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顶真的理论基础与翻译策略

2015-03-17 00:40许峰
关键词:原文事物

许峰

(中国地质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汉英顶真的范畴

顶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修辞现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汉英语都存在这种修辞现象。顶真广泛地运用于诗歌、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顶真用于说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用于状物叙事,轮廓鲜明,语气连贯;用于抒情写意,亲切感人,音律流畅,格调清新。顶真还可以加强语势,突出语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指出“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陈望道,1997)英语中与顶真对应的修辞手法叫做“anadiplosis”,依据《Wikipedia》的定义,Anadiplosis is the rhetorical repetition of the last word of a preceding clause.The word is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and then used agai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sentence.

作为一种修辞现象,顶真早已存在于中西方和近代文学作品中。

例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对着空中一轮明月,诗仙胸中涌上无限感慨。面对着永恒的自然,痛感人生易逝,岁月无情。顶真在此诗中把李白那种深邃的人生感慨与思索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2:For glances begetogles,oglessighs,sighs wishes,wisheswords,andwordsa letter.(Byron)因瞥视而生秋波,秋波产生叹气,叹气产生愿望,愿望产生话语,话语产生情书一封。

拜伦那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文字的排列巧妙、浪漫情感的抒发,使诗句整齐匀称,语境畅达,语气连贯、婉转和谐,把诗境推向高潮。

从汉英这两种辞格的定义和例子来看,汉语的“顶真”与英语“anadiplosis”是相互契合的修辞手段。顶真为什么能历经千百年不衰,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它具有的哲学、审美和心理基础分不开。然而,在汉英修辞学界,相关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应用。顶真的生成机制鲜有论述。本文从哲学、审美需求和心理基础三方面,探讨顶真形成的理论基础;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指导,分析古典诗词中顶真的翻译策略。

二、顶针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于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都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离开了联系便没有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的原理为人类在总体上和细节上深入把握世界的辩证本性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1997)

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既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通过语言对这种联系进行表述时,为了便于对方理解,有时就采用顶真手法表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衔接和贯通。下面从顶真反映事物间的因果连锁关系和递承关系等两个方面分别论述。

1 顶真能反映事物的因果连锁关系

“在客观事物或现象彼此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其他事物或现象引起的。原因引起他事物或现象产生,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结果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因果关系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部分和环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1997)而顶真在反映事物之间的这种因果连锁关系时,能衔接得很好,环环相扣,促使语句结构严密。

例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五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例3通过顶真手法揭示了:“名不正”会带来“言不顺”,“言不顺”会导致“事不成”;“事不成”会引起“礼乐不兴”;“礼乐不兴”会促使“刑罚不中”;“刑罚不中”会影响到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因果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前因后果的关系昭示分明,顶真的作用功不可没。

例4:The King was bad tempered becausehe was often ill.He was often ill because he ate and drank too much.国王脾气很坏是因为他经常生病,他经常生病是因为他吃喝得太多。

例4通过句子尾首蝉联去说明事理,严密透彻,很清楚阐明“吃喝多”导致“生病”,“生病”引起“脾气坏”。

2 顶真能为事物之间的上承下递紧密联系服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宇宙中的事物既有上升的过程,也有下降的过程;与一些事物的上升路线相对应,另一些事物沿着下降的路线运动、变化。……发展本身是在各种趋势的斗争,在上升和下降的路线交错中实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1997)而事物在上升或下降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当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顶真手法常常充当上承下递的角色,促使语言表达顺畅。

例5: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例5用顶真叙事,可以揭示事物的连续性、阶段性。一扑,一闪,一掀,一躲,把武松打虎的过程描绘的有声有色。

例6:How has expectation darkened intoanxiety—anxietyintodread—and dreadinto despair!(W.Irving)希望如何变为忧虑——忧虑变为恐惧——恐惧变为绝望。

