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虎原
传统,《现代汉语词典》注明:用作形容词的时候,指“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的”属性。用传统来修饰教育、教学、课堂就组成“传统教育”“传统教学”“传统课堂”这些偏正短语,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形成的可供后人学习借鉴的方法经验。从字面上讲,既然已被历史“相沿”到今天,说明值得继承与发扬,丝毫没有贬低、排斥或唾弃的意思。
可有不少人,硬是要给“传统教育”“传统教学”“传统课堂”抹黑,强加一些本不属于它们的含义。且看几个例句:
【例1】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仍然充斥着今天的课堂,直接导致用教师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维,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自信心下降、丧失学习责任感的直接原因。
【例2】 传统教育的作业绝大部分情况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因为它是对旧知识的重复和机械训练,带有检测性的目的……是同类练习题或复习题的堆砌。
【例3】针对传统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忽视学生互助合作的呆板做法,高效课堂注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例4】积极构建“优质、高效、轻负”的新型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应试化、程式化、功利化,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弊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5】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只不过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开发这种能力,甚至不承认这种能力罢了。
不难看出,在这些老师眼里,一切不好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能网罗到传统里,什么应试教育、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满堂灌、题海战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仔细分析,类似偏激的言论都出自近些年来所谓“课改”与“改课”者之口。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中的部分人有一种“玩翘翘板”的心理:当陈述自己的行为、做法、理论、观点,担心没有说服力或站不住脚时,就先来否定别人的行为、做法、理论、观点,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为了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常理的教育教学研究,必须澄清以下几个概念:
不能把当代教育乱象混淆为传统教育
要给传统教育正本清源,首先要在时间上划分一下:在我国历史分期上,19世纪中叶以前为古代;从19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之间为近代;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目前所处的时期为当代。既然是“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的”才能称为“传统”,那么新中国成立60年来,也就两三代人,与中华5000多年这位历史“老人”相比,仅仅是个“婴幼儿”,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界的是是非非,无论如何不具备“传统”的资格。
新中国诞生以后,政府兴办教育的思路始终是大众化的普及目标,村村办学校、半耕半读、农民夜校、早午晚班、“普及初等(五年)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力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前列奔跑,“一夜间富裕”的急剧性,导致大众教育心态失衡:“一切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知识改变命运”等等,好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于是出现了目前素质教育如雷贯耳,应试教育实实在在的尴尬局面。“考分是硬道理”倒逼出许许多多不遵循教育规律的乱象,比如,幼儿教育小学化、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假期补习文化课、给孩子请家教、过分重视考试科目、教师争分夺秒地灌输、无休止的强化训练、学生熬夜做作业……
仔细想想,类似的教育行为怎么能冠以“传统”呢?
传统教育经典言论与当前课改思想的契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此,我们要仔细推敲揣摩《纲要》用词的谨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是坚决不允许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不是时时事事处处都必须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说“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现状”,没说是“传统”。《纲要》中的这些说法既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又是历代教育先哲的谆谆告诫。
【例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代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读书必须用心思考,以积极的态度与质疑的精神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能生吞活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以及榜样示范的作用。
【例2】韩愈(768~824),唐代教育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论述了教师不是万能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师生关系、只有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超过老师,知识才能拓展、科技才能创新,社会才能进步。
【例3】朱熹(1130~1200),宋代教育家。他曾对弟子说:“书由你去读,道理由你自去究,某只是做得个引路人,做得个证明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多么语重心长啊!娓娓叙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的辩证关系,和当今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如出一辙。
【例4】王守仁(1472~1528),明代教育家。“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恶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就是讲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吗?不就是讲减轻课业负担、避免厌学吗?不就是讲要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吗?
【例5】陶行知(1891~1948),现代教育家。他在70年前就指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主张,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为创造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以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家们的思想和观点,堪称“传统”,可这些都是当前极力推崇与实践的,大江南北诸多的“课改”与“改课”者,有谁的教学行为与思想理论超越了他们?
大家是如何看待传统教育的?
要评判一个教育观点或理论,必须衡量它在过去和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装满水的瓶子带在身上悄无声息、稳稳当当;如果带半瓶水,既“哗啦——哗啦”响个不停,又晃来晃去不稳定。我们一些所谓搞教学改革的老师应该琢磨琢磨这个比喻。自己从古今中外教育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汲取了多少营养,活化成适合教育教学的行为又有多少,似乎不以为然,却成天翻新名词,今天一个“模式”明天一个“模式”,方法满天飞,表述的语句像绕口令。比如“10+35”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凝·探·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为了粉饰这些“模式”,硬要把某些违规的教育行为说成“传统”,渲染自己从课上到课下无处不时尚、无处不改革、无处不反传统——这有悖于公理,也不符合推理。
请看专家们的视点:
【例1】自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字,我们就有了“汉文”教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重视读书是中国人的传统……(《谁最了解“汉字”的教学规律》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朋朋)
【例2】怎样在学习汉字和传承汉字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地语文教学呢?我们主张“学文言、用白话”……就是在学习文言文、古诗词和传统汉字中,掌握汉字的规律和汉字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中文不等于白话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戴汝潜)
【例3】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把目光投向西方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传统教育的精髓和灵魂,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伦理价值传承下去。(《高考英语缩水,是对母语重新认识》安徽省东至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章中林)
【例4】精读,这是最原始、最传统、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读、背、抄、默、复述过程中,走进文本,走近先哲,使其言如出吾口,使其意如出吾心,从而积累素材,变化气质。(《“人”是怎么不见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
【例5】“背”,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一篇文章,背熟以后,它的语汇、句子就可以化作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倾泻于笔端,流淌于口头。(《丁培忠眼中的语文学科特点》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董稚)
这些专家、学者或老师,才算真正触及到传统教育、传统教学或传统文化的领域,在他们眼里,“传统”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最有效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教学方法。“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制定于1934年的校训,不仅简洁明了、含义深刻,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厚重,80年来未曾动过一个字,凭着这种执着的办学精神培养出两任共和国总理,这样的传统难道不值得赞赏吗!目前,全世界的孔子学院达到280多所,还有270多个孔子课堂,不也说明五大洲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吗!
笔者奉劝: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作者,在标榜自己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诋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