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海微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交流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后一个重要的反思内容。
关键词:课堂设计;课堂效果;教学过程 四月初,由于教研室要来我校调研,我被指定上一堂数学课。根据自身的课时安排我决定上“成正反比例量的比较与判断”。本课虽是一堂复习课,但也有重点,那就是理解成正反比例量的特征及相关联的三个量中,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条件。为了上好这堂课,课前我进行了一些查阅,经过对他人教案的比较,再结合参考教参和教材内容,最终我选择了我认为合理的教案,并进行了教学。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上课的老师都集中在第一、二节课,所以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此前也未进行试教,只是有一段时间的“纸上谈兵”。
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片段:
师: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分别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还能判断这两种量是成哪种关系的量。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来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判断。)
1.师:你们有兴趣接受我的挑战吗?
生:有。(大声回答)
师:那就来观表回答问题吧。(出示表格)
问题:两张表格中:(1)分别有哪两种量?(2)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变化规律怎样?(3)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何种比例?说明理由。
生1:表1中有总价和数量这两种量。
……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回忆知识点。回答这个问题时,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
2.师:这两张表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思考了两分钟,终于有一个回答了)
生1:联系:表格中的两种量是相关联的,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
(其实这也是一种联系,只不过他是笼统而言。但是我想这与我要的答案不符,于是我引导了这样一句话)
师:就这两张表而言,分别有哪些量?
生1:表1有总价和数量,表2有单价和数量。
师:所以这两张表格的联系都是反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那么区别就是?(此时学生才反应过来,举手发言了)
生1:表1中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板书)
生2:表2中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板书)
师:那么在这三种量中除了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外,还有其他关系?
生:数量一定,总价与单价成正比例关系。(板书)
(一起归纳:在总价、单价和数量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怎样的比例关系?条件是什么?)
3.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完成第一个教学重点,但是我却没有进行巩固练习。因为到这时间已过15分钟,这让我有点紧张了,所以我通过以上两个实例来引入归纳)
师:结合上面两个例子,比较—下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试试看,与你的同桌合作讨论完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是学生好像没有反应。两分钟后,我着急了。)
师:能回答了吗?(没反应)
师:你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挂出了事先准备的小黑板)来填写啊。
(有几个开始有动作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师:你们可以回忆它们的意义……(还没等我说完,学生都开始做了)
……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课堂效果还不是很好。把重点放在了复习归纳整理上,而且内容冗长,以至于缺少练习的时间,使得整个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效率不能体现。其实我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沉闷和压抑的。经过指点,我重新在别的班安排了这个内容的教学,去掉了前面的复杂的练习导入,而且以简单的判断来复习导出主题:如何比较判断正、反比例,说一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虽然也花了10分钟左右,但接下来就直接以教科书的试一试进行练习巩固,并引出在相关联的三种量中,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条件,即什么量一定时,另两种量成正比例;什么量一定时,另两种量成反比例。这样一来,我感觉自己上课轻松多了,学生也活跃多了,比原来的课堂气氛有了明显的好转。
再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对于学生的答题要求过高。尤其是在正、反比例的判断时,要求学生有一个明确的逻辑思维过程,即课堂小结中判断的三步。我想我忽略了我的学生——教学的主体。其实,在此前的新课教学中,我已经要求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过程,那么这节课我就没必要那么啰嗦了,只要学生能判断就行了。
我想回顾整理已学知识,是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能条理清晰地掌握知识,并在基础知识上深化完善。但更多地把时间花在练习上,教师应该从练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当然,不同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学生在不同的知识上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学生的问题不可能在一节数学课里解决,更不能单靠老师解决。所以,在这时学生自己交流、讨论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他们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张慧芳.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陇东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