有人性软弱的一面。接连不断的苦难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限度时,信仰也在此处开始动摇。面对三个怀着极大的爱心来看望他的朋友,约伯先是沉默了七天七夜,但后来耐不住心中的苦闷,发出内心的哀鸣。他仰首问天,正直无辜的人为什么有时反而大受痛苦?他咒诅自己的生日(3:1-7)和成孕的夜晚(3:8-19),以及哀叹生命(3:20-26)。如:[4]

(Job 3:24)For my sighing cometh before I eat,and my roarings are poured out like the waters.

(Job 3:25)For the thing which I greatly feared is come upon me,and that which I was afraid of is come unto me.

(Job 3:26)I was not in safety,neither had I rest,neither was I quiet;yet trouble came.

从约伯发出的痛苦哀鸣可以看出他对为何突然遭受苦难甚感困惑:未曾吃饭就发出叹息,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因所惧怕的临到我身,所惧怕的迎我而来,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约伯对生命完全迷惘了,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

三、第二个阶段:复调—自我和他者的不断对话(信仰的发展)

根据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多种声音共同出场,声音与声音之间是平等的。在约伯与三个朋友的对话中没有评判者,每个人之间是平等的。他们都自认为掌握着真理,都希望他人听从自己的声音。[5]《约伯记》中大量使用诗体的对话来揭示人物之间的冲突,全书由散文与诗文组成,除开头的绪言和末尾的终局是叙事散文以外,都是以诗歌的体裁写的。由三章一节起,作者记载约伯与三个朋友的对话,这段对话是全书信息的核心,且用极优美感人的句子写成,其文学风格是以希伯来语文的诗词表达。作者在书写这次对话的气氛时,他的遣词用字堂皇壮丽,词汇丰富把各人的感情洋溢言表,又鲜明诚挚,文字栩栩如生,使《约伯记》在世界文学巨著中占数一数二的地位。

(一)第一个回合的对话解读

1 约伯与以利法的对话

约伯的朋友以利法率先回应(4:5),以利法坚信因果报应,认为约伯肯定是干了不道德的事,所以才恶有恶报(4:7-21);约伯是被上帝所管教,而上帝总会慈悲为怀,挽救他的儿女脱离苦难(5:9-26)。

约伯对此的回答是一长段的辩解,他认为自己的哭诉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的痛苦极深。他对他的朋友这样攻击他表示失望(6:14-16),他认为是上帝在逼迫他,并质问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7:20-21)。

2 约伯与比勒达的对话

约伯的朋友比勒达做答(8:1-22),他的理论是上帝待人是公正的(8:3-4)。作为一个秉持传统的人,他坚决维护正统的因果报应信条:好人有好运,恶人会遭报,但他也希望约伯好起来(8:5-6)。

约伯对此的回应是质疑(9)和再次的哭诉(10)。约伯再次陈明自己的清白,他认为上帝也知道他是无辜的,虽然自己的苦难仍在持续,因为“善恶无分(别),(结局)都是一样;所以我说:完全人和恶人,上帝都灭绝”(9:22)。他认为是上帝在与他过不去,而他无法与神对抗,他们中间也没有一个调停者(9:32-33)。因此他再次痛哭自己的出生(10:18),请求上帝让他在死之前或更多的苦难来临之前让自己稍缓片刻。

3 约伯与琐法的对话

琐法对约伯的讲话更为严厉(11:1-4),呼唤上帝以他的智慧来使约伯认罪悔改(11:5-12)。不光如此,他指责约伯是罪有应得(11:6)。他认为一个人若不是一个悔罪的信徒,就是一个傲慢的罪人;而约伯是那后者,约伯不应再为自己辩解。琐法宣告说他的话语是纯正的、是基于理性的神学。他总结说悔改是约伯逃避他目前的痛苦以及永远的刑罚的唯一出路(11:13-20)。

约伯被他的话所激怒,以同样有力的话语回击,他坚持自己的清白,宣称自己也是有智慧的(12:1-3)。而他们的信条是错的,上帝掌管万有,按自己的意思决定万事与众人的结局(12:4-12:25)。因此约伯认为上帝待己不公,约伯也再次强调了他对上帝的信心(13:15-16);他呼求朋友不要偏袒上帝而为自己说话(13:1-19)。他沮丧地向神提出两项请求(13:20-14:22):1)他请求上帝免掉他的灾祸(13:21;2),求上帝向他显明自己的过失(13:23-24)。最后约伯感叹人生短暂而上帝掌管着人的一切(13:28-14:22)。

