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生物工程学报》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见证了我国生物工程研究领域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生物技术工作者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编辑部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计算机、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中华大地,其中,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方向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成果迭出。但当时苦于我国没有生物工程方面专门的学术期刊,相关研究成果不能集中快速展示,这严重影响了国内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会数次开会商讨创办《生物工程学报》的事宜,并最终决定与中国生物工程中心联合申办《生物工程学报》,这件事很快获得中国科协的批复,决定于1985年正式出版《生物工程学报》(季刊),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时任学会副理事长的焦瑞身先生担任首届编委会主编。创刊伊始,当时身为中国生物工程中心专家组成员、我刊副主编莽克强教授还曾以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中心的名义向国内外著名生物技术专家发函,告知创刊信息并邀请他们为《生物工程学报》撰写贺信和文章。记得复旦大学谈家桢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Ray Wu教授等 7位生物学家都给本刊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1984年我接到创办《生物工程学报》的任务时,离出版创刊号只有 3个月的时间了。当时尚没有一分钱经费和一篇稿件。在已故的第一任主编焦瑞身教授、原微生物学会秘书长王大耜教授及办公室主任陈俊湘同志的努力下,终于筹到了 2万元经费,学报也就靠这 2万元起步了。当时编辑部只有我和张震元两位同志,我们想方设法组稿,大部分稿件都是我们连续参加几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在会上当场组到的稿件。最终组到综述 1篇,评论3篇,研究报告8篇,简报 1篇。稿件组齐后我们马上送有关专家审阅,然后马不停蹄地编辑加工,送主编总审,最后送印刷厂印刷。当时是在沈阳分院印刷厂印刷,条件很差,都是工人逐字地手工捡排,所以排版错误率很高,1985年春节前我们到沈阳的印刷厂与工人一起排版,仔细地校对修改,第一期学报总算在1985年的春天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虽然现在看来第一期学报存在不少问题,如内容上,基因工程方面的稿件都只做到克隆这步,没有进一步做到表达,在排版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但这毕竟是学报迈出的可喜又艰难的第一步,它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生物技术工作者在这一领域做出的成绩,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
刚创刊时稿件基本上都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科研和教学单位,后来慢慢地其他城市的生物技术工作者也投来稿件,到我们创刊10周年时除了没有收到西藏、青海和贵州省的稿件外,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从东北平原到西南边陲都有我们的作者。稿件的范围也扩大很多,除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外,还有生物反应器、生物芯片等高技术方面的稿件,文章内容的深度也有了很大的延伸。有些成果荣获了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奖项,有些成果通过转移转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物工程学报》报道内容的不断深入和丰富,期刊也得到了国际知名检索机构的关注,CA、Medline、AJ等纷纷收录了本刊。1987年,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 (Allerton Press) 通过科学出版社与我们签订合同,正式在美国为我们出版《生物工程学报》英文翻译版,即由编辑部从每期发表的文章中挑选出优秀的文章,让作者翻译成英文稿,并请由美国回来定居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淑熙教授和我所李禄先教授审阅修改。由于当时编辑部条件差,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所以英文稿定稿后还得请所技术部同志打字排版,经我们反复校对修改,然后寄到美国去。1988年第 1期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在美国出版了,直至1999年,这为我国的生物工程研究成果走向世界,促进中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985年《生物工程学报》创刊号封面
编辑的工作是纷繁琐碎的。当时编辑部只有2个人,除了要处理稿件,去沈阳的印刷厂,还得兼顾很多邮寄、收费、开票等事务性的工作,白天忙得团团转,晚上常常还需要加班看稿件,每年的暑假我们基本上也没休息过。1990年编辑部张震元同志不幸罹患食道癌,他患病的那段日子,是我最难熬的阶段,人手少、稿件多,虽然张震元同志在治疗初期还尽可能到编辑部来做一些工作,但终因癌细胞扩散,英年早逝。他走后我一个人扛了一些日子,直到黄淑惠同志来编辑部,情况才稍有缓解。黄淑惠刚来时虽然还是新手,但她也很努力,和我一起加班加点把工作搞好。1993年,武文同志调到编辑部来,终于 3个人了,那可能是编辑部自创刊以来相对最轻松自由的阶段了。我一直干到创刊10周年才离开编辑部,我为这本期刊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我们的学报在各项期刊评比中也获过不少奖项,重要的是,常常收到作者、读者寄来的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有的感谢我们认真负责给他的文章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有的感谢因文章被英文发表后而申请到国外进修或工作的机会,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感到我 10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1988年《生物工程学报》英文版首期封面
1995年我因个人原因离开了编辑部,之后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回编辑部看看,《生物工程学报》就像是我的孩子,总也割舍不下。如今的编辑部,已经是一批70、80后的硕士博士接棒了,学报也于2008年扩版为月刊了。她们年青有活力,策划组稿的热情和能力大大超过我们当年的水平,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物能源、合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细胞工厂等一个个课题研究的前沿,被做成专题刊相继推出;“人造生命”、“超级细菌”等一个个热点话题,被作为特约综述快速报道。期刊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版面编排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封面设计更加美观,栏目设置与时俱进,投审稿、排版作图也早已不是我们当年的纯手工操作了。每当我看到崭新面貌的学报都感到特别亲切,也为年青人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相信编辑部在她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办得越来越好,办成国内一流刊物,登上世界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回报广大作者和读者多年来对我们刊物的支持和厚爱,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曾经为刊物作出贡献但现在永远离开我们的各位前辈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