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新闻教育:话题重启与观念变革*——从美国新闻生产和教育的视角观照

2015-03-03 07:43顾杨丽洪长晖
中国出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

□文│顾杨丽 洪长晖

融媒时代新闻教育:话题重启与观念变革*——从美国新闻生产和教育的视角观照

□文│顾杨丽 洪长晖

[摘 要]与媒介融合新趋势相伴而生的是整个新闻生产领域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的趋势和措施在美国新闻界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新闻界近些年的新闻生产创新几乎都与因应融媒时代新动向有关,并且演化出不同的新闻生产模式转型探索。实践倒逼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新闻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乃至项目举办,都不得不紧随着变动脚步,也呈现出全新的格局。这些对当下中国新闻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融合媒体 新闻生产 新闻教育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媒体融合发展。这一讲话的核心在于媒体融合上升为一个国家层面上的动向,相应地也对学界和业界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词源的角度来审视,“媒体融合”这个词的产生已经有较长一段时期。早在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出版了《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 一书,其中就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其意是指多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而晚近的媒体研究者亨利·詹金斯则这样表述:“我使用的融合概念,包括横跨多种媒体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那些四处寻求各种娱乐体验的媒体受众的迁移行为等。我通过融合这一概念尝试描述的是技术、产业、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变迁。”[2]詹金斯的描述非常明确,堪称当下对“媒体融合”领域诸般界定的代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他在讨论技术、产业、文化及社会的变迁时并非是均衡用力的,甚至在他看来这些内在因素之间存在着某种非线性的互动关系。所以国内有学者就顺着这一思路,提出媒体融合是“在放松规制、技术融合和受众细分化的多重驱动下产生的,放松规制促使跨媒体、跨所有制集团的建立,使得融合新闻生产成为可能;技术融合使得手机、互联网等融合终端出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可以在一个终端上展示;而受众细分化、碎片化是媒介融合的最终驱动力”。[3]

由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融合新闻生产(即内容)依然在媒体融合时代具有至高的地位。事实上,迄今为止,各路传媒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探索时在“新闻生产”领域也是着力最多的,像《纽约时报》这样具有风向标地位的媒体业已诞生了以《雪崩》为标志的融合新闻产品。新闻生产正酝酿着一场变革,而这场变革的端倪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美国新闻教育领域催生了一系列新动向。考察这些新动向,将有利于我国正处于转型关口的新闻传播教育引以为鉴。

一、美国新闻生产转向的模式

融合新闻(生产)只是媒体融合的一个层次。按照美国西北大学学者里奇·戈登(Rich Gordon)的划分,媒体融合本身包括六个层次的内容: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融合、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信息获取融合以及新闻报道的融合。[4]当我们讨论这六个层次时,很显然每一层次所影响的领域和范围是不一样的,而与新闻传播教育最为相关的当属新闻报道领域的融合,即融合新闻生产。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新闻教育首先就是从如何进行新闻生产开始的。1888年康奈尔大学带头开设的就是写作课程,而全美第一个新闻系——密苏里大学新闻系在1908年设立之初主要就是采访、编辑等课程。捐资兴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普利策本人就曾经说过:“一家有能力的、无私的、为公共福祉而不懈奋斗的报纸,与训练有素、了解并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共同努力,可以脱离可笑的政府而独立保护公共美德。一家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人心的报纸也会适地的造就以它为基准的民族。铸就未来共和国的力量就掌握在未来一代的记者手中。”[5]正是看到新闻生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新闻教育最先就是专注于此。

新闻生产是一个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正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下,新闻生产的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又毫无疑问地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整个新闻业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新闻传播研究者指出,新闻生产模式至少呈现出了这样三个明显的变化:从粗放单一的新闻生产转向集约化的新闻生产;从封闭独立的新闻生产转向数字化的融合新闻生产;从专业工作者的新闻生产到全民参与的新闻生产。[6]这三个变化决不能等闲视之。

