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与微言
——《春秋》三传导读

2015-03-10 08:54于凯黄爱梅
政工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春秋史实左传

☉于凯 黄爱梅

大义与微言
——《春秋》三传导读

☉于凯 黄爱梅

《春秋》,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六经”之一。这部书,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史料整理编定而成,在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古代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春秋》经义概说

《春秋》按照编年顺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间的史事,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概貌,提供了重要参照。同时,该书在史事叙述中,善于运用“讥刺褒贬”手法,抨击乱臣贼子的行为,表达了对礼制传统与正统观念的维护与尊重,带有鲜明的“拨乱反正”色彩,为透视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传统提供了重要窗口。

《春秋》经原文并不长,约有18000多字(现存约16000多字),原本是独立成书的。今传本《春秋》经,虽以鲁国史官的记载为主要素材,但并非是鲁国史记的简单摘录与汇编。古人言“孔子作《春秋》”,认为《春秋》经的形成,是孔子依据鲁国史记的原始记录,参照各国史记,按照一定标准和表述原则,进行了剪裁、增删与改编的产物,以寄托孔子对西周礼乐制度与政治传统的向往。

《春秋》记事,虽然文字过于简洁,是粗线条的,但其中所记内容多是可信的史实。如据天文学者研究,书中记载了36次日蚀,除一次误记、一次错简外,其余34次中有33次与现代天文学推算完全符合。这证明《春秋》确为信史,绝非后人所能杜撰。但由于《春秋》记事,实在太简约了,有很多事件的记录,只有寥寥数字,其具体内容已不可详知。

《春秋》的体裁称“编年体”,其基本特点是,以国君在位次序为序,按照史实发生的时间关系,展开记述,不仅清晰地展示了事件的时间背景,而且还揭示了各史实间的相互关系。

在古人看来,《春秋》并非是纯粹的历史著作,而是一部政治理论经典,故有“《春秋》以道义”之说。而《春秋》之“义”,内涵又极丰富,“万物之聚散,皆在《春秋》”(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这就为后人从不同角度解读《春秋》文本,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

《春秋》一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两千多年来,一直备受重视。就保存史实、开创体例而言,这部著作可谓是中国“编年体”史书的最早经典;就政治哲学的意义而言,它所开创的“微言大义”之法,强调“一字之褒贬”,成为后人从历史记载中发掘政治伦理原则、服务现实政治的基本手法,对历代王朝正统意识形态的建设,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后世史家修史,开创了一个基本的典范。

二、《春秋》三传

《春秋》的经文,实际上是孔子借史阐理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提纲,其文辞简略,只简要记载了各类事件,并没有交代事件的原委。孔子讲学时,以口述方式传给学生。孔子死后,传习《春秋》者因观点不同、角度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他们都尊崇孔子所作《春秋》为“经”,而把各类解读解释《春秋》内涵或补注《春秋》具体事件原委的作品,称为“传”。

历史上,传《春秋》经的“传”,曾有多种。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春秋》学,共有5家“传”传世,分别是:《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后来,《邹氏传》与《夹氏传》先后亡佚,余下的三种,后人通称为“《春秋》三传”。

1.《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左传》原与《春秋》分开,各自成书。

《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时鲁君子左丘明。但今本《左传》的成书,并非仅凭一人一时之力,而是有一个比较长的整理与积累过程。期间,可能还有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所获得的资料,对原书内容及编排次序,进行过增补或调整。这也许就是今本《左传》无法与《春秋》经文完全对应的原因。

《左传》叙史,尤其注重“民本”思想。《左传》不仅多处借历史人物之口论述了尊重民意、重视民情的重大意义,而且还在史实的记述中不时引用一些当时广为传诵的民谣、民谚,借以表达民情。全传充分继承了西周“民惟邦本”的政治理念,通过详尽的史实叙述,揭示了列国兴衰表象背后的历史规律,即统治者是否真正贯彻“保民”理念,强调人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的基石。这些思想的表述,对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形成及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左传》对时代的反映,并不仅限于某些特定的人物与事件,它全面、立体地展现了春秋时期社会历史变迁的总体面貌。其所叙史实原委之周详,为我们深入理解当时的历史变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此外,书中还保留很多重要的社会风俗、制度礼仪、道德观念及神话传说的宝贵资料。

《左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全面的。其中所蕴涵的基本理念,如民本、德治等,对后世王朝强调“以民为本”政治理念及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2.《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是解读《春秋》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公羊传》源自孔门子夏一派,早期多为口耳相传,到汉景帝后,才最终由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毋生(子都)一道,著于竹帛,成为定稿。由于这部书长期在公羊家族中父子相传,所以被称作《公羊传》。

与《左传》“以史解经”的传经思路不同,《公羊传》更多的是“以义解经”,侧重对《春秋》经文中“微言大义”的理论阐释。

《公羊传》注重发挥经文的“书法”义理,很少讨论史事本身,它围绕《春秋》经文的记载,采用对答体,逐句逐字,设问作答,层层推进,以阐发其中所蕴涵的政治哲学涵义。

汉代今文经学,主要是以《公羊春秋》为主干,重点讨论《春秋》学中的“微言大义”。汉儒眼中的《公羊春秋》,不仅是一种政治哲学,而且是服务于现实政治的基本原则。汉武帝时,著名公羊学家董仲舒为阐发“春秋大义”,著成《春秋繁露》,提倡“春秋大一统”说,主张皇权神授,德刑并举,维护等级名分,注重天人感应,强调纲常伦理,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汉武帝维护君主中央集权体制的重要理论来源,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官方哲学基础。

三、《春秋》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影响

汉代以后,《春秋》经的流传,及其政治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借助《春秋》三传完成的。因此,出现了经传合编趋势,《春秋》经与《左氏传》、《公羊传》、《梁传》逐渐融为一体。

《春秋》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其影响所及,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政治伦理及观念意识等各个领域。它是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理念的重要视角,也是透视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特殊窗口。其所开创的“微言大义”原理,几千年来一直是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石,在维护王朝正统及传统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特点,即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理念时,喜欢借助对经典文本的解说和诠释,作为立论依据;而且,喜欢探寻经典文本背后的“弦外之音”与“微言大义”。这些显然是来自《春秋》学的影响。因此,了解《春秋》学及其发展历史,对于深入透视和把握中国古代政治传统及政治思想学说发展脉络,理解中国人的政治思维及表达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恐怕就是我们今天重读《春秋》经典的最大文化价值之所在。

(倪红燕根据《国学经典导读》整理)

猜你喜欢
春秋史实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档案的源、流及相关史实辨析——以清末民初东蒙史事为例
试论《秋海棠》在20世纪40年代的媒介传播
春秋礼乐文化的研究探讨
穀梁春秋哲学构建及其意义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论春秋时期的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