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慧琳[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江苏 苏州 212013]
作 者:常慧琳,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韦庄出生于唐末,政治上经历了黄巢叛乱与混战,生活中遭受了科举不顺与人事离丧。故刘勰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①,韦庄词因此“情深语秀”②而蕴藉至深。
韦庄作品中出现大量悼亡之作,所悼之人为其妾杨氏,涉及七言、五言诗与词作,可见确有真人真事。杨《古今词话》云:
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遂羁留之。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庄夺去。庄追念悒怏,作《小重山》及《空相忆》……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姬后闻之,遂不食而卒。③
那么宠姬又为何人呢?韦庄史无其传,翻遍其他资料也语焉不详,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窥见,此绝代佳人是其妾杨氏。聂安福先生在注《灵席》中指出多首悼亡诗均为悼亡杨氏琴弦之作,“知杨氏死时年仅十八,盖杨氏约十二岁始为庄之侍婢,庄及第后放良并纳为妾,时杨氏约十五六岁”⑧。此说与作品中描述最为契合。
韦庄悼亡之作大抵有如下特点:其一,跨越时空、沟通死生的内容表达。《女冠子》二首写别离梦中场景,斯人“魂已断”,于是思极入梦,与斯人梦中相见。“分明”二字记忆甚真,梦中尚见“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是心有不甘,末句“觉来知是梦”,“将梦点明,凝重而沉痛”⑨,是一夜哀思,泪沾角枕而留下证据,证明曾有一夜好梦,证明醒后不胜悲戚。其二,睹物思人的抒情方式与特殊意象的符号化。《绿衣》中亡妻遗物“绿衣”,《葛生》中内室寝具“角枕”“锦衾”,开创了后世悼亡诗睹物思人的抒情方式。韦氏几乎所有的悼亡诗均把亡者遗物作为抒情发端,把入室所见作为情感兴起。如“开箧每寻遗旧物”(《独吟》),思念倾泻而出,如潮如雨,滚滚而来,连绵不绝。“角枕”“锦衾”与“绿衣”不同,是床笫之物,表示着夫妻间的亲密之情。韦庄选择的“琵琶”这个意象,从杨氏名“琴弦”可见杨氏善属琴,从杨的穿凿附会中也能窥见韦庄之宠姬工词,而词从音乐中来,与音乐密不可分,如“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悼杨氏妓琴弦》),韦庄从其遗物中似乎能听到往昔佳人犹在,作金石音。《谒金门》中也道“:闲抱琵琶寻旧曲”,亦盖追思亡者。其三,对比与白描的写作手法。白描作为诗歌初级阶段的自发手段曾被大量运用,而魏晋以降,诗歌进入自觉阶段并以“缘情而绮靡”为审美,实际创作中也表现出“稍入轻绮”(《文心雕龙·明诗》)的诗风之后,白描手法在悼亡诗中的运用远远高于其他诗别。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缓缓叙述夫妻间的琐屑点滴,其情更深,其事更真。《悔恨》中,韦庄描述了四件生活琐事:一是听闻韦庄及第,杨氏同喜;二是谈及自己婚嫁,杨氏流泪;三是因妒而眉头紧锁;四是遇愁而首如蓬飞。这四件小事勾画出了一个生动的杨氏形象,而非停留在辞藻中的娥美人,从中更可见诗人的深情与长情,深情在于对杨氏的包容。古代女子作为附属品,而且作为一个侍婢,主人家与之谈及婚嫁,杨氏居然能明确表示出不愿意之情。妾室因妒而锁眉更是“任性”的行为,足见韦庄对其的爱护。而在注重妇容的社会背景下“,不梳头”的率真自然足见韦庄的包容与放任。深情更是基于长情之上的。杨氏逝去后多年,韦庄在写悼亡诗时仍对与之共度的六七载生活场景历历在目,足见长情。其悼亡作品之多,类型之广亦可见之。
唐末中原板荡,天下割据。在战争面前,人事易谢。韦庄的悼亡诗,因此事真情深,其作品自然蒙上了感伤色彩。
人事代谢、乱世飘零或许可以成就一名诗人的广度,但不足以支撑一名士人的深度。韦庄的感伤还在于其的故国之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菩萨蛮》四章,故国之思”⑩,吴梅在《词学通论》亦作此评价。历代评论,大抵如此。而韦庄作为一个身仕伪朝而史无其传的文人,其故国之思真的仅仅是对唐朝的追思吗?
