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03-05 05:54姜英松
重庆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酶原活动性纤溶

姜英松,卢 松,刘 珂

(重庆市中山医院内分泌肾内科 400014)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肾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足细胞严重损伤[1],而较多研究人员均认为足细胞损伤是FSG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始动因素。目前关于原发性FSGS的致病因素仍未研究清楚,但有研究认为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等血液循环因子可能为其主要致病因子[2],导致足细胞严重损伤、肾小球通透性程度显著性升高等情况发生[3-4]。因此,本研究拟观察suPAR 在FSG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FSGS患者均为本院肾内科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均已确诊[5],且已除外合并有肿瘤、败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肝脏疾病、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者。其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2±5.6)岁,平均病程(6.5±2.1)年,选择同期微小病变性肾病(MCD 组)、膜性肾病(MN 组)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对照。MCD 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4±7.2)岁,平均病程(6.8±2.4)年;MN 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平 均年 龄(35.9±7.4)岁,平均病程(6.7±2.5)年;健康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6±7.5)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根据蛋白尿程度将FSGS患者分为2组,活动性FSGS组(n=25):24h尿蛋白定量(24hUP)大于3.5 g;非活动性FSGS组(n=17):24hUP<0.4g。所有FSGS患者均初次予以60mg足剂量激素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根据临床疗效分为2组,激素治疗有效组(n=22)和激素治疗无效组(n=20)。

1.2.2 检测方法 各组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液5mL,2 000r/min离心处理后留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uPAR 表达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 公司),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清蛋白(Alb)、总胆固醇(Cho)、肌酐(Cr)、24hUP等临床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Nonparametric Mann-Whitney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血清suPAR 表达水平比较 FSGS组血清suPAR表达水平(3.14±0.60)ng/mL明显高于MCD组(2.62±0.57)ng/mL、MN组(2.60±0.51)ng/mL 及健康组(2.52±0.4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FSGS患者血清suPAR 及其他指标比较 活动性FSGS组患者血清24hUP、Cr、Cho、suPAR 等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和非活动性FSGS组,而血清Alb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FSGS患者血清suPAR 及其他 指标比较(±s)

表1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FSGS患者血清suPAR 及其他 指标比较(±s)

*:P<0.05,与健康组比较;#:P<0.05,与非活动性FSGS组比较。

项目 健康组(n=40)活动性FSGS组(n=25)非活动性FSGS组(n=17)24hUP(g) 0.11±0.07 5.78±2.16*#0.22±0.17 Alb(g/L) 42.35±5.28 25.04±6.45*# 40.72±4.84 Cr(μmol/L) 66.12±18.94 95.23±50.67*# 71.44±20.07 Cho(mmol/L) 5.71±1.49 10.65±4.77*# 5.35±1.32 suPAR(ng/mL) 2.52±0.47 3.41±0.69*#2.68±0.52

2.3 激素治疗有效与无效FSGS患者血清suPAR 及其他指标变化比较 激素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24hUP、Cr、Cho、suPAR 等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激素治疗无效组治疗后(P<0.05),而血清Alb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见表2。

表2 激素治疗有效与无效FSGS患者血清suPAR 及其他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激素治疗有效与无效FSGS患者血清suPAR 及其他指标变化比较(±s)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激素治疗无效组治疗后比较。

指标激素治疗有效组(n=22)治疗前 治疗后激素治疗无效组(n=20)治疗前 治疗后24hUP(g) 5.15±2.42 0.33±0.20*#5.12±2.27 4.94±2.11 Alb(g/L) 27.41±4.32 42.07±5.47*# 28.08±4.41 29.65±4.76 Cr(μmol/L) 81.02±24.25 68.74±17.24*# 82.99±23.31 79.93±19.26 Cho(mmol/L) 11.34±3.07 6.91±2.15*# 11.16±3.38 10.05±2.94 suPAR(ng/mL) 3.07±0.65 2.73±0.36*#3.16±0.54 3.02±0.45

2.4 血清suPAR 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suPAR 与24hUP及Cr呈正相关(r=0.436、0.517,P<0.01)。

