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知识学习心理动机研究

2015-03-14 11:28刘霞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礼仪大学生

刘霞(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大学生礼仪知识学习心理动机研究

刘霞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是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通过对商洛学院大学生礼仪知识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动机理论,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层面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知和学习态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对礼仪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原因,一般用动机来对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读.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文化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礼仪文化教育,不但能使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更加规范文明,提高其礼仪修养,树立正确的礼仪观,而且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礼文化,营造和谐文明社会氛围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也是纷繁复杂的,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对学习动机进行科学分类.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1]在此,我们将以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为依据,选取商洛学院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商洛学院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调整改革礼仪教育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本次调查研究,按照男女、城乡、学科配额抽样实地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置信区间不小于95%,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 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主要出于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倾向,这种好奇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满足这种动机是以知识的实际获得为奖励.简

而言之,认知内驱力就是一种因认知上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求知的需求.以下我们将从认知内驱力维度对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动机进行调查:

1.1如果礼仪课是选修课,不计学分,是否还会选修

表1不计学分是否会选修礼仪课

首先,从学生选课动机入手,调查如果不计学分学生是否会选修礼仪课,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人口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比对,不同性别、学科、城乡、年级、学科的学生在是否会因为学分而选择选修礼仪课程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一致性,超过65%的学生均表示即便不计学分也会选择选修礼仪课程,可见学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动机,相反自身对礼仪知识的迫切需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机.

1.2对礼仪知识的求知需求

对学生礼仪知识的求知需求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82.5%的学生认为礼仪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需要学习;13.8%的学生认为礼仪和生活有一定距离;3.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了解过礼仪知识,对此不感兴趣.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礼仪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必要进行学习,总体看来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求知需要比较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认为礼仪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知识点生活化、情景化,把知识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场景和案例中,让学生意识到礼仪与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提高其对礼仪课程的重视度.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机械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的接收“是什么”的过程转变成学生主动积极想不仅想知道“是什么”而且更想知道“为什么”,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用现有礼仪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挑战学生现有的理解和认知,采用“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更高的认知内驱力.

1.3对礼仪知识水平的自我认知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礼仪知识水平一般,认为自己礼仪知识水平很高和较高的分别占到6.3%和31.3%.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礼仪知识基础.

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所建立的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学生要有积极主动把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只是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要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和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状况、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和需求,这是教学的起点.[2]

2 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而提高相应的地位和自尊的需要.[1]与认知内驱力不同,自我提高内驱力并没有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因此属于外部动机.

礼仪作为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人与人社会交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适应如今激烈竞争环境的重要准备.本次调研活动对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原因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升自己,其中“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内涵”、“为了提高交际能力”、“为了应聘需要”分别占到83.1%、84.4%和80.6%.

从上述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主要来自于成就动机中的一部分,即“力求成功的意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成就动机,一方面,成就动机既可以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又可以指向自己的求职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习动机过多的指向个人素养提高和求职应聘需要,指向个人的地位和自尊,过于强调功利目的,就可能淡化社会责任感,这种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3 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1]学生从长者,如父母、老师、亲属等方面获得赞许或认可将产生一种由赞许或认可产生的派生地位,在想享受这种派生地位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会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长辈们的期望和标准.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是否赞同学习礼仪知识是为了获得他人尊重和赏识”的问题,18.8%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比较同意的占49.4%.61.3%的学生表示“会为了得到他人的夸奖而更加努力学习礼仪知识”.由此可见,附属内驱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轻松愉悦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这种积极情绪不断良性循环重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因此,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看作是积极的,有强烈成长动机的,要敏锐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及时在课堂全班学生面前和课后单独谈话时进行表扬和肯定.

另一方面,如果把动机按照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分类,长者的期望和赞许对于学生学习则属于外部动机,并不能维持动机的持久性,动机的满足不在学习活动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激发培养学生对获取礼仪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坚信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对于礼仪知识学习的动机趋于多元化,但是成就动机占主要地位.

(2)学生礼仪知识求知欲高,但学生学习动机中外部动机大于内部动机,短期动机大于长期动机.因此,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

(3)对学生礼仪知识学习动机的调查,有利于发现促使学生更好学习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课程更要超越课堂,把对学生礼仪知识的传授上升到提升学生文化修养、传承社会传统美德的高度上来.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惠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雷敏.中南大学新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4〕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姚梅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jyjx134)《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9-0142-02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礼仪大学生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