韦氏是唐五姓之一,唐时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极言门第之高。韦氏是个百年望族,《隋书·韦世康传》云:“韦氏自居京兆,代有人物。世康昆季,徐庆所钟,或入处礼闺,或出总方岳,朱轮接轮,族筛成阴。在周及隋,勋庸并茂,盛矣。”[11]韦氏自前朝便兴盛,而入唐后,出宰相十六人,皇后二人,王妃三人,驸马八人,[12]可见,韦氏家族在血统政治上都与李唐息息相关。这样的血缘与政治传统增加了韦庄的政治责任感与共荣感。
而韦庄,正是京兆杜陵人。其世系有两种说法:一是上文所引《新五代史》中提到的韦庄是见素之孙。持此类观点的还有《资治通鉴》、宋人张唐英等。而夏承焘先生根据《新唐书》卷四《宰相世系表》考证:庄属逍遥公房,盖韦应物四世孙。[13]但不管怎样,韦庄确实是显贵之后。这样的家族给予了韦庄精神上的高贵优游。在一连串的人事离丧、裂国割据中,韦庄写下《梦入关》《遣兴》《江外思乡》《江行西望》《闻春鸟》等作,追忆长安。
《菩萨蛮》五首是联章体,其情感是统一而递进的。其一是早日还家,其二是待老还乡,其三是白头不归,其四是人生几何,其五是老死他乡。此五首借托江南,实言长安。《菩萨蛮》其一中有云:“劝我早还家”,张惠言《词选》卷一云:“此词盖留蜀后寄意之作,一章言奉使之志,本欲速归”[14],此为离别之始也。其二为名篇,历代传诵。张惠言认为“江南即指蜀”[15],陈廷焯也指出“讳蜀为江南”[16]。“垆边”借指卓文君做当垆女,实蜀地也。首句言“人人”,暗排自己,“游人”更是界定了自己的身份,江山虽好,信非吾土。“只合”二字可以理解为“该”,江南如此曼妙,游人当老于此。但联系其他四首,“只合”应是“只得”意,“盖唐末中原鼎沸,韦以避乱入蜀”[17],游人唯有羁带江南,待老还乡。《菩萨蛮》其三,情感上已经开始转变了。从其二的待老还乡,到“白头誓不归”,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指出“决绝语,正是凄楚语”[18]。当是时,唐既已亡,韦庄得王建重用,后直至宰相。其二中的“江南好”是“人人尽说”的,如今的“江南乐”是自己忆的,盖韦庄感王建知遇。而极言江南之乐,让人不忍想中原之苦。末句语意决绝,情在深处。白头不归,是无法归去。一是中原板荡,无路归去;二是王建深恩,无由归去;三是李唐已亡,无国归去;四是由唐入蜀,无法归去。因着这样的思绪,《菩萨蛮》其四情卷一中云:“端己感爆发。至此篇,长留蜀地已成定势,不用再去想归去之事,只能付诸金杯满,呵呵笑寂寥。“人生能几何”将一生的苦闷喷涌而出,到嘴边却无言可吐,只道几何。《菩萨蛮》其五中首句“洛阳才子他乡老”使人戚戚然。此首写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韦庄在成都烷花溪畔寻得杜甫草堂旧址并结茅而居之后,‘洛阳才子’当指杜甫”[19]。他们俱是高门之后,却飘零蜀地,终老于斯,两人在心境上实有相同之意。结合杜甫其人其事,末句“忆君君不知”直指故国之思。
韦庄《菩萨蛮》组词寓寄了其入蜀后广为诟病却行至顶峰的人生历程,思及其人其事,韦庄在诗词中不可能、也不应该表达出明确的对唐王朝的故国之思,而是以故国为寄托的长安之思。长安,不仅仅是人事代谢中的绵长乡愁,更是一个大展才华的政治依靠,是一个不曾放弃的政治理想。
上文中言及韦庄家世,如此家族中成长的韦庄似乎应当奉君守节,唐亡后就此不仕,但事实却相反。因此首先要考察韦庄为什么要入蜀。
其一,唐末军阀割据。唐末乱世之惨在韦庄《秦妇吟》中已能窥见一二。广明元年冬,禧宗逃往成都,长安被黄巢占领。自此中原大地一片赤色。韦庄不仅中断了长安应举且深陷兵灾,大病,与弟妹相失。乾宁二年,董昌称帝,十二月,李克用逼京师,唐王朝名存实亡。在这样一个沧海横流的背景中,韦庄不得不以保全性命为重中之重。
其二,蜀地相对和平。在这唐末乱世,斯文坠地,周朴、皮日休、皇甫松等俱身死。韦庄无可奈何地要依附军阀来获得生存。而韦庄在一度入蜀时与王建有一面之缘,上文也提及王建“善待士”。《河传》中描绘的锦城景象,相对于中原,实在是一个世外桃源。赫赫一时的世家巨族至韦庄时已然衰败,韦庄少时“孤贫力学”[20],漂泊了一个甲子,未尝没有渴望安定、富足的生活之意。
