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黎,杜传海,冉 宏,王纯宝,张昕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但是通过正确和有效的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也在逐渐延长[1]。 目前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三支冠状动脉狭窄均<70%的患者,PCI 治疗一般适用于任何冠状动脉狭窄≥70%的患者[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仅追求生存率,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PCI 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以生活质量作为研究终点的研究目前尚少。 因此,本研究重点比较和评价PCI 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1.1 研究对象 以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笔者进修学习期间收集病例数据)2012 年8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122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冠心病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2)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有一支血管狭窄≥70%。其中42 例拒绝行PCI 治疗者接受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A 组), 另外80 例行PCI 治疗(B 组)。 排除标准:(1)拒绝行冠状动脉造影;(2)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血管的狭窄程度均<70%;(3)认知功能障碍;(4)严重精神疾病;(5)患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6)既往曾行PCI 术者;(7)拒绝参与问卷调查者。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通过住院病历及查体, 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以及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1.2.2 生活质量调查 分别在治疗前、 治疗后3和6 个月, 采用QOL-35 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随访调查。QOL-35 量表包括35 个条目,分别从总体健康、生活质量、独立生活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条件领域分析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3]。 调查前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解释QOL-35 量表的目的和内容,能独立完成量表的患者,由其自己填写;不能独立完成者, 由调查者向患者解释每一项内容,根据患者的意愿帮助患者填写。
1.2.3 冠状动脉造影 用德国西门子血管造影机(SIEMENS AX10M Artis FA), 造影剂为碘海醇,剂量为:100~400 ml, 标准Judkins 法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2.4 治疗 A 组: 接受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至6 个月随访结束, 具体治疗方案参照2011AHA/ACCF 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4]。 B 组:给予右侧股动脉穿刺并置7F 鞘管,经鞘管注入肝素,在透视引导下沿导引钢丝送入Guiding 管至冠脉口, 送入PTCA 导丝至狭窄部位; 沿导丝将支架球囊导管送至狭窄处,球囊扩张后释放支架; 重复造影显示原狭窄消失、无残余狭窄,退出支架导管、Guiding 管及导丝,动脉穿刺处应用压迫器压迫止血。PCI 术后,患者接受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至6 个月随访结束。
1.3 随访 出院后, 每个月电话随访患者,3 及6个月时患者到院复查,并填写QOL-35 调查量表;不能按时到院复查者,邮寄QOL-35 调查量表给患者,填写完成后寄回。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由两人录入并核对。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连续校正的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基本资料 A 组入组患者42 例,B 组80例。6 个月后A 组有41 例完成随访,B 组有78 例完成随访。总失访人数3 例,失访率为2.5%。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估 入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3 个月随访时,B 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A 组(P <0.01);6 个月随访时,B 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评分较A 组增加明显(P <0.05 或P <0.01)。 其余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生活环境方面,两组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 >0.05)。 见表2。
表1 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本研究采用QOL-35 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仅因为QOL-35 是根据我国国情参照WHO-100 和SF-36 编制的生活质量普适量表, 而且它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内部一致性、标准效度、结果效度和判别效度, 是评估生活质量较理想的工具[3]。本研究证实, 冠脉介入治疗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较药物治疗改善明显。
目前医学界对于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外科搭桥治疗主要针对多支血管病变程度重,放入支架无法解决问题的患者。 但是采用外科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很少,因为适于此类手术的患者已是冠脉血管病变很重的患者,且为开胸手术,手术风险很高,因此很少患者选择冠脉搭桥手术。 大部分患者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或冠脉介入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PCI 治疗较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这对指导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治疗方法选择上有一定帮助。
但是,此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QOL-35是根据我国国情参照WHO-100 和SF-36 编制的生活质量普适量表,具有诸多的优点,但QOL-35 量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综合采用其他多种量表进行评估可使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本研究的病例数也较少,以后的研究可增加患者的病例数,增加研究结论的检测力度。
[1] Krumholz HM, Peterson ED, Ayanian JZ, et al. Report of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working group on outcomes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n, 2005,111(23):3158-316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37(1):4-25.
[3] 武阳丰,谢高强,李莹,等. 国人生活质量普适量表的编制与评价[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10): 751-756.
[4] Smith SJ, Benjamin EJ, Bonow RO, et al. AHA/ACCF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risk reduc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2011 updat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J]. Circulation, 2011, 124(22):2458-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