(二)第二个回合的对话解读

从第15章开始了第二个回合的对话;约伯的朋友们还是试图说服约伯认罪,并越来越不耐烦。他们恳求约伯悔改,但约伯拒绝,坚信自己的清白。

1 约伯与以利法的对话

以利法否定约伯的清白和智慧,认为他所说的都是愚顽之语(15:1-35)。他提醒约伯恶人当受的灾祸(15:17-35)。他严厉谴责约伯,警告他这样愚顽的可怕后果。他的话中越来越没有安慰之词。

约伯也对从他的朋友们这里得到任何安慰感到无望,他清楚他们对他所说的都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这事也是出于上帝之手(16:1-17)。上帝不仅使那些不幸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现在还让他成了他朋友们的讥诮的对象。即便如此,约伯第四次的发言仍相信上帝会证实自己的清白;他也希望他的朋友们能脱离偏见,看到他的苦情,在上帝面前为他辩护(16:18-17:16):“(即便)现在,在天有我(清白)的见证;在上有我(清白)的证据。我的朋友讥诮我,我却向神眼泪汪汪。愿(有)人(能为我)得与神辩白,如同人为朋友(与别人)辩白一样”(16:19-21)。

2 约伯与比勒达的对话

比勒达对此与他第一次的发言一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把约伯的话语称为胡说(18:2-4),并预测说约伯既然这样冥顽不化,假如他仍不悔改,那他定会灭亡(18:5-21)。他的言语多用生动的暗喻,给约伯描述了一幅阴郁和无望的画面。

约伯第五次的发言恳求朋友们的怜恤,因为他们已经变成了折磨他的人(19:1-6)。虽然康复和重获神恩的希望渺茫,他也对上帝如此残忍地对待他有着许多的抱怨(19:7-20),约伯仍然陈明了他坚韧的希望,他相信最终上帝他的救赎者必证实他的清白(19:25-27)。他最后以给他的朋友的警告结束(19:29)。

3 约伯与琐法的对话

琐法头脑闭塞,也好给人定罪,对约伯没有一点的怜悯之情,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约伯的问题,而约伯对朋友们的控诉也使他愤愤不平(20:1-3)。所以他第二次的发言是谈论恶人和伪君子的可怕下场(20:4-29)。

对此约伯恳求朋友们的倾听(21:1-6),他再次捍卫自己的清白;认为灾祸既会降给不正直的人也会降给正直人。有时不敬上天的人在一生中兴旺发达,而敬天的人却一生缺乏。他发言的焦点其实是从自己个人的苦难转向了所有正义之人的苦难这个更大范围的问题。约伯因此质疑了当时主要的神学观点,即他朋友们过于简单的因果报应信条(21:7-33)。

(三)第三个回合的对话解读

约伯的朋友中只有以利法和比勒达参与了第三个回合也是最后一个回合的对话,而且他们的话也不多,约伯的发言则占据了八个章节(23-24,26-31)。最后的五个章节(26-31)是约伯的总结性发言。

1 约伯与以利法的对话

以利法对于约伯前面所说的话不予理睬,他进一步以具体的罪行来指责约伯(22:1-11),他再次指出恶人最终的可怕结局并恳求他悔改(22:11-30),他指出只有这样约伯才会被上帝赦免并且东山再起。这看起来是在劝告约伯悔改,实际上是另一次对约伯的谴责。以利法似乎对于神学争论很有兴趣,他对约伯的安慰已变成了定罪,指控约伯实际上是个不敬神的人(22:21-22)。

约伯的第七次发言对他朋友们的话语不再理睬,而是专心将他的冤情向上帝陈述(23:3-4)。他再次表达了他对上帝的盼望和对上帝公义的确信,他坚信如果他能找到上帝,上帝必会理会他(23:6-7)。约伯也相信上帝知道他的清白,上帝使他受苦必有上帝的美意,虽然他现在真是苦不堪言、惊慌害怕(23:8-17)。

