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
摘 要:作为资本逻辑的揭露者和批判者,马克思不仅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也揭露了人的异化,并提了出人性复归的积极路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既是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点,也是深入理解当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一个关键视角,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资本逻辑;异化;人性复归;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01-04
资本逻辑批判思想是马克思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点。对于他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大部分学者都从其后期著作《资本论》着手研究,认为资本逻辑批判思想在其后期才形成,却忽略了其青年时期的重要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恰恰闪现出了天才的火花,他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不仅揭露了资本逻辑的运作,而且提出了瓦解资本逻辑的积极路径。本文仅从《手稿》出发,探讨青年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并且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现状探讨其现实启示。
一、青年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揭露与批判
要了解何为资本逻辑,首先要了解何为资本,国民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资本是一定量的积蓄的和储存的劳动”[1],即资本是物化的劳动。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对资本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不仅仅是以物的形式存在,资本还有更深层次的两种存在意义,一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即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时才成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颠倒了,物成为主体,人成为客体,资本作为一种颠倒的社会关系而存在;二是作为一定的支配权力而存在,马克思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在资本这种与生俱来的支配权力统治下,人受制于资本。对于资本的支配权力,马克思在《手稿》中以货币为例做了生动的描述,作为资本的形式之一的货币成为了“万能的力量”,“凡是我作为人不能做到的,也就是我个人的一切本质力量不能做到的,我凭借货币都能做到,货币把这些本质力量的每一种都变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即变成它的对立物。”[1]
所谓资本逻辑,是指资本的内在运行规律,也就是资本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不断扩张的自由本性[2]。根据《手稿》文本,资本逻辑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在规定性。第一,资本逻辑体现在世界是以资本为最高原则的世界,资本成为统治一切的最高力量。资本追逐增殖的本性如一种魔力一般,驱使着剥削和压迫。而资本不仅主宰了现实世界,也控制了人的精神世界。所有的需要依赖于资本,没有现实的资本就没有可行的需要;所有的价值服从于资本,能够带来金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人本性中真善美的光辉却被亵渎和掩盖。除了资本的世界,生活世界黯然无光。第二,资本逻辑反映的本质就是个人受到抽象的统治,即资本逻辑是形而上学在现实中的运作[3]。传统形而上学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用概念演绎一切,用同一性主宰一切,主体表现为对客体的不断吞噬,人受到控制。正如传统形而上学在思维领域的统治一样,资本逻辑就是这种统治的“现实幽灵”,个人受到抽象的统治,树立起了“资本”这个神,资本主宰一切,人迷失在神的统治中。
马克思是通过经验的、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认真批判的基础上对资本逻辑展开分析和批判的。他立足于现实的经济事实,揭露出工资、资本和地租的实质:在资本追求自我增殖的自由本性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斗争,资本作为最高原则支配一切。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则服从市场经济法则,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垄断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日益增多,资本间的竞争日益减少。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竞争则由于二者之间共通的本性,二者之间的差别最终将消失,以至于社会居民之间大致分为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工人阶级遭受着资本家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在所有的斗争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斗争是绝对敌对的,并且在二者的斗争中工人永远是遭受着最深重的苦难的那一方,不管社会财富处于增长还是衰退状态,工人始终是持续的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而且是精神上的贫困。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把工人仅仅当做是活着的机器,支付给他们的工资仅仅是够维持这一机器继续运转的最低成本。工人能否作为机器继续存活也要依赖与市场价格和资本家的兴致,工人要么作为机器而存在要么饿死,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另一方面,对于资本家来说,既然工人只是作为工人而存在,那么工人是不被认为有精神世界的需求的;既然工人仅是机器而已,那么工人就没有作为人的满足尊严的必要。对于工人自身来说,在仅有的能够维持他继续作为机器而运转的休息时间里,只能运行他们的吃、喝、排泄等动物的机能,他们处于极端贫困的精神世界中。
马克思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的,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本性的复归。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人在不断异化,人受到物的抽象统治。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剖析异化劳动的内涵具体的阐明了资本逻辑统治下人自身的丧失,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人性的复归。马克思阐述的异化劳动有以下四重内在规定性。
第一,物的异化。工人通过自身劳动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占有的越少,工人越贫穷,劳动产品即资本对工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这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统治着工人自身。“工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
第二,自我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1]劳动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总结,劳动产品的异化必然意味着生产本身的异化,在异化的生产过程中,构成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劳动转变成了外在的、强制性的、属于他人的、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的、单纯的谋生活动。这种活动是工人自身的丧失,工人在运用人的机能去劳动时所体会到的不过是动物一般的存在,他们只有在不劳动时,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去进行吃、喝、生殖等活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由和舒畅。
