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曾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做的演讲,我们在体会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的学识、人品,以及他具有的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时,不妨去仔细体味一下其朴素的语言中传达出的真挚情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用文言文写的一篇演说辞,作者用文言的笔法真诚地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情感,简洁凝练,古朴典雅。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别具一格,很好地展现了文言文文字精练、优美、微言大义的优点,体现了作者对文言语言运用的熟稔。
一、力避生僻词语,以常用字入文,文词简约
统观全篇,虽然运用了文言词汇,但文字上没有运用让人难解费解之词,以常用字入文,文词简约,平凡而没有刁难的痕迹,很好地体现了演讲辞的平易朴实、易懂易记的特点。因为演讲辞是用口头来表达的,听众一听即过,如果文辞生疏晦涩,必然影响听众听的效果。
二、词汇丰富,尤其是四字句杂陈其中,典雅而有风度
文章在表达过程中,大量使用成语以及类同于成语的四字句,使得文章用语紧凑,典雅而有风度。文章使用四字句共计有六十多处,每处使用非但不显矫揉造作,反而通俗自然且有力,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例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肩此重任,责无旁贷”等等。
三、句子长短不一,错落有致
作为一篇1500多字的文章,篇幅不算太长,然而在句式的使用上,却综合运用了多种句式,从三字句到十四字句,应有尽有,句子长短相杂,整散并用,语言跌宕极富回环美。长者十三四字,如:“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短者仅三四字,如:“或三年,或四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句式的使用变化随着作者感情的起伏而随意展开,运用自如。
四、口语化浓,明快易懂、听众容易接受
演讲是要面对观众,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这就使演讲的语言必然受到限制。全文虽然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许多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但是文章带着许多口语成份,听众并不觉得晦涩,从开篇到结尾,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是每个词语均从作者口中娓娓道来,看似信手拈来,却很精当,将演讲者的情感很好地倾泻了出来。
有些口语富有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严肃中有体帖,可谓语重心长。例如:“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五、对称句的使用,整齐有韵味
文章作为文言文演讲辞,使用了很多对称句,句式整齐,音调和谐,同时又用极简洁的文字,表达极丰富的内容,使文章精练简洁,显示了作者锤炼语言的能力。如:“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 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作者用朴实的词汇,流畅的文字,娴熟的语言,将心中对青年学子寄予的厚望,真诚地表达了出来,使这篇演讲辞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