约伯自身的不幸遭遇使得他对邪恶和人类的苦难更为敏感,他接着问道:“全能者既定期罚恶,为何不使(那些)认识他的人看见那(罚恶的)日子呢?”(24:1)。人间有那些强暴的人:如作恶的人对无辜之人的压迫、对手无寸铁之人的迫害,还有那些暗地里作奸犯科的人;他们却似乎能够逃避及时的审判;事实上,似乎是上帝使他们安然无恙(24:2-21)。约伯实质上是在讨论人类恒久的发问:公义的上帝如何能允许不义的人亨通享福?而且,为何对他们的惩罚往往如此延后?对此约伯自己最后如此作答:“他们(那些作恶的人)被高举不过片时,就没有了。他们(被)降为卑,被除灭,与众人一样;又如麦穗被割”(24:24)。

2 约伯与比勒达的对话

比勒达第三次发言简短,最后一次试图谴责约伯。他责问道:人既有过失又无足轻重,在上帝面前,人除了顺服和敬畏之外还能是什么(25:5-6.)?他的话听起来有理,但他试图使约伯认罪的意图使得他的话显得错位和毫无帮助。

因此约伯在回答中反问他:“无能的人,(曾)蒙你何等的帮助?膀臂无力的人,(曾)蒙你何等的拯救?”(26:2)。约伯对他朋友们的劝告感到恼怒,他转向对上帝伟大能力的思考与描述(26:5-14)。约伯再次坚持自己的无辜和清白(27:5-6.)。他咒诅与自己为敌的人,相信不义和伪善的人最终会受到惩治,因为上帝是公正和仁慈的(27:7-23)。因为“神的作为,我要指教你们;全能者所行的,我也不隐瞒”(27:11),所以约伯接着谈论在世之人应有的智慧,他总结道:“他(上帝)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28:28)。

朋友无条件地服从信仰,以传统的宗教观点来解释约伯的灾难,认为上帝赏善罚恶,约伯遭受灾难,无疑是他犯了罪。但是,约伯不接受这种解释,不承认自己应受这样残酷的惩罚,因为他是一个良善正直的人。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让这么多的灾难落在像他这样的人身上,因此大胆地质问上帝。但约伯没有失掉信仰;他渴望能在上帝面前蒙嘉许,重新享受义人的光荣。

朋友的定罪激怒了约伯,他经历了信仰的考验。在为自己的自辩中,一步步地坚定了自己原本动摇的信仰,使迷失的信仰觉醒并向纵深发展。约伯措辞激烈地与朋友争辩,与神争辩,对神埋怨,甚至对神动怒,虽然看上去对神不恭不敬但恰恰因为对神有强烈的感情。反倒表明他从不怀疑神存在的真实性,对神真实存在的信仰从来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坚持自己的清白,宣告说从经历中来看,品德高尚的人和不道德的人同样会受苦也同样会富足;他认为自己的不幸不是源自于他的过错而是由于某些更深层次的、只有上帝知道的原因。约伯也相信上帝知道他的清白,上帝使他受苦必有上帝的美意,他悲叹自己凄惨的状况和惨重的损失,并对朋友们不仅没有安慰他反而指责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四、第三个阶段:言说—信仰的成熟

根据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双声语对话都是由同一问题引发,两种声音一旦进入争辩,便形成对立,对话的一方绝对不可能说服另一方,因而具有未完成性。朋友因说服不了约伯就不再争辩转而保持沉默,只剩约伯一个人言说。约伯的信仰通过苦难的考验完成了从迷失到发展再到成熟的构建。

在约伯最后的总结性言说中(29:1-31:40),再次宣告他的不幸不是源自于他的过错而是由于某些更深层次的、只有上帝知道的原因。约伯回想他以往的好日子(29:1-11);认为那是他敬虔和乐于助人的生活方式的结果(29:12-17)。他谈到他以往的希冀和做法是使那样的好日子一直延续到他死(29:18-25)。约伯对照以前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现今人们对他的藐视(30:1-15),他认识到他现在所处的凄惨处境并认为他对未来所有的希望都已不复存在(30:21-23)。他认为凭上帝的本性上帝不会对他过于残忍,但他现在的状况实在是惨不忍睹(30:24-31):“已经衰败的人如果向他(上帝)哀求,他(上帝)肯定不会伸手毁灭他们”(30:24)。