第三,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这指的是作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与人相脱离,仅仅成为人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不仅是因为人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人也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意识的有生命的自由的类来对待。在资本逻辑统治下,人愈加异化,人的本质与对象的关系被颠倒,“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是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生产活动、类本质的异化的直接结果。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自我只有认识了他者才能认识自我,只有承认了他者才能承认自我。如果说工人与对象化劳动的关系是异己和敌对的,那么这种关系的产生就是因为有另一个异己的、敌对的人是作为对象的主人而存在,即资本家。“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1]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表现形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固然有着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资本逻辑运行的土壤,资本逻辑也必然在当前中国的经济条件下存在与作用。在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下,人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以新的形式存在与扩张,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无一不是人的异化的鲜明表现,它们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着物对人的统治。
(一)经济领域中诚信危机严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为资本逻辑的扩张提供了间隙,资本无限制追逐利润的逻辑刺激着“唯利是图”观念的蔓延。在这种观念诱导下,商品生产者通过合法手段获取正当利润的途径转而成为了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否认,但不能因为只顾经济增长却忽略了因此产生的道德滑坡问题。在当前,市场交易中的各个主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尔虞我诈,资本逻辑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效应集中体现为诚信危机日趋严重。首先,商业欺诈盛行,不良商家通过隐瞒客观事实,发布虚假信息来骗取钱财,主要有合同欺诈、价格欺诈、广告欺诈等多样形式;其次,恶性竞争遍布各个行业,商家之间开展不合理价格战、窃取商业秘密等行为不少见,平等诚信的竞争原则被抛之脑后;再次,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愈演愈烈,近年来毒大米、毒牛奶、瘦肉精、地沟油、重金属超标化妆品、变质洗发水等安全事故不绝于耳,可见市场环境的诚信危机严重,污浊之气盛行。
(二)政治领域中公权力的腐败现象严重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歪风邪气滋生腐败,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中国公权力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权力缺乏约束,官商勾结、行贿受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跨国腐败等违纪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4]。而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1 600起,67 679人受到处理,18 36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恰恰是资本挟制公权力运行的体现,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其无视社会公共利益。政治权力需要运用资本来为社会创造利益,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是,政治权力无法保障自身对资本完全操控性,加上掌握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无法避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反而造成公权力面对资本时的无力状态,以至资本凌驾于公权力之上。
(三)精神文化生活中价值观念扭曲、信仰缺失
资本逻辑对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不但冲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动摇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生命真正的价值追求被掩盖起来,代淳朴民风而起的是对物和金钱的崇拜。由此滋生出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一系列腐朽价值观,这些错误的指向标不仅导致人们精神文化家园的空洞与匮乏,而且刺激着危害社会行为的衍生。对物的崇拜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真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商品、货币、资本被奉上神台;拜金主义的盛行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的座右铭;在享乐主义的刺激下,人们只顾“今朝有酒今朝醉”,极尽所能地追求物质上和肉体上的快乐;消费主义的盛行则危害更甚,它促使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异化,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作为满足人类需求手段的消费现在变成了唯一至上的目的而存在,消费的多少则成为他们对人生意义唯一的衡量标准,即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生存[6]。这些都是资本逻辑扭曲价值观念的后果,是精神家园的荒芜转化为对物质的畸形占有的表现。一句话,资本逻辑下人实实在在地成为物的奴隶。
(四)生态环境恶化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在实践领域为人类提供维持肉体生存的物质材料,在理论领域为人类提供精神和灵感的源泉。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经过科学合理处理就滥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和噪音污染;农业中由于粮食短缺导致的过度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加剧了植被破坏、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资源产业中的过度开采、滥砍滥伐、盲目使用等举措,破坏了自然资源的再生性,加剧了资源的耗竭,危及生态系统平衡。资本逻辑的扩张性会导致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人类无机的身体进一步被剥夺。
三、瓦解资本逻辑,遏制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
(一)青年马克思提出的瓦解资本逻辑的道路
在资本逻辑统治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工人遭受深重的剥削与压迫。面对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尖锐矛盾,国民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提高工资来解决矛盾,却并没有看到工资本身就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提高工资一方面并不能够为工人赢得人的尊严和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工人在进行的依然是异化的劳动,工人在劳动时并不为劳动目的本身而劳动,而只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劳动,工资作为奴役劳动的主人而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按照国民经济学家所提倡的在社会中运行工资平等的政策也只能让社会变成抽象的资本家,让所有人都成为工人,而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他们只是看到了矛盾的表面,简单地从平衡工资出发缓解矛盾,却没有发现影响工资的实质原因;看到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经济事实,却没有说明私有制产生的秘密。马克思剖析了私有制的秘密,也提出了真正解决矛盾的积极路径。他认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因此,要实现人性复归,就必须克服异化劳动,要克服异化劳动就必然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积极的扬弃私有财产,是克服异化劳动、瓦解资本逻辑的现实土壤。但扬弃私有财产的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不同历史条件不断变化的,随着扬弃私有财产的阶段不断向高级演进,理论上构建的与现实中运行的共产主义的形态也将不断完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当然,马克思也指出共产主义并不是作为人发展的目标和人的社会形式存在的,而是实现人性复归的一个现实的必然的环节。
