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宇
摘 要:创业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其中创业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以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有效保障;改革教学管理机制,优化创业教育环境。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素质结构;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97-02
“素质”的原始意义,一般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通常是指人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这种对“素质”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坚持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坚持了唯物论,即指出素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为其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离开了物质的自然基础,就谈不上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坚持辩证法的观点,指出先天禀赋并不完全等于素质,一个人不能根据其先天禀赋,来决定其一生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还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一、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称。它包括个体的创业素质和群体的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形成的基础,主要是指人的素质结构中后天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这两个层面。创业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经过重新组合、归并的结果。作为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的人的先天禀赋,只能是创业素质形成的间接基础;人的先天禀赋在转化形成为创业基本素质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两次以上的加工和转换。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低一级的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素质都将作为高一级教育培养高级素质的基础。在大学里开展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一般素质发展水平进行再度的开掘和提高。
创业素质与人的一般素质一样,也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创业素质只有通过主体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进行主动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才能得以形成和提高。因此,创业素质与创业实践活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创业素质是主体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较稳定地发挥作用的多种素质的总称。我们根据各种素质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创业素质细分为四类要素,即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这四大要素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均有其独立的地位和功能,其作用和价值无法由其他因素替代。假如有一个要素残缺不全,都将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其他要素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创业实践活动的进行。并且,以上几个要素又是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即创业素质的几大要素一般是按一定关系组合和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定结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结构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从整体上决定了主体创业素质水平的高低。
衡量主体创业素质质量水平的客观标志,是创业实践活动的结果(如创建企业、创造岗位、产生经济效益等)。创业素质就是指主体在其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称。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方式和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相应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这四个方面教育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其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全面实施、交错进行。根据教育括动的规律,教育目标和内容决定了全部或有关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运行方向和价值取向,也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以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1.开办创业教育系列讲座。聘请知名校友、著名企业家举办相应的学术报告与讲座,开展创业大学生创业经验报告会,完善“全球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等系列大型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的组织。
2.完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完善“职业能力教练营”的平台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艺术节等以及各类社会调研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舞台。举办“创业培训班”,提高参加培训的学生人数。资助学生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世界杯竞赛CSIFE)等活动,并将其建设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品牌项目。
3.探索开放的创业教育实践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创业见习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中学习并参与管理,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建立高校、社区、企业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区域的企业、研究机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各种资源。
(二)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有效保障
1.建设一支来源多渠道的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队伍的人员构成包括:一是校内专业教师。大力开展创业知识教育,激发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师资支援。二是辅导员队伍。筹划同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一起制订培训方案,开展对辅导员集中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创业教育实践指导人员。三是社会相关人士。其师资来源包括创业教育专家、企业人士、创业精英等,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充实与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2.建设一支质量水平高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拓展培训渠道,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让教师参加创业教育论坛活动,与企业家进行交流沟通;引入专业的师资培训机构,对相关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提高实施创业教育的相关能力。
3.开展基于具体课程的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形成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理念。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是创业教育取得理想成效的最佳路径。为此,学校计划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积极的教学改革,树立教师的创业教育理念,藉以形成实施创业教育的最大合力。
(三)改革教学管理机制,优化创业教育环境
学校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的指导下,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指导,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在制度建设上,通过教师企业见习制度、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制度、本科生创新活动计划章程等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保障并引导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
2.在平台构建上,通过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为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围绕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继续深化开展创业学教育有影响的大学合作办学,为师生的创业教育括动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3.在项目支撑上,加大学校“创新创业基金”的投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体系建设。在学校勤工助学基地“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为困难学生设置创业项目岗位;吸收尽可能多的学生广泛参与项目;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学校创业活动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
4.在科学研究上,大力提倡教师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开展研究,同时针对推进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进行理论探索,一边进行实践改革,一边进行理论总结。
要着力营建一种人人尊重创新创业、个个积极参与创业改革实践的大学创业文化氛围。并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创业教育“面”和“点”的结合,创业教育路径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力争推进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娜.大学生创新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7,(5).
[2] 单琳,董锋.浅析文化素质教育对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8).
[3] 邱小林,等.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 陈忠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J].煤炭技术,2010,(10).
[5] 马莉,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