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霞,杨 蓓,于磊峰,于凤枝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临颍 462600)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崔培霞,杨 蓓,于磊峰,于凤枝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临颍 462600)
目的 评价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IGT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50mg口服,3次/d。连续治疗2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餐后2h胰岛素(2hINS)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IGT患者血糖水平,且对CRP及血脂水平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阿卡波糖;糖耐量减低;血清CRP;血脂;影响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评价和慢性并发症防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对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的糖耐量减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现已公认,IGT是葡萄糖耐量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若在此阶段即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则IGT患者有机会逆转为正常糖耐量;反之则将大部分转变为2型糖尿病[1]。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异常参与了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二者水平在IGT患者中存在普遍异常[2]。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卡波糖对IGT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IGT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IGT诊断标准[3],空腹血糖(FBG)<7.0mmol/L,服糖后2h血糖(2hPG)为7.8~11.1mmol/L;既往无糖尿病、内分泌障碍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能配合执行治疗计划,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1、2型糖尿病者,甲状腺疾病、胰腺疾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近期外科手术史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及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肿瘤者,妊娠或哺乳期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2组:干预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27~75(45.6±8.4)岁;BMI21.6~26.3(24.2±1.4)kg/m2;文化水平小学9例,初中11例,高中及以上29例。对照组49例,男35例,女14例;年龄31~72(46.2±7.8)岁;BMI21.2~26.7(24.4±1.3)kg/m2;文化水平小学6例,初中10例,高中及以上3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及文化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的防治原则试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肥胖者尽力使自身体质量减轻到正常范围,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积极控制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发生,避免糖代谢进一步恶化。定期复查血糖或做糖耐量试验,以便能够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变化。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02)50mg,每次用餐时服用,3次/d。2组均连续干预24周后评价各项指标。
1.3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治疗前、治疗24周时采集静脉血测定FBG、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②血脂水平:治疗前、治疗24周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③血清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治疗24周时血清CR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FBG、2hPG、FINS、2hINS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干预组FBG、2hPG、FINS及HbA1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血脂及血清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间TC、TG、LDL-C、HDL-C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干预组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CRP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目前普遍认为IGT是界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非均质性的、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一种特殊代谢状态,是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危险阶段。与血糖正常者比较,IGT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4]。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一致,饮食、体力活动、肥胖及生活方式等同样也成为IGT的诱发因素。此外,反映胰岛素抵抗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及反映β细胞功能障碍的餐后胰岛素早期反应降低以及前胰岛素增高等,均预示IGT转变为2型糖尿病[5]。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已知1型与2型糖尿病出现血脂和脂蛋白异常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是代谢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期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6]。临床认为高LDL-C及高TG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WHO已对糖尿病患者提出以下建议:在糖尿病患者中,调脂治疗首先应使LDL-C降低至2.9mmo/L以下,其次使HDL-C上升至1.16mmol/L以上,TG降低至2.3mmol/L以下[7]。在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人群中,调脂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LDL-C。由于IGT与2型糖尿病有着一致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血脂代谢异常是其病理发展的重要参与因素,因此调整血脂异常对纠正糖耐量异常、减缓甚至逆转IGT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研究证实,机体的炎症反应与原发或继发性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相关性[8]。而炎症反应主要通过一系列炎症递质的介导来实现,其中包括前列腺素(PG)、CRP、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而与糖代谢异常相关的炎症递质主要为CRP、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会随着它们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发病因素。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之一,短期或长期的炎症反应可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9]。炎症导致糖代谢异常可能存在的机制:通过经典受体介导机制激活c-Jun氨基端激酶(JNK)及IkappaB激酶(IKK)β旁路——JNK旁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抑制正常信号通过,导致大量炎症递质目标基因表达,造成胰岛素抵抗;炎症对胰岛素分泌无影响,但可通过炎症因子影响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造成影响;可刺激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及反调节激素如胰岛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造成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10]。