资本逻辑实质上是形而上学在现实领域的现实运作,彻底的瓦解资本逻辑不仅要从现实的市民社会中积极扬弃私有财产,而且要从思想领域对支持资本逻辑运行的精神土壤进行批判。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展开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完善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对实现人性的复归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的道路。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人的本质的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因此要实现人性的复归就要实现重新占有对象,而这种重新占有仅仅在纯粹的思维领域中进行。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哲学仅仅把人当做是自我意识的抽象化的产物,却没有把人当成社会中的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人来考察,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主张在思想的领域中去解释世界,而我们要做的是更应该是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将颠倒的辩证法重新建构,主张通过实践,到现实领域中寻求人性的解放和复归。
马克思认为,资本逻辑的瓦解和实现人性的复归要摆脱两个层面的异化,一是意识层面的异化,二是经济层面的异化。而具体是先从思想领域开始,还是从现实领域开始,要看不同的民族那里公认的生活主要在哪个领域占主导,是观念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但是不论从哪一个领域开始,最终都必须现实的实实在在的落脚于现实领域中,因为共产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马克思主张实现人性的复归必须要实现人的解放,人不断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人性不断复归的过程。人的解放要经历三个层面的解放即经济解放、政治解放、人的解放才能最终实现,即从现实市民社会出发,扬弃私有财产,进而在私有财产的扬弃中达到政治解放,进而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由此可见,人的解放和复归必须通现实的实践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瓦解资本逻辑”对遏制资本逻辑负面效应的现实启示
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一系列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根据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瓦解资本逻辑最终要靠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来实现。但是,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不可能消除,共产主义也不会在近期实现,资本逻辑也就不能彻底瓦解。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该如何遏制资本逻辑产生的负面效应呢?同样实行市场经济,对于遏制资本逻辑的幽灵,社会主义国家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之处在哪里?
瓦解资本逻辑的落脚点在实现人性的复归。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立场只会让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无限扩张;而社会主义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和平等,才能正确地朝着人性复归的道路前行,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中国也存在的原因不在于制度的理念,而在于制度的实践。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人为操作不规范为资本逻辑的扩张提供了间隙。人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的所作所为导致的诚信危机、权力腐败、精神扭曲以及生态恶化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因此,遏制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以规范化操作,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到实处。
第一,建设信用体系,推进市民社会的完善。市民社会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中间地带,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市民社会的完善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诚信危机,不同的利益团体受金钱利益驱使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背信弃义。在市民社会中树立诚信之风不仅需要人们内心的自省,更需要通过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力量来外在约束,其他制度的正当运行也有赖于信用体系的完备,因此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
第二,发扬民主,实现政治祛魅,完善政治制度。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抑制公权力的腐败有赖于政治制度的完善,通过权力的规范化操作来推进有限政府的构建。推进民主化进程和实现政治祛魅相辅相成,不仅是实现政治解放的必要前提,而且是真正推进政治平民化、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政治在人们心中不再戴着朦胧的面纱站在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从而实现有限政府,才能让政治不成为束缚人、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从而最终实现政治解放。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广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老虎苍蝇一把抓”,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这正是完善政治制度,革新政治风气的优良举措。
第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完善文化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正确的行为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正确的思想需要人们内化为思想本身才能自我引导正确的行为。资本逻辑的扩张性导致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来唤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抵制资本逻辑作用下产生的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一系列腐朽的异化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民风淳朴、人性良善、百姓安居乐业。
第四,规范市场交易主体行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扭转生态环境的严峻局势不仅需要预防措施、监控措施以及救济措施,更重要的是市场交易主体本身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政府的监管性制度由于权力的不规范运行以及作为外部监控的被动性使其无法全方位地遏制环境破坏行为,事后救济性制度只能达到一定的补救和惩戒警示作用,对环境的良好复苏起不到治本的功效。只有将市场主体本身纳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才能主动发出重视生态的信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