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分析

2015-03-06 08:47夏爱华
河北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纱布肌瘤开腹

夏爱华

在妇产科领域,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特有的良性肿瘤疾患,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非常高,其主要患者年龄段集中在30~50岁,尤其是多见于以40~50岁年龄段的女性,它是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1]。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与雌、孕激素水平关系密切[2]。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药物治疗副作用大,停药后子宫肌瘤亦有增大的趋势,故逐渐被手术治疗方式取代。手术治疗又可以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以及子宫全切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系子宫肌瘤的优先遴选妇产科常用手术疗法,年轻女性若是其主张日后生育要求,或是拒绝将子宫切除,则非常适用于子宫肌瘤剔切除术。随着外科及妇产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内镜技术越来越开始成为优先开展术式以替代常规开腹,并在全世界妇产科及外科领域收到了广泛的好评,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作用。本文对我院分别采用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4岁,均未曾实施过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实施本次研究前系统实施了妇科检查,尤其依靠超声检查对肌瘤的数量、每个肌瘤的直径、肌瘤所处解剖方位等进行确认,最后将恶性占位病变剔除在外。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121例。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患者手术时间一般选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行常规清洁灌肠、禁食水、备皮等术前准备。

1.2.1 腹腔镜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患者仰卧,并使患者头部放置低于脚部,使会阴部最大程度地暴露,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建立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为1.8 kPa。本次术式沿用传统的腹腔镜四孔穿刺技术,相继将腹腔镜及手术相关器械置入腹腔内。在子宫肌瘤假包膜层,将含有催产素20 U的0.9%氯化钠溶液穿刺针多点注入。患者若是其肌瘤为肌壁间肌瘤,则遴选瘤体表面突出最显著位置实施横向切口,而后肌瘤包膜则应用电钩将其切开,需深达肌瘤组织,较粗的瘤蒂须套扎后切除瘤体。如有肌层活动性出血,用干纱布压迫,以可吸收线全层缝合切口,较深的切口必须缝二层。体积小的肌瘤选择直接从左下腹切口取出,体积较大者选择子宫旋切器,首先将肌瘤粉碎,然后经左下腹15 mm切口取出。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盆腔,切除的肌瘤组织送病理检查。

1.2.2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均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将其体位摆置仰卧位,手术切口选定在下腹正中处,为横切口,注入含有催产素20 U或30%垂体后叶素的0.9%氯化钠溶液,随后按照传统手术操作方法即可完成[3]。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住院时间:从患者手术开始至出院结算;(2)术中出血量:手术过程中使用了止血纱布,术前先测量估算出单块纱布重量,术后将所有使用的纱布进行称重,算出术后纱布平均重量,手术前后纱布平均重量的差,再乘以使用纱布的总数,即为大概的术中出血质量,而后将血液密度按照1.1 g/ml实施数学换算,得出术中出血量;(3)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术后体温:在手术完成后:36 h以内每隔6 h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5)术后妊娠率和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率:对术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生育情况进行随访;(6)剔除的肌瘤数目和肌瘤大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术中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全部患者其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按原计划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为对周围脏器或组织造成失误性损害,也不存在术后血栓性静脉炎、肠粘连等不良情况,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的出血量以及术后体温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妊娠率高于开腹组,但差异不大(P>0.05);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剔除的肌瘤数目和肌瘤大小均优于腹腔镜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术中情况比较n=121,±s

表1 2组术中情况比较n=121,±s

注:与腹腔组比较,*P<0.05

组别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min) 术后体温(℃) 剔除肌瘤数目(个) 肌瘤直径(cm)腹腔镜组 3.2±0.7 109±39 93±31 17±8 37.5±0.6 2.2±1.3 5.1±2.2开腹组 6.4±0.6* 73±22* 138±48* 34±9*38.0±0.5 5.5±3.3 8.4±3.5

2.2 2组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率比较 术后再次妊娠腹腔镜组子宫破裂率高于开腹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率比较 n=121,例

3 讨论

我国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导致女性婚育年龄的推迟,患子宫肌瘤的未婚女性人数渐增,且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女性不得不重视重视自身的内分泌健康,更多患子宫肌瘤的的女性希望保留子宫生理功能和身体的完整性[4]。所以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处置理念上,始终致力于探寻完全避免外科创伤,或是即使不免于外科创伤但要将该种创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绝对保障手术的临床规定或公认的疗效预期成果。自1979年德国Semm教授描述了首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现越来越被患者青睐。

3.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及局限性 两种术式均有其各自不可替代的优点,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同患者需要选用最为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各自的适应证和局限性见表3。

表3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和局限性

3.2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情况分析 本组观察资料显示,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术中没有出现临近器官损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当前临床主流应用的术式,用以有保宫需求的患者效果非常理想。而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拥有着绝对的临床综合优势,不但能够显著地遏制手术过程中的失血,而且患者术后能够更快排气、肠道功能恢复更快,而且患者术后体温也更低,以上指标方面的比较,2组差异极其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开腹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无1例复发,而腹腔镜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有3例复发,主要原因为个别体积较小的病灶未能彻底清除,导致这些微小病灶日后仍然生长增殖,最终导致子宫肌瘤复发。事实上,此类微小肌瘤在临床上一旦应用腹腔镜进行剔除手术,有一定的几率被操作医生遗漏,最终极有可能造成肌瘤复发。与之相比,开腹手术时手术医师可以用手进行全面的子宫触摸,将这些微小病灶触摸到,并进行彻底的清除,所以开腹术也有腹腔镜术不可代替的优点[6]。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之于开腹手术相比,其更能减轻手术创伤、压缩住院时间、促进术后体质恢复、肌瘤根除疗效确切、发生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几率更低,而且能够完好地将患者的子宫予以保留。然而,该项手术需要手术医师具有精湛的手术技术,手术过程中操作必须极其精细,对医生要求非常高,而且相比于常规开腹会更加增添患者的经济支出。同时,若是体积微小的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依靠腹腔镜探查非常困难,很可能被遗漏。患者若是其子宫肌瘤的直径在10 cm以上,则必须弃用腹腔镜,而需实施开腹手术治疗[7]。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不可一概而论。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272.

2 汤玲,王冬梅,顾慧霞,等.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世界中医药,2012,7:380-381.

3 张庆华.151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41.

4 金凤斌,韩丽萍,尤俊岭,等.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3022.

5 徐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2例报告.微创医学,2012,7:303-304.

6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5-67.

7 宋丙兰.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205-207.

猜你喜欢
纱布肌瘤开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防水的纱布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是雾,不是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