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试述“西马”中的卢卡契

2015-03-17 08:20曲妍曲悦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马求同存异马克思主义

曲妍,曲悦

(1.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北京100076)

“求同存异”——试述“西马”中的卢卡契

曲妍1,曲悦2

(1.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北京100076)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卢卡契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历史概念”“伟大的现实主义”等基本文艺理论思想,学界同人已很熟悉。本文另辟一个角度,将卢卡契思想与“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照,归结出个中同异之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为日后学界研究“西马”提供些许理论上的支撑及精神上的助力。

卢卡契;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求同存异;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

1923年,卢卡契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作为“西马”的创始鼻祖,卢卡契始终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在其生前,即有人因他将人道主义同他的现实主义理论相结合,而说他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鼓吹者;有人说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并借此对他进行残酷迫害;在其辞世后,人们又赞扬他,说他是真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笔者认为,卢卡契不仅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更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一、卢卡契思想与“东马”思想本质上的相同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创始人之一,卢卡契的哲学思想、文艺理论思想、美学思想……在本质上均与官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相同之处。根本原因在于,青年时代即在苏联深造的卢卡契较其他西欧思想理论家更早地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等外界未曾公开出版的思想著作,且从其中汲取营养,生成个人新的思想。同时,这些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卢卡契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为其思想理论体系的丰盈、充实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他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创作出更多更具代表性的文论著作提供了根本的思想保障。

(一)突出“中介”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劳动发生说”中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劳动既把人同动物区别开,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又把人、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劳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

无独有偶,卢卡契在其著作《审美特性》一书中同样强调社会劳动及其他“中介”的重要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基础上,他着重强调了人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更是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人的主体性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在此基础上,卢卡契提出了哲学本体论的方法:“以人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为基点,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中揭示出审美发生学的机制。”同时,在追溯人的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卢卡契尤其强调劳动工具作为一种“中介”在形成主体—对象关系中的作用以及语言作为一种中介,使人的直观和表象获得新的规定性和明确性。

值得指出的是,受亚里士多德、弗雷泽尤其是黑格尔等哲学思想家的影响,卢卡契在《审美特性》中突出强调:“在巫术模仿中,其形象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巫术目标所确定的。在内容上,使生活事件可以按照人为的目的进行表现,在形式上这种模仿形象使人感受到的东西不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现实的一种映像。由此,中断了反映对象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感受者知道这个形象的整体并不是现实的,但在细节上却会与自身体验进行比较,从而使这种模仿形象能产生情感激发作用——这即是人的审美产生的现实温床。”[1]可见,在审美形成机制中,巫术模仿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而随着巫术信仰的淡化,人们把这种仪式中的模仿形象仅看作生活的反映,从而使审美从巫术中分化出来。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卢卡契的“审美发生学理论”,与我们东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所介绍的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等强调中介重要性及学说自成体系的推理判断过程上,有着质上的相同。

(二)捍卫“完整的人性”

文学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体,文学与社会、历史、政治、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说过这样一句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从中,我们可以解析出,文学与政治、道德、历史等诸多社会性因素之间联系密切、不可分割。

如,在我国“五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萌芽时期,革命志士李大钊、闻一多等人即在苏联“十月革命”、东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呼吁作家们进行写实性文学的创作。通过“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来拯救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及脆弱的国民性:钱玄同、刘半农在《小说月报》中上演的“双簧戏”,“五四”文学倡导者同“甲寅”派、“学衡”派的论争,文坛巨匠鲁迅对旧文学及封建思想维护者、受害者的“口诛笔伐”等,均说明了文艺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拯救社会、捍卫完整人性的历史使命。文学一方面为自身体裁、内容、形式、风格的发展拓宽道路,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的稳步发展、人类灵魂的净化、人性的完整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卢卡契作为“西马”的奠基人,既受黑格尔等古典哲学思想家的影响,又受马克思、恩格斯等近代大师的熏染,集众人之所长,百花争鸣于一身。但就其所倡导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论内容而言,身为现实主义者的他,对关注人、关注人性、关注人的解放……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这些问题的维护及捍卫,在其头脑中确实占有很大比重。原因在于仅形而上地、康德式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对问题进行具体实践,不将问题进行现实性地分析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者所信奉的“社会实践论”及“唯物史观”的。因为,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对人这一社会性动物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实际事件的实在反映。