例6句中运用顶真,生动地描绘了“忧虑”,“恐惧”,“绝望”之间的演变过程和一种“连环式”的逻辑关系,上递下接。

(二)审美需求

陈望道先生认为顶真乃是“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陈望道,1997),也突出一个“趣”字。《修辞学发凡》还创立了“语辞魅力”说,认为积极修辞由于充分利用了文字的音、形、义,并同“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便“使语辞呈现出去一种动人的魅力”,其中魅力比较深厚的,即为辞格。顶真的深度“魅力”,主要体现在“上递下接趣味”,即“蝉联的美趣”上,这种美趣在音美(趣)和形美(趣)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1 顶真与音美

顶真所产生的语音美,主要表现在由多层次顶真蝉联直下所产生的音律节奏美趣,用铿锵悦耳、和谐优美的声音,抓住听众。

例7: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沙窗;绿沙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例7既描绘汉元帝送昭君出塞和亲,生离死别的场景,又描写昭君随着番王队伍离去后,汉元帝返回咸阳,眼见景物依旧,但已物是人非,一草一木,均倍添伤感的情景。这是非常整齐而又别致的顶真形式,十个三字顶真分句的连环套用,抑扬顿挫,声调铿锵,蝉衔复沓,敲响了整个语音链上的节奏点群,听上去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历历如贯珠”,将汉元帝的悲怆凄恻,愁思郁结,无可排解抒发得淋漓尽致。

2 顶真与形美

从美学意义上来看,圆形具有美。古希腊人就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我国古代更是受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和浸润:天体至圆,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有不圆。早在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就强调“首尾圆和,条贯统序”。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则认为:“形之浑简完备者,无过于圆。”(钱钟书,1984)顶真正是“圆”的这种抽象美在人们语言艺术上的映现,它符合自然美的一般规律,满足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

例8: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佚名)

例8中的上下联不仅“千古楼”与“千古楼”、“流”与“流”、“人月影”与“人月影”、“印”与“印”相顶接,开头和结尾还通过顶真词“千古”与“人月”分别衔接,使形美得以充分体现;除了字形的反复美之外,还有顶真的衔接美和首尾相连的圆形结构美。

例9:It’s the profit now,not the product.Half the time,we cheatthe foreman,the foreman cheats the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cheats the customers.And the customers are we.(J.B.Priestly:The Future of the English)现在人们的着眼点是利润而不是产品。我们一半时间在欺骗监工,监工欺骗场主,场主欺骗顾客,而顾客正是我们。

例9中作者运用顶真,从“我们欺骗监工”,“监工欺骗场主”,“场主欺骗顾客(即我们)”止,兜了一个圈子,极其醒目地揭示出“我们欺骗我们自己”的结论,既出人意料,又发人深省。

(三)心理基础

按照心理语言学的观点,反复的产生离不开三个因素:一是认知因素,二是心理因素,三是社会因素。(李鑫华,2000)作为反复的一种特殊形式,顶真在实际运用中,上述三因素不是孤立地单独起作用,而往往是与说话者(作者)的主观因素相结合来起作用的。顶真的使用,带有强烈的主体性投射的色彩,表现主要在于强调,通过尾首蝉联,强调说话人对事物或所处境况的认知,宣泄心中特定的心情感受,从而取得说话人预期想获得的特别的修辞效果;而且,顶真的作用还在于推进与深化所要表达的主题。强调和推进是顶真的精髓与价值之所在。

例10: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鲁迅《社戏》)

例10中运用多次顶真,写尽了人们看戏时的那种焦急与渴望的心情,顶真在这里发挥了极强的表达作用。

例11:The oftener seen,the more I lust;The more I lust,the more I smart;The more I smart,the more I trust;The more I trust,the heavier heart;The heavy heartbreeds mine unrest.The absence therefore,I like best.(Barnabe Googe:Out of sight,out of mind)愈是相会频繁,我愈是渴望,我愈是渴望,心情越是烦闷,心情越是烦闷,我更加盼望,我更加盼望,情绪越发阴沉,情绪越发阴沉带来不安,因此,你离开,我最喜欢。

例11是英国诗人巴纳比·古奇赠送给他夫人的戏谑词。诗人运用小句尾首蝉联,环环相扣,打破人之常情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最后却说“你离开,我最喜欢”,将调侃幽默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三美论”关照下的古典诗词中顶真翻译策略