1.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其动因与媒体生态格局的变化有关。美国一直是世界上媒体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媒体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球媒介产业的标杆。仅就电视这一种传统大众媒介而论,自诞生到当下,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内容变换,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埃杰顿在回顾了美国电视产业的变迁历史之后,特别强调了电视在美国的发展趋势:①电视(像互联网一样)现在在背景和文化影响上具有全球性。②电视与互联网是高度兼容的媒体。③电视与互联网共同产生的最重要的感性效果是环境性的。④数字融合通过多元化平台提升和拓展了电视的相关性、盈利性和影响力。⑤“千禧一代”是电视从目标市场模式向个人使用市场模式过渡的弄潮儿。⑥在数字时代,火爆节目比以往更加重要。⑦电视和互联网重铸了“文化素质”在21世纪的含义。[7]从埃杰顿所列出的这七大趋势可以看出,电视内容的生产已经非常自觉调适自身,以应对媒体生态格局的变化(具体而言,在当下主要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引发的格局变化)。换言之,作为第一媒介的电视已然不得不在寻求“质”的蜕变。毫无疑问,即便在美国,电视的生存境况也依然是最好的,而它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自然包括新闻生产)已经不再能够引领潮流,而必须学会精耕细作。

2.竞争将在内容、视角、时效性等多方面展开

第二个变化与上述集约化转型息息相关。作为新闻生产最终呈现出来的产品,以往的新闻报道更多地强调在内容、视角和时效性等多个层面上与同类媒体展开竞争,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虽然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但由于彼此的属性不一样,反倒能相安无事,构成了区隔明显的媒介生态格局。只不过,融合时代到来后,新闻生产已完全无法再开展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同时不同类型的媒体非常有可能面对同一群受众,而由于受众的注意力是有限资源,由此竞争就演变为全方面、多层次的媒体之间生死相搏。融合新闻就成为各家媒体力图突破困局、脱颖而出的寄托。上面提到的《纽约时报》在融合新闻生产方面的代表作《雪崩》,耗资25万美元,制作了长达六个月的时间,但是一经发布,短短6天时间就获得了高达290万的访问量和390万页面浏览量。有人做了这样的描述,“(受众)可以感受到雪崩那一刻的情景,伴随着呼啸狂风的音效,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广角镜头中的风卷积雪的动态图像,让人如同进入了立体电影的情景。然后随着一座动画天桥的延伸,读者越过了群山,抵达了滑雪地,抵达了雪崩发生、滑雪者罹难的地方。动画是按照用激光雷达获得的数字高层模型和地形的卫星地图而创建的虚拟模型,雷达测得的数据、空间三维信息和激光强度信息使得动画非常逼真,令人如临其境”,[8]可以看出,这一杰作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推动的结果。以至于业界行家这样评价,“《纽约时报》完全可以沿着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以这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9]当然,对于《纽约时报》的这一做法是否可以持续走下去,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毕竟时间和资金层面都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但是《雪崩》无疑重新定义了新闻报道,从而也对未来的新闻记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3.“全民参与”新闻生产的时代来临

第三个变化即俗称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的来临。众所周知,在传统意义的大众传播时代,传播者都是有职业传播者或组织机构来担任,普罗大众不太可能创办甚或接近传媒,这也是长期以来民众追求“媒介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的动机。不过,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经常会被提及的一个词是“赋权”(empower),意即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使获得掌控(control)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10]以互联网为代表和驱动力的新媒体所发挥的“赋权”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传统意义的大众传媒对信息产制、发布和解释的权力垄断被稀释和解构,呈现出“草根色彩”和“去中心化”特质。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一动向在美国的媒体环境和生态格局中尤为明显。众所周知,当年的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案”最先就是由一个名叫“德拉奇报道”的博客披露的。该博客由一位普通民众马特·德拉奇创办于1995年,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经营的网络博客“德拉奇报道”,每天推送大量的小道消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道消息有许多是属于德拉奇的独家新闻。当然,让德拉奇一举成名的自然还是1998年1月18日的一条消息:“在最后一分钟,《新闻周刊》杂志‘枪毙’了一条重大新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与一名23岁的白宫实习生有染。”正是这条对克林顿性丑闻案的报道,使得“德拉奇报道”成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博客,创造了一个月170万的访问量,排名仅次于美联社网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德拉奇报道”具有典型的非专业化色彩,也正因为他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坚持所谓的“专业性”(其实在这个案例中折射的更多的是《新闻周刊》的犹豫不决),所以能够抢占先机,把属于自己的“麦克风”能量用到极致。