卢氏强调性地指出:“对文学来说,头等重要的便是人,人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社会的结构和发展在真正的文学中只有通过人的方式才能被描写出来。”[2]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理由并有资格以鲜活的姿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从中借以进一步展现出人性的丰满、光辉、立体、伟大。文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展现自身艺术形式及艺术技巧的同时肩负起时代与历史所赋予的重任,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要角色,借以塑造并展现出更多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换言之,将文学作品体现出的“艺术观”同时代的“历史观”,作家的“政治观”、文学观相结合,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家、文学家、作家的基本职责与光荣使命、根本任务之所在。

就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受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物化、被机械大生产时代中的机械所束缚的人们而言,资本主义的种种教条、制度、社会关系已将他们“异化”,这些人失去了自然人身上所具有的自由及解放特质。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即是上帝缺乏时代人性被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所侵蚀、人被“异化”的鲜活例证——精神上的空虚、思想上的奴性、意志上的薄弱……均得到了生动展现。故而,卢卡契严肃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强行在自然人身上所造成的“异化”现象,为扬弃这种“异化”,他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要把“人”、“人道主义”等体现人性精神的人本内涵的“艺术的本质”加以切实体现,借以达到减轻抑或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给人所造成的戕害的目的,进而于艺术及生活中捍卫“完整的人性”,体现文学作品的功能性之所在。

二、与“东马”思想上的异之所在

以卢卡契为发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承袭“东马”即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亦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此主义,并就自身所掌握的哲学思想对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代表人物的部分思想进行辩证评判。

首先,卢卡契批评了恩格斯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概念。

卢卡契指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所理解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作为生产过程出现的,也不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形而上的,不具实践意义、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卢氏将恩格斯的这种自然辩证法限定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的现实中,与社会、群体紧密联系,突出强调历史概念、轻视自然观念,此为一异也。

其次,卢卡契思想同列宁观念的对立。

列宁侧重强调思维是大脑的产物,也是外界实在通过大脑的产物,列宁重新采取了“观念影像论”这种古老的比喻。而卢卡契则在其著作《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突出强调历史这一大概念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艺术观”与“历史观”创作相结合这一重要创作理念。卢氏指出列宁的这种“观念影像论”的思维观貌似脱离历史,仅从思维形式的角度去看待认知问题。此为二异也。

最后,卢卡契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根基。

卢卡契用历史湮灭了自然,仅将“东马”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的哲学,忽视了“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一种关于自然的理论。换言之,卢卡契只看到了“自然的历史”一面,而忽略了“历史的自然”一面。他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确定为历史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上的变革是同其历史观上的革命紧密相连的,没有认识到唯物史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此为三异也。

但卢卡契在其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拓展过程中,及时发现了他早期过分强调历史、忽视历史与自然相联系等方面的不足,并在其晚年理论著作《存在的本体论》中克服此缺处并进一步展开新的哲学思想体系。这是对他思想的完善与发展极好的辩证修正。

三、结语

卢卡契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为其后乃至当下“西马”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尽管卢氏的“西马”与“东马”在哲学思想上有一定的相异之处,研读者于研读过程中不免产些疑惑,生些误解,但就其本质而言,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其思想上的相同之处还是大于相异之处的。“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均为我们科学地认知这个世界、打开世界之谜的大门、通向更奥秘的未来提供了精美的锁钥——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解放、和平、自由、发展等奠定了坚实理论及实践基础。

[1]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第四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88.

[2]卢卡契.审美特性·模仿的一般问题[M]//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5.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Analysis on the Lukacs in the'Western Marxism'

Qu Yan,Qu Yue
(1.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6;2.BeiJing Second Middle School YiZhuang School,Beijing,100076)

The founder of'Western Marxism'Lukacs,whose basic literary theory of Marx's theory about literature and art'Historical Concept'、'Great Realism'have been familiar with academic colleagues.From another view,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thoughts of Lukacs and'the Orthodox Marx doctrine thoughts',and conclud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mong them.So on the basis of'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it provides some the critical supports and spiritual assistances to our academic colleagues who focus on the study on'Western Marxism'.

Lukacs;Western Marxism;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Orthodox Marxism

B089.1

A

1671-2862(2015)04-0029-03

2015-09-11

曲妍,女,辽宁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曲悦,女,硕士研究生,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教师,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西马求同存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雷电传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求同存异教学原则的应用
腾讯、阿里系银行“求同存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通缉犯
西马庄
每个男人都要有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