3 讨 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存在于结缔组织和细胞外组织等多种组织中,可局部活化机体内的纤溶酶原,而激活活化而成的纤溶酶可降解大部分糖蛋白分子。近些年有相关研究显示,肾脏纤维化主要有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分泌明显增加、转归过程受到明显抑制等因素所引起,由uPA、纤溶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构成的级联激活反应是调节和控制ECM 沉积的重要作用途径。uPA 处于纤维化调节和控制作用途径的上游,其起始激活活化纤溶酶原,并逐渐转变成为纤溶酶,后者不但可直接降解ECM,还可活化MMPs,最终明显减轻ECM 的沉积现象。在级联激活反应过程中,uPA 生物学活性的改变可直接影响肾脏组织纤维化的发展。suPAR 是uPAR 受体的可溶形式,可在健康者及多种疾病患者血清、脑脊液和尿液中有所表达,其表达水平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和免疫防御系统的激活活化程度[6]。关于suPAR 的确切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推测全长的suPAR 与其片段(D2D3段)可能与细胞膜表面的uPAR 竞争进而影响uPAR 结合及利用。高水平的suPAR 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黏附有关。该过程有2种不同的机制:与浆细胞膜表面结合的uPAR 竞争,与整合素发生反应;通过分裂uPAR 与浆细胞膜表面的联结点以减少功能性的全长的uPAR 的利用。较多研究发现[7],suPAR 参与蛋白物质水解、损伤组织修复、肿瘤细胞浸润及细胞黏附、游走和趋化等生理运动,在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慢性肾病中血清suPAR 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升高,且suPAR 表达水平越高,则患者预后情况也越差[8-9]。

虽然早期FSGS患者的肾小球硬化病理变化较为局限,但足突融合现象比较广泛,提示足细胞是疾病损伤的主要靶细胞[10]。由于足细胞是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细胞,其组织结构和功能作用的完整性均是保证肾小球滤过膜生理功能正常的关键所在[11]。当足细胞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的病理状态,毛细血管出现明显塌陷现象,基膜与囊壁层上皮细胞发生异常粘连和玻璃样病理改变,最终形成FSGS[12]。近些年有研究认为suPAR是诱导FSGS发生的主要循环因子[2]。其发病作用机制主要为血液循环系统中的suPAR 进入肾小球后可与β3 整联蛋白相互结合,而β3 整联蛋白可使得足细胞紧密固定在肾小球基底膜上,而血清suPAR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使得β3 整联蛋白的激活活化程度显著性增加,进而导致足细胞生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最终出现蛋白尿[12-13]。

由于MN、MCD 与FSGS均以蛋白尿和足细胞病理改变为突出表现,故本研究将其作为疾病对照组,研究发现,FSGS组血清suPAR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D 组、MN 组及健康组,提示血清suPAR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此外在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激素治疗有效和无效组FSGS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血清su-PAR与24hUP及Cr呈正相关,且由于血清suPAR 昼夜的表达水平变化稳定,且不受日常饮食的影响[14],故血清suPAR可成为判断FSGS疾病活动和观察临床疗效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1] D′Agati VD,Kaskel FJ,Falk RJ.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J].N Engl J Med,2011,365(25):2398-2411.

[2] Wei C,El Hindi S,Li J,et al.Circulating urokinase receptor as a cause of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J].Nat Med,2011,17(2):952-960.

[3] Chang JW,Pardo V,Sageshima J,et al.Podocyte foot process effacement in postreperfusion allograft biopsies correlates with early recurrence of proteinuria in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J].Transplantation,2012,93(12):1238-1244.

[4] Gallon L,Leventhal J,Skaro A,et al.Resolution of recurrent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after retransplantation[J].N Engl J Med,2012,366(17):1648-1649.

[5] 刘志红.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摆脱组织形态学束缚的努力[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8(1):49-51.

[6] 常敏婵,曾勉.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2013,44(7):442-445.

[7] 杨静,董晨明,李俊艳,等.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临 床 应 用 进 展[J].临 床 荟 萃,2014,29(2):216-219.

[8] 沈杰,王娟,潘崚,等.监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髓外浸润及预后中的作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3):168-170.

[9] 燕忠平,郑曙民.宫颈癌患者联合检测血清suPAR 及SCC-Ag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9-10.

[10] 陈朝红,刘志红,秦卫松,等.利用体外培养足细胞针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循环因子进行检测[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8(1):3-12.

[11] 刘志红,黎磊石.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研究的新方法,新观点[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8(1):1-2.

[12] 李芙蓉,郑春霞.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23(1):53-57.

[13] Jefferson JA,Alpers CE.Glomerular disease:suPAR-exciting times for FSGS[J].Nat Rev Nephrol,2013,9(3):127-128.

[14] Savva A,Raftogiannis M,Baziaka F,et al.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for assess-ment of disease severity i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sepsis[J].J Infect,2011,63(4):344-350.

猜你喜欢
酶原活动性纤溶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