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B-0060-01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生本理念成了一种趋势,得到了普及。在该理念下教师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基础
生本理念的模式并不是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而是在该理念的引导下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将学生当作英语教学的主体,引导其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素材的理解与感知。
二、生本理念下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汉语和英语所属的语系不同,民族风情、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存在区别。因此生本理念下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人文因素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二)有助于运用英语沟通交流
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基础英语的主要目的,教师应使学生对基本语言技能有所掌握,有能力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交流内容和语言表达行为。只有学生的文化知识相当丰富,才能避免“中国式英语”出现于交际过程中。
(三)有机结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学习
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语言,文化渗透有助于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内涵有所了解,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例如讲解如何使用星期和月份时,教师提问“What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在我国文化中每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一,大部分学生会答“It's Monday.”只有进行文化渗透,向学生讲解西方文化,他们才会了解英语国家中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也是耶稣复活之日。
三、生本理念下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向学生讲解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文化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包含许多内容,重要载体就是语言,能够传播文化。各种语言的区别在本质上来说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例如,“龙”在我国文化中代表着富贵、权威,古代更是代表了高贵的帝王。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令人不舒服的人与邪恶的代表。西方人对个人隐私空间比较重视,会反感他人询问自己的婚姻情况和年龄,觉得这些事别人没必要知道,否则是对隐私的侵犯,也不会提问别人这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中国人询问西方人“How old are you?”“Have you eaten yet?”等问题,他们通常不能理解这样问的意思,甚至会感觉受到羞辱,在情感上被伤害。因此将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为今后培养其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二)通过各种资源让学生从感性方面认识英语文化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依据定期组织观看与文化内涵相关的英语原声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掌握英语表达中那些十分地道、典型的句子。例如,《走遍美国》就是能充分展现美国的文化、社会和风土人情的学习素材,其中有许多人们日常生活的片段,包含了节日、宴席、结婚和恋爱等许多方面,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氛围有充分的了解,通过“I gotta go.”“Who's got that”“I'm not done doing that.”等能够看到地道的西方生活。另外,也可以将《呼啸山庄》《红与黑》等世界文学名著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视野,使其对西方文化的感性认识得以提升。
(三)将文化渗透应用在英语课堂中
首先,教材中有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单词,它们是文化信息的代表。例如,英语中的“dog”并不是都要译成“狗”,如 lucky dog (幸运的人)、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其次,听力材料也有丰富的内容,当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时就难以理解部分内容,教师应将涉及到的典故及时讲给学生,丰富其文化内涵。
最后,要将文化渗透于语法教学中,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文化背景不同,教师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形式上是特殊疑问句,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表达英美人引起话题的常见方式罢了。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英语教师在生本理念下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但是我国学生在生活中与英语接触较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言障碍,害怕嘲笑、不敢张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将与英语相关的文化向学生们讲解,使其逐渐了解英语文化,养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主动学习能力,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巍炜.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0).
[2]江晓华.新课程标准下外语文化导入的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5).
[3]袁德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J].基础教育研究,2011,(9).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