在德拉奇报道的案例中,有一点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早在1996年,美国《连线》杂志就和德拉奇商定,从他的新闻邮件中摘取一部分精华予以刊登,随后,美国在线公司也与德拉奇达成类似协议。在双方协议中,德拉奇要求其写作(报道)内容不能受到干预,也不能对他所写的东西进行编辑。如果说,这份协议是传统媒体向草根媒体低头称臣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但是说它昭示了“草根媒体”的巨大能量已经被传统媒体所关注,则恰如其分。事实上,其后的互联网发展,facebook、youtube屡屡在新闻报道中向传统媒体挑战,更是一次次证明了“全民参与”新闻生产时代的揭幕。

不过,也恰恰是全民参与新闻生产、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和非专业化,使另一个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于信息的求证成本越来越高。草根报道的大量出现,一方面确实在报道面和报道量上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媒体所无法涵盖的信息空间,可另一方面却是泥沙俱下,真假莫辨。其实像上述的“德拉奇报道”之所以凭借克林顿性丑闻案一举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闻周刊》顾及声誉,不敢贸然报道以致错失良机,而这恰恰从反面说明传统媒体一直坚持着信息的真实性法则。换句话说,草根与专业在对待真实性问题上存在一个明显的区隔。这种区隔的产生如果排除了草根报道者本身的不够重视这一因素外,还应当归因于作为非专业信息提供者,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参差不齐乃至欠缺的。由此,顺理成章地,新形势下的新闻教育就又面临着媒介素养提升的呼唤。

二、美国新闻教育对新闻生产新格局的应对

美国的新闻生产新格局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事实上,几大著名的新闻教育提供机构(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美国的高校新闻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目标:一是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培养民主社会的支柱,要为实践民主思想、维护民主制度而服务;二是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职业人士,不是为了某个新闻媒体培养人才,而是培养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新闻人;三是培养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这对于维护新闻报道的独立、公正是至关重要的。[11]当然,这些培养目标在融合媒体时代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位移”,但是在具体的指向或操作策略上则已经有了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些是很细微的,如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特殊新闻话题”(Special Topics in Journalism)这样专题性研究类课程,加州伯克利大学新闻学院甚至开设过“伊拉克战争报道”这样极具针对性的分析课程,可以说都是在融合媒介时代新闻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格局下做出的策略性调整。与这些细部调节相比照,美国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存在一些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应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有益借鉴。

具体来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在适应融合媒介时代的嬗变方面有如下措施值得关注。

1.专门成立“媒体融合”专业(或方向)

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是密苏里新闻学院,这家具有悠久历史(且对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新闻学院在2005年就专门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作为应对的尝试。据该校的课程负责人达里尔·莫恩(Daryl Moen)教授介绍,该专业并不是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各个领域的知识,而是要开拓一种面向新闻业的职业可能性。密苏里新闻学院还积极推进该专业与苹果公司等合作,开展电脑化新闻传播教育。这些举措使得密苏里新闻学院这家老牌新闻学院既保持了“密苏里式的动手风格”(The Missourian Hands-on Style),又顺应了融合媒介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要求,因而已经引起不少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院校效仿。