“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倡导的翻译理论。“三美”最早出现于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1976)后来许先生将鲁迅的“三美说”应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上来,提出翻译要尽可能传达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者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兼得,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许渊冲,2006)“三美”的有机结合,正实现了对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等理论的具体化,为翻译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下面具体探索“三美论”关照下的古典诗词中顶真修辞的翻译,旨在抛砖引玉,求方于大家。

(一)意美再现

“三美”之中,意美第一。意美是通过境界来表达的,简而言之,“古诗词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顾正阳,2006)例1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

弗兰克尔译:On her return she sees the Son of Heaven,The Son of Heaven sits in the Splendid Hall.

汪榕培译:Mulan receives an audience from the khan,Who makes a huge grant to the valiant“man”.

例12 中“天子”一词,弗兰克尔译为“Son of Heaven”,汪榕培先生译为khan。据《辞海》解释,可汗,是中国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原意是“神灵”、“上天”,这里的天子就是指可汗。“天”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眼中是heaven,弗兰克尔作为一个西方人,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把“天子”翻译成“Son of Heaven”。“明堂”即古时的殿堂;这里天子坐上殿堂,实际指在殿堂上论功行赏。由于弗兰克尔对中国文化不熟悉,不懂其中的深层含义,所以他只是直译了原文的表层含义。而深谙中国文化的汪榕培先生译为“Who makes a huge grant to the valiant‘man’”,就把原文的深层含义表达了出来,准确实现了原诗意美的再现。

(二)音美再现

“音美”就是最大可能地传达原文的音韵、节奏。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重音韵节律之美,传统的英诗对音韵也有很高的要求。黑格尔曾说:“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或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词藻还重要。”(黑格尔,1981)

例1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林语堂译:Here empty is the country palace,empty like a dream,

In loneliness and quiet the red imperial flowers gleam.

Some white-haired palace chambermaids are chatting,

Chatting about the dead and gone Hsuanchuang regime.

例13原诗以“ong”韵为主,分别是“宫”、“红”和“宗”,分布在第一、二和四句中,即“aaxa”。林语堂先生运用英语中的单词尾韵押韵的方式,即“dream”、“gleam”和“regime”押韵,创造性再现原作的韵律;同时,重复使用了empty,chatting 这两个词,给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感,使译文读起来颇有英诗的节奏之美。

(三)形美再现

形式之美即句子长短和对仗工整之美,有助于表达原作的意境之美,在翻译是应尽可能保留原文形式和结构上的特点。

例14: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微。微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中庸》第二十六章)

理雅格译:Hence to entire sincerity there belongs ceaselessness.Not ceasing,it continues long.Continuing long,it evidences itself.Evidencing itself.it reaches far.Reaching far,it becomes large and substantial.Large and substantial,it becomes high and brilliant.

辜鸿铭译:Thus absolute truth is indestructible.Being indestructible,it is eternal.Being eternal,it is self-existent.Being self-existent,it is infinite.Being infinite.it is vast and deep.Being vast and deep,it is transcendental and intelligent.

例14原文说理透彻,令人信服,论证了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一懦学修身的要求;不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从风格上看,理雅格的顶真辞格译得不是很工整,顶真处“不息”译作“not ceasing”,“久”译作“continuing long”,到“高明”译作“large and substantial”,结构很不一致。而辜鸿铭的译本此处顶真都是being动词加形容词,结构很工整。从意义上看,理雅格是表层上的忠实于原文,而辜鸿铭的则是深层上的忠实于原文。

四、结语

顶真以形式立格,环环相扣,层层顶接,语气贯通,前后脉络清楚,突出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能增强节奏感,表达回环复沓的情感,是一种运用范围较广的修辞方式。对顶真理论基础的揭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它的认识、鉴赏和使用。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高度结晶,顶真的使用,犹于锦上添花。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翻译美学理论,对古典诗词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6,229.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671,1131,1135.

[3]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1.

[4]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03-204.

[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3.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81.

[7]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18.

[8]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8.

猜你喜欢
原文事物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联想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