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党建工作模式研究

2015-03-16 18:03金晶刘芹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党建工作

金晶 刘芹

摘 要: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成才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個共同课题,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共存,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党员意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论述了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以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完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构建“金字塔型”多梯次渐进式党员培养体系。对当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党员培养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自励三个层次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国传统文化;党建工作;中英国际学院

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上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始于1989年,截止到2014年7月,我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有1979个,比1995年的70多个增加了27.2倍。[1]然而随着办学数量的迅猛增长,由于西方文化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不同,开始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其中,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内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建工作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这就必须科学构建和实施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2]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以下简称中英国际学院)发挥自身特色,引进和整合社会资源,尝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日常活动,向不同阶段的学生转播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的思想发展,不仅做到流程上入党,更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1、文化冲击,降低大学生入党积极性

全英语教学是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之一,这种教育模式的引进,固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沟通适应能力,符合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把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夹杂进来。大学生普遍正处于心理及生理的告诉成长期,可塑性极强,非常容易接受西方新文化思想,并容易将其内化为自身文化。这使得中国文化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一味奉行和崇尚西方文化,而忽略了中国固有文化和传统,直接导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就读的大学生无志入党,没有肩负起未来国家命运兴衰的责任感,这违背了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培养的初衷。

2、模式差异,增加大学生组织发展难度

在中英国际学院,学生根据专业设置可自行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其中“2+2”,“3+1”模式的占总人数的80%,即学生在国内大学完成前两年或三年的学业,后两年或一年在国外大学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然而,大学生党员发展有着严格的流程,一般要经过一级、二级党校的学习后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进入三级党校学习,考察合格者正式推荐为预备党员,经过一年的观察期后经组织讨论正式转正。但是只有极少部分优秀的在高中已经成为预备党员的同学才能在大一成为正式党员,否则要想发展成预备党员最早也要到大二,然而此时就要面临今后转正问题,因为如果学生选择的培养模式是“2+2”,那他大三大四两个学期都将在国外,无法按要求参加组织活动,定期转正也较为困难。既定制度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展党建工作较难开展的原因之一,只有因地制宜,建立海外党支部,利用网络等技术手段参与支部大会或转正大会等组织发展必要流程,但这就对党员的自觉性有很高的要求。

3、目标不一,形成大学生功利入党观念

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学生普遍以出国或进入外企工作为主要目标,所以大多数同学仅仅关注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而对于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十分不重视,这使得学院开展党建思想教育工作较为困难,学生只是从功利的角度去判断自己是否要入党,这也与我党的事业初衷相背离。如何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让入党成为他们不断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动力,形成内在的自我激励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普遍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金字塔型”多梯次渐进式党员培养模式应用

基于上述原因,中英国际学院尝试构建“金字塔型”多梯次渐进式党员培养模式(见下图),为在合作办学机构中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开拓一条道路。

1、全体学生——文化认知

“跨文化交流”是目前出现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频率较高的词汇,交流的第一步是要认知,只有熟识自己的历史文化才能与他人交流。学院在大一新生入校后第一周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加入校史教育,结合中英国际学院所处上海市中心复兴路校区的百年历史变迁了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历史,增强学生爱校荣誉感。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面向全院师生定期开展例如复兴音韵,复兴雅韵,复兴书香等一系列人文项目。在学院会展周期间举办世界文化展(Culture Expo),鼓励国际生展现本国文化。加强对学生组织骨干的培养,提出奖学金、院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激励计划,并将其纳入综合附加分体系,综合附加分达标并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则纳入学院精英培养体系,体现与人工作的导向性。

2、精英学生——文化自信

通过第一阶段对全体同学开展的文化活动,逐步让学生内心对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更加了解,发现自身优点,不在国际文化的冲击下迷失方向。发自内心地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其中魅力。学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礼仪课程、创办“百家讲坛”等系列讲座活动,兼顾中西方文化特点,达到兼容并包、中西合璧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肩负起向世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最终通过中西方文化平等的交流,达到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传播贡献力量。

3、学生党员——文化自励

在精英学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通过文化自励带来的这份信心转化成内心的自我激励,让自己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惯性,坚定内心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使命感。这样,即使精英学生远在异国他乡,他们中的优秀份子也有可能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继而成立海外党支部,定期过组织生活。

三、以传统文化为育人手段,科学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

我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部没有间断的文明史,经过千古的历史沉淀,千万人集体智慧的加工,锤炼出无与伦比的文化财富,值得被世界人民学习与传承。[3]用文化来满足大学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激发出大学生内心对于祖国的自豪感,端正入党动机,夯实基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中国精神、国际视野、全球眼光和跨文化融会贯通能力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耿卫华,阚先学.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

[2]夏江雯,陈荣武,陈俊傲.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J].党团建设,2011(5).

[3]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党建工作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浅析基层党建工作对供电企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