约伯最后赌咒发誓捍卫他的清白和无辜,他宣告他没有放纵私欲(31:1-4),他所做的事都是正直的,他以仁慈和公义对待所有人(31:5-23)。约伯也再次陈述不论是在内心还是在外面的行为上他也没有伪善(31:24-40),所以“我必向他(上帝)数说我的脚步(所做过的事),必如君王进到他面前。”(31:37)。约伯为自己辩白的最后一章是他最为坚定的宣告,他现在思路清晰、很有条理地寻求上帝对他遭遇不幸的答案。约伯对自己敬畏神,持守纯正有坚定的信心,虽然遭受偌大的苦难,又受到三位朋友无知的论断,他的信心仍然不动摇,反倒更加坚强。他有坚强的信心来面对神的公义,最后甚至以起誓诅咒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纯正。

朋友对信仰的歪曲在于苦难是犯罪的结果。以利法基于经历,认为约伯遭遇不幸是因为做了不道德的事“按我所见(到的事我发现):耕罪孽,种毒害的人,都照样收割(他们自己所种的)”(4:8)。他的推论是:既然约伯在受苦,很显然是因为约伯干了不道德的事。比勒达则基于古训“请你考问前代,追念(那些)他们的列祖所查究的(事)”(8:8),认为原因在于约伯是个伪君子。他也由此推论:既然困苦来临而不去,约伯肯定干了什么不道德的事“你若清洁正直,他(上帝)(现在)必定为你起来(伸冤)”(8:6)。琐法则谴责约伯话太多、态度过于放肆、为人不道德,他总结说约伯所受的苦不及他所应得的:“所以当知道神(所)追讨你(的),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11:6)。这三个人都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苦难是做不道德之事的直接后果,邪恶总会受到惩治;一个人物质的富足或匮乏就显明了这个人品德的高低。他们的总论点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好人一生平安富足;恶人遭遇不幸,只有认罪悔改才能免除祸患。他们没有考虑到上天的祝福和惩戒会超出现世的限制,而错误地认为仅凭今生今世的现象人就能猜透天道、解释天意。他们考虑问题的焦点是事和人。

约伯在不幸面前,他哭泣、他自怜、他申诉、他要与上帝辩论,但他没有像撒旦所希望的那样弃掉神(当面咒诅神,说神的坏话)。在人都弃掉他、不信任他时,他仍然转向神,相信上帝知道他的清白,相信在这一切难解释的现象背后,仍有神;他质疑和丢弃了当时的过于简单的因果报应信条,寻求自己认识上的突破。他信赖仰望的对象仍是上帝。他考虑问题的焦点是神。例如:

(Job 13:15)Though he slay me,yet will I trust in him:but I will maintain mine own ways before him.(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

(Job19:25)For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and that he shall stand at the latter day upon the earth:(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Job23:10)But he knoweth the way that I take:when he hath tried me,I shall come forth as gold.(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

与朋友不同的是,约伯在怀疑中坚定信仰。他认为因果报应信条太过简单,灾祸既会降给不正直的人也会降给正直人。有时不敬上天的人在一生中兴旺发达,而敬天的人却一生缺乏。但这一切都掌握在上帝手中。上帝使恶人兴旺或使义人受苦都有他的更深一层的含义,而非简单的因果报应。既然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遭遇不幸,所以他切切地盼望见到神,向神询问,寻得问题的答案。因此该剧的最后情景是上帝从旋风中给他说话,提升了他的境界和认识。他得到了他所求的。由此可以看到:希伯来文化和以此为基础的基督教文化中对以神为本的神本思想和神的主权的强调远超出对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和因果报应的强调。

五、结语

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了《约伯记》中约伯和三个朋友的对话转换,解析了约伯信仰的构建历程。启示人们在当今物欲膨胀的社会中,要摒弃一切功利主义,不要为了寻求苦难的根源才去信仰,而是依靠信仰去逾越苦难。证实了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苦难与伟大的信仰紧密相连。

[1]左英姿.《约伯记》:与神辩论者的追问[J].名作欣赏,2010,(12).

[2]马荣.人信仰宗教的缘由——透过《约伯记》的隐喻看信仰[J].学理论,2011,(17).

[3]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1988.

[4]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New York:The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1991.

[5]吴珊.《约伯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馆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

猜你喜欢
巴赫金上帝信仰
重新为巴赫金画像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120秒的“上帝”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