韦庄入蜀,因中原鼎沸,此全身远害,不忍苛责;因渴望安定,此人之常情,不应苛责。但,以上两点都是外部原因,可以支撑韦庄入蜀却不足以使其留蜀,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政治抱负。韦庄曾在《关河道中》中写道“平生志业匡尧舜”,在《长年》中云“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以及“不将高卧邀明主,自吐谈护汉储”(《寄从兄遵》),可见其胸襟与抱负。韦庄科举近六十载,终于在乾宁元年及第,历时之久足见其志之坚。韦庄曾奏请追赐李贺、皇甫松、陆龟蒙等进士及第,推己及人,亦见其志之坚。此时的唐末政坛无法使韦庄有什么作为,在他及第后出关时所作的《与东吴生相遇》中可窥见一斑。天复元年春,韦庄应聘为西川节度使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其后短短八年,得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韦庄仕蜀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强烈的功名意识,但也离不开家族因素。上文提到韦氏家族显贵百年,其虽与李唐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但更多的是为了政治需要。而何为世族,即一家一姓的延续。世族虽依傍王朝,但绝不会与王朝共生死。在天下大乱之时,他们会趋利避害,进行政治投机。因为只有政治上的高位才能保证世家大族的延续。
韦庄的人生是悲剧的。高门世族之后,钟鸣鼎食之家,却少小孤贫,屡逢离丧;有重筑太平之志、坚定科举之心,但报国无门,蹉跎年华;而后便是国将不国,无国可报。在这种境遇中,韦庄能顶住流言蜚语,面对内心矛盾,不惧史家刀笔,放净身上唐王朝的血,决绝地走向蜀地,实在是勇气可嘉。其作品也因这种深沉的内容与情感而呈现出感伤的特征。
① 刘勰撰,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8页。
② 况周颐:《蕙风词话》,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47页。
③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页。
④⑤[17][20] 史双元编:《唐五代词纪事会评》,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759页,第760页,第728页,第729页。
⑥ 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25页。
⑦ 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⑧[14][15][16][18] 聂安福:《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第409页,第411页,第413页,第413页。
⑨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⑩ 陈延焯:《白雨斋词话》,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11] 魏征,令狐德芬撰:《隋书》(第五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79页。
[12] 李浩:《释“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第4期,第58页。
[13]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19] 曹丽芳:《韦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