表1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科学硕士(MS)项目

表2 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融合媒介课程

2.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相关课程推进

媒介融合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包括技术层面上的,像“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就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一个代表。正如德克萨斯大学新闻系的主任布雷纳(R.B. Brenner)所说,“我们处在懂数据的记者的时代”,该系非常重视对“数据新闻”采集人才的训练和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数据驱动下的新闻报道”课程,类似地,还有佛罗里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表1表2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科学硕士项目(哥大没有新闻本科教育)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的课程。

从表1就可以看到该学院不仅有数据新闻方向,而且还有《记者与社会性媒体》《数字新闻设计》等内容的学习,对这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3.大量项目类课程开设提升全民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建设性地发挥出新闻传播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追求更具性价比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方面的教育,英国和加拿大等国是走在前列的。不过,如前所述,正是到了融合媒介时代以后,新闻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因而媒介素养的提升则更加注重广泛性和覆盖面。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对此的因应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意义。这里同样值得称道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该院的做法之一是于2015年夏天开办数据专业化证书项目,这一项目的设想是作为学士与硕士学位之间的过渡,内容涵盖数据收集、分析和呈现的基本知识技能。亦即是说,项目的目标就是要提升(数据新闻)媒介素养。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间,开设了(或添加)数据新闻类课程的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密苏里大学。

毫无疑问,上面所列的仅是整个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新动向的数端,而非全貌。事实上,由于融合媒介时代的新闻生产本身都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情势之下,几乎谁都无法准确预见其未来走向。所以佛罗里达大学的新闻教育负责人之一斯派克称,“无论我们是在课程上修修补补还是彻底大修,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目标都是尽可能地敏捷灵活,帮助学生奠定更坚实的新闻基础并展示新的、重要的和有助于他们就业的东西,这些能改善新闻业,为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装备打下基础。”[12]斯派克“改善新闻业”的说法多少还有些“新闻理想”,如果注意到美国新闻传播学子入职媒体的可能性与热情都呈急剧下降趋势,或许更能理解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的“被动无奈”与“主动应对”。

考之以中国目前的现实,就会发现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学习的地方还非常之多。大抵来说,中国的媒介生态正在步美国传媒的后尘,所不同的可能更多的是程度的区别,如果以近几年的纸媒生存状态对照,更会发现此言不虚。但是,中美传媒之间另一个更具有警示意义的区别在于,中国媒体的融合新闻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邵鹏曾统一将融合新闻生产的趋势概括为:无权威、无中心、无边界、无预知后果的“四无”动向,[13]不过,不能不提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媒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草根媒体)在融合新闻生产上还缺少震撼力的创新。反过来看,则是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虽然已经遍地开花(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多个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点),但是真正开始因应融媒时代新变化的则很少,举其要者,可能局限在中国传媒大学(尤其是南广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中山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为数不多的院校,且在课程设置上也明显滞后(有些则是片面追求课程规范化造成的)。

本研究并不试图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因应融媒时代开出药方,这远远超出研究者的能力。相反,研究者力图将美国当下的新闻生产实践与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以此探寻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与新闻业界打通的现实运作方式,从而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某种参照,毕竟——融媒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 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杭州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成果

[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2]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

[3]石长顺,肖叶飞.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J].当代传播,2011(1)

[4]方洁.美国融合新闻的内容与形态特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5)

[5]邹琼.中美高校新闻教育资源比较研究[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6]石长顺,肖叶飞.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J].当代传播,2011(1)

[7]加里·R·埃杰顿.美国电视史[M].李银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8-274

[8]韩士皓,彭兰.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J].新闻界,2014(3)

[9]郭之恩.《雪从天降》:一次奢侈的融合报道探索[J].中国记者,2013(6)

[10]来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3%A6%E6%AC%8A

[11]邹琼.中美高校新闻教育资源比较研究(下)[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2]转引自传媒新视野:http://www.neweyeshot.cn/archives/16587。本研究多处数据来源于此,特作说明。

[13]邵鹏.论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生产的“四无”态势[J].新闻大学,2014(2)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
社交媒体对社会新闻线索来源的影响
浅议自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受众参与
微信朋友圈如何重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
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