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

2015-03-13 03:56:13陈飞燕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实务医学院校医疗保险

陈飞燕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

陈飞燕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对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但目前仍属于新兴专业。实现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文章对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进行SWOT分析并构建SWOT矩阵表格,以期为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SWOT分析

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是在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仍属于新兴专业,存在社会认知度低,大量专业学生流失到其他领域等现象。因此,客观分析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内部优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明确专业定位,将有利于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寻找该专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SWOT分析模型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通过对系统或机构的各种主要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机会因素(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需求最佳的趋利避害发展策略。由于该方法,简单方便,一目了然,能够较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且分析出相应的策略,因此可适用于多种领域。

二、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

1.顺应时代需求办学,具有一定的办学经验,开拓了一系列的实习实训基地

1994年12月,国务院在镇江市、九江市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拉开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帷幕。199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的颁布,标志着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迫切需要既懂医学又懂保险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一些医学高职院校先知先觉,先后开设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培养熟悉医疗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保险知识、卫生法律知识以及能灵活应用这些知识,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7所高职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分布于山东、广西、云南等地。例如,我校在开展医疗保险实务专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于2002年开设医疗保险专业,2008年更名为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实一体,加强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加强与省内外同等院校及行业专家的沟通和交流。截止2014年,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已经培养了4届毕业生,开拓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这些实习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三甲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及结算部门,分布于北京、天津等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医学院校的校内实训和师资条件,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创造条件

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对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在保险业务实际操作中,保险专业知识约占20%左右,医学专业知识约占80%左右。医学知识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强,而医学院校在实验实训、师资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其他开设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院校所不能企及的。

(二)内部劣势

1.人才培养定位,没能根据社会发展、行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

医疗保险实务专业是培养既懂医学知识又懂保险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相关高校和业界的共识。但是人才培养方向究竟应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还是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亦或二者兼顾?是应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面向多个岗位群还是面向单一岗位或潜在岗位群?通过分析,目前开设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7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既涵盖了商业保险机构又包含了定点医疗和社会保障机构;面向的岗位群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营销、保险展业、保险承保、医疗保险业务处理及业务管理等。而所面向的职业方向和岗位群,又直接影响了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据2013年麦可思对我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的追踪调查显示,学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和就业现状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高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医疗保障机构的难度较大,尤其是正式编制。然而由于人才培养方向的导向,学生对这些机构的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学校对学历教育仍然过于倚重,而随着保险企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加剧,行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因此,如何把握并紧跟健康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竞争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影响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医学院校举办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在保险知识方面缺乏基础和积淀。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足,一些高职医学院校招聘财经或金融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担任人身保险、保险营销学等课程的专业教师,或者从临床医学专业抽调部分优秀教师担任医疗保险概论方面的专业教师。虽然这些教师都是优中选优,但是缺乏保险从业经历,缺乏保险理论和实践的知识积淀。因此,很难从人才培养的全局出发,系统讲授课程。部分院校通过与行业领域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的授课任务,但是外聘老师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不稳定,给教学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

3.学校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少

一些高职医学院校对该专业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少,该专业长期处于“弱势”状态,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例如,学校对该专业无论是教学设施的配置、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以及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等都投入较少,甚至基本没有投入,对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和走向缺乏信心。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了高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举步维艰。

(三)外部机遇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迅速发展

在2009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2011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保险业务。鼓励保险企业与各类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打造行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健康保险列为健康服务业三大内涵之一,并于2014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2020年实现商业健康保险运行机制较为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投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显著提高。”

可见,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健康保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些对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据中国保监会调查显示:保险人才供需比例为1:4。2010年仅中国人寿对本专科学历人才需求总量就达到35万人左右,其中专科20万人。随着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多。

2.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据报道,2013年中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年招生318万人,在校生973.6万人,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和39.5%,较好地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应紧紧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四)外部威胁

1.生源数量及质量下降

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一些高职院校招生工作陷入困境。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生源逐渐由省内外转向了本地生源,甚至出现停招。在对7所院校的招生计划数统计发现,有3所院校2014年度无招生计划,2所院校招生计划数明显降低。然而伴随着生源锐减的是高校扩招。部分院校只能采取春季招生、自主招生或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线等方式扩大生源。高职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文化素质降低,势必影响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2.人们对医疗保险实务专业认知度较低

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相比于护理、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属于新兴专业,起步较晚。学生和家长对于这个专业的认知度低,直接影响了报考率及报到率,甚至出现学生到校后转专业和退学的现象。

(五)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构建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表格,并采取相应的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策略,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具体见表1。其中SO策略指的是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WO策略指的是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策略;ST策略指的是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T策略指的是克服内部劣势,避免外部威胁。

三、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顺应健康服务业发展,调整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定位

通过调研明确医疗保险实务专业行业需求,进而调整现有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发展现状;对高职高专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开办布点进行分析,归纳专业建设及发展现状,发掘自身优劣势;利用学校就业信息平台,搜集毕业生就业单位信息,分析毕业生就业地区及单位性质,并与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在此基础上,调查在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外资医院、TPA(医疗保险第三方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出现的新兴岗位,中、短期人才需求及职业能力要求等,为调整专业定位奠定基础。通过深入调研,摸清政策形势和行业动态,明确适合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学生的主要岗位群和次要岗位群,合理、适时适度地调整专业定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能够根据岗位需求科学合理的重构课程体系,序化基本医疗保险及商业健康保险通识核心能力,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表1 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二)持续开拓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目前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主要集中在医院及社会医疗保障机构。因此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就业情况反馈,在维护原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应积极开拓保险企业、外资医院、健康管理公司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对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指导学生到不同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获取胜任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并且端正学习和工作的态度,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医学院校保险专业师资队伍发展的困境,一方面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要求,组织校内专业教师到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障机构等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实践水平,加深对相关行业和岗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引进或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应积极建立健全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既是为外聘教师服务,也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教学岗位中来,维护外聘教师队伍的稳定,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四)加大对专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积极宣传,提高人们对专业的认知度

学校应加大对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例如,在考虑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基础上,对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给予经费投入和项目支持。在每年的春季招生、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宣传时,通过微视频、宣传画等方式,多管齐下,加大该专业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三年课程设置,专业发展优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等。另一方面,在开学初,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详细介绍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等。并且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促使他们能够较快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的需求,愿意把专业介绍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增进人们对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认识。

[1]周尚成,杨琴,宁君云.医疗保险谈判机制构建的SWOT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12(32):43-45.

[2]袁杰,郑先平,周宇燕,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26(01):11-13.

[3]郑先平,刘雅,袁杰.对我国医疗保险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09):706-708.

[4]喻靖文.制约高职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内外因素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04):51-53.

[5]何冲,吴海波.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3,(24):137-139.

[6]喻靖文.走出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发展困境的路径探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01):26-29.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of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ce in Higher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Fei-yan

(TianjinMedicalCollege,Tianjin, 300222)

The major of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ce in higher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s provides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for the reform of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however, it is still an emerging major. All-round thinking is require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of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ce. This paper gives SWOT analysis of the major of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ce in higher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stablishes the SWOT matrix 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higher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ce; SWOT analysis

2015-04-28

陈飞燕(1985-),女,汉族,硕士,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卫系助教,主要研究卫生管理、社会保险等相关领域。

G710

A

1673-582X(2015)06-0059-05

猜你喜欢
实务医学院校医疗保险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36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0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ODI实务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9
FDI实务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8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