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沐
准备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一直在假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竹子,除了“国宝”熊猫们会被连累外,人类呢?哦,最起码,将不会再有“席地而坐”这样的典故,可见没了竹子,真真要为难死我们的先人了。
这当然是一个伪命题!不过,对于在城市钢筋水泥之间待惯了的都市人而言。有时候换个角度设想,或许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与认识。
比如竹子,当笔者如此这般反问自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到,不管社会城市化的进程有多快,竹,这一大自然的产物,却从古至今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吃穿用度无所不在。吃饭的用的筷子、夏天铺的凉席、练习书法时的毛笔、春天放飞的风筝,还有竹椅、竹扇、竹箩、竹帘、牙签……甚至竹筏、竹管道、竹屋等等。
借用一句名言:“什么叫需要,夏天的蒲扇,冬日的皮袄。”你看,竹子不正是如此么?这种需要,是渗透到生活的诸多细节,是一种习以为常却又少了不行。
有翠竹必离不开鲜笋。笔者的家乡在湖南,对于南方人民而言,笋绝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材。据说,竹笋低脂肪、低糖、多纤维,因此,吃笋能去油除积食。不过,爱上一道菜,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是因为它有多营养,而是一种色香味的极致诱惑。记得老家有道家常菜叫“红椒炒笋干”, 既然家常,图的就是开胃、下饭,且做法容易——先将笋干用水发过,去其酸味,增加脆感;烹制时将红椒切成丝,配以青蒜叶,当热猪油和着材料下锅的那一声“哧啦”,顿时香辣味扑鼻,叫人欲罢不能。
除了食用,竹本身还能入药。泡竹叶为饮,可除暑湿、生津降火。总而言之,竹的实用价值,实在一时难以言尽。
然而,除了表面的实用,仔细一想,竹本身又很有意思、耐人寻味。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南方,竹随处可见。但就是这样一种常见、丛生的植物,在古典名著、诗词书画中,却往往是与孤傲、高洁等形象联系在一起,林妹妹住的潇湘馆可谓人尽皆知,而当月色朦胧、竹影婆娑之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她在竹林前流下的那一滴泪?还有人赞板桥画竹、胸有成竹,但不知那清瘦背后的坚韧不屈品质,会引得多少多少人自叹不如。
或许有人会说,别光夸竹的好呀,别忘了还有苦竹、恶竹一说呢!其实,好也罢、恶也罢,都无法掩盖竹的特质,它有一种奇妙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单指生长、存活,而是一种灵动,它流淌在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笔下,洋溢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当习惯的累积酝酿出学问,是多么难得;当这些学问变成一门深奥的文化,除了敬佩和留住,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