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义 郑春燕 陈艳芹
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棍棒状菌株。近几年“日引1 号”品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品种子实体棍棒状,菌柄上下粗细均匀,中间和基部无膨大现象,组织致密结实,质地脆嫩,产量高,商品性好,单菇平均质量250 g 左右。
①玉米芯 玉米芯在使用前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石灰浸泡,使玉米芯充分预湿,玉米芯颗粒直径0.2~0.5 cm 为宜。要注意防止酸败,根据季节变化合理调整浸泡时间,一般以掰开玉米芯基本无白心为准。
②木屑 木屑要过筛,过筛后的木屑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堆积、不断淋水、发酵软化才能够使用。堆积时间越长越好,颜色逐渐从米黄色变成黄褐色。
③麸皮和豆粕粉 麸皮有红麸皮和白麸皮之分,红麸皮比较好。豆粕粉的含氮量最高,其用量以5%~10%为宜。
木屑45%,玉米芯30%,麸皮18%,豆粕粉5%,轻质钙2%。
将发酵好的原料和辅料一起加入搅拌机加水自动搅拌,预湿1 h左右使培养料充分吸水,培养料的含水量以手握培养料指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
配制好的培养料,当日必须装完袋。对处理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进行装袋,填料高度18~19 cm,湿重1 150~1 250 g,套上塑料环,塞上棉花塞,装料必须上下粗细松紧一致。将装好的培养料放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121℃持续灭菌2.5 h, 等设施中温度自然下降至50~60℃后,将菌袋出锅推入冷却室,菌袋推入冷却室后开排风扇进行降温,冷却到30℃以下,推入接种室进行接种。
接种室内采用40 W 的紫外线灭菌灯进行消毒灭菌。经过灭菌的塑料袋必须冷却至25℃左右时方可接种。接种时在超净工作台上要严格无菌操作。将已接种完毕的菌袋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
接好菌的菌袋在移入培养室前,先对培养室用1%的漂白粉溶液喷雾消毒。菌袋移入培养室后,温度控制在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避光,定期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培养10 天左右时,将温度控制在22℃为适宜。培养期间CO2浓度控制在3 000 μmol/mol 以内。一般情况下25 天左右菌丝可长至袋底,再后熟7 天左右,让菌袋的菌丝由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就可移入出菇房。
①建设墙式立体网架 出菇房网架框架一般采用优质方木结构,网片结构多采用四边双丝,中间加丝,成“田”字格结构,网孔大致在12~12.5 cm,规格大致为:1.28 m×0.58 m。 网架一般采用优质Q235 低碳钢丝焊接而成,表面进行塑化处理、网面平整、网目均匀、焊点牢固,具有防蚀性好、经济实惠的优点。
②诱蕾 发满菌的菌袋放到墙式立体网架上后,温度控制在21~23℃2 天,后拔掉棉塞,将套环拉至袋口,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5~17℃,空气相对湿度80%,光照强度500~1 000 lx,CO2浓度不能超过2 000 μmol/mol,以促进原基形成。
③控制菇蕾数 菌袋移入出菇房一周后,去掉套环,此时CO2浓度保持在5 000~7 000 μmol/mol,加强保湿,此时是出菇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CO2浓度太高,子实体会萎软,影响产量。
④人工疏蕾 菇蕾生长至6~8 cm 时,此时进入人工疏蕾期,去弱留强。不能留得过多,避免营养供应分散,商品菇的比例减少,疏蕾后冲洗地板,做好卫生,并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4.5~16.5℃。
⑤培育定型菇 菇柄伸长到所需长度之后,温度控制在13~15℃,逐步将菇房内CO2浓度降低,两天内使菇房内CO2浓度下降至3 000 μmol/mol 左右,促使菇柄横向发育,变“胖”菇,定型。定型菇出现后,继续降低CO2浓度,降至1 000~1 500 μmol/mol,促使菇盖扩张,菇柄继续加粗,形成优质菇。
杏鲍菇一般柄长15 cm 左右,孢子尚未大量弹射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及时除去根部培养基,尾部削尖,分级包装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