由此可知,尽管诱发IGT的因素多种多样,如遗传因素、年龄、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性别等,但血脂代谢异常及机体炎症水平是诱发IGT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对IGT实施早期干预治疗时,除了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干预外,还应注重血脂代谢调节及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可以预见对上述两方面因素的改变有利于改善机体血糖代谢,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率。
阿卡波糖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口服进入肠道后,可与α-糖苷酶相结合,竞争性和可逆性抑制小肠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并延长碳水化合物吸收,使其分解延长至整个小肠区域,从而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拉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昼夜曲线,发挥其降低餐后血糖、FBG及HbA1c水平的作用[11]。经临床验证,阿卡波糖可使55%已服磺酰脲类药物或60%已服双胍类药物者HbA1c降低7%或至少下降1%,可见该药物对糖尿病患者适应性较广,且联合用药协同性较佳[12]。关于阿卡波糖对机体炎症递质水平、血脂代谢的影响文献较少报道,本研究结果证实,阿卡波糖可改善IGT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而这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脂代谢异常有明显作用;此外,阿卡波糖不仅可改善血脂代谢异常,还有助于改善机体继发性炎症反应,降低CRP水平,发挥抗氧化作用[13]。已知机体炎症反应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具有双向作用性,即炎症反应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而后者同时也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阿卡波糖对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相关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发挥调节血管张力、抗凝血、抗血栓、降低血管通透性等多重作用,而这些连锁反应对调节血管炎症反应、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CRP有重要作用[14]。此外,阿卡波糖的调节血脂作用独立于所取得的改善血糖作用,但随着血糖水平的改善,其调节血脂作用也呈现线性增长[15]。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血糖代谢指标FBG、2hPG、FINS、2hINS及HbA1c改善程度与其血脂代谢指标TC、TG、LDL-C、HDL-C及CRP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即血糖代谢水平改善越明显,血脂代谢及CRP水平改善越明显,反之亦然。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水平及血清CRP水平并无明显差异,显示单纯给予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性干预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代谢,降低FBG及2hPG水平,但并不能对血脂及机体炎症水平起到明显改善作用。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干预方式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更有利于机体血脂及炎症递质水平的改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缓解胰岛素抵抗,减少无效胰岛素分泌。
综上,阿卡波糖可有效改善IGT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可降低血清CRP及调节血脂代谢,这对IGT患者预防进展成为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但阿卡波糖改善IGT患者血清CRP及血脂代谢异常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CRP、血脂代谢及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也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 廖春梅,马薇. 网膜素-1在不同糖耐量水平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J]. 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542-545
[2] 王秀荣. 妊娠期糖耐量试验以及糖耐量异常对母婴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873-2875
[3] 朱朝阳. 糖尿病防治指南[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6-48
[4] 陈永清. 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87-189
[5]AminiM,HorriN,ZareM,etal.Peoplewithimpairedglucosetoleranceandimpafedfastingglucosearesimilarlysusceptibletocardiovasculardisease:astudyinfirst-degreerelativesoftype2diabeticpatients[J].AnnNutrMetab,2010,56(4):267-272
[6] 虞莉娜,顾水明,缪培智,等. 阿卡波糖对IGT患者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3-36
[7] 侯金超,王发亮,薄爱华.C-反应蛋白和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23):3631-3633
[8] 邢延芳,李慧,谷秀娟. 血浆Hcy、FA、VB12水平在冠心病及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5):527-529
[9] 王娓娓,张红苗,张雯,等. 阿卡波糖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67-669
[10] 王晓红,张桂平,屈秀会. 50g糖筛查异常而糖耐量正常孕妇血糖变化与妊娠结局关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2):4095-4096
[11] 陈红英.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80-81
[12] 王丽,周腊梅. 两种不同剂型的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最小成本分析[J]. 药品评价,2014,15(1):32-35
[13] 宋燕庆.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糖尿病天地:临床,2013,7(12):556-558
[14] 邵蔚,杜宁迁.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和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14-16
[15] 潘燕. 门冬胰岛素30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84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92-9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07.030
R587.1
B
1008-8849(2015)07-0759-03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