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军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早产儿液体配方奶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曾立军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使用早产儿液体配方奶的效果,重点分析对其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依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应用早产儿液体配方奶,对照组应用普通早产儿配方奶粉。结果两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 05)。结论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使用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生长发育;影响
在临床上,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道未得到良好发育,所以多伴有程度各异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并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小肠结肠炎等,会延缓其宫外生长时间,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1]。所以,要注意为早产儿选取最佳的喂养方式,以保证营养供给。本研究选取10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分组研究,旨在观察早产儿液体配方奶的临床应用价值,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临床资料
2012年3月 ~2013年3月,选取佛山妇幼保健院10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对照研究,依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胎龄为27~30周,平均为(29.3+1.3)周,出生体重为800~1445 g,平均为(1105+25)g;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胎龄为26~31周,平均为(29.5+1.5)周,出生体重为825~1450g,平均为(1110+28)g。两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胎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病例选入标准[2]: 胎龄不超过32 周;出生体重小于或等于1500g;住院时间大于或等于30天。
病例排除标准[3]: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宫内感染、先天性遗传代谢病、颅内出血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大于1周的患儿。
1.2方法
观察组应用早产儿液体配方奶,对照组应用普通早产儿配方奶粉。其喂养方法如下: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借助于鼻胃管对其进行喂养,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 d之内,如果其情况稳定,则可以行非营养性吸吮,并配合肠道微量喂养,每次的喂养量需要保持为5 ml·kg-1·d-1左右[4];如果新生儿的胎龄已经超过33 周,并且其呼吸平稳以及吸吮有力,则可经口喂养;如果新生儿胃肠道营养达到液体量120 ml/kg/d,那么就可以停用静脉营养。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包括:贫血、感染 (主要是败血症、肺炎以及脑膜炎)、代谢性酸中毒 (也即pH小于或等于7.30,碳酸氢根小于或等于16 mmol/L)、高胆红素血症 (也即血胆红素超过258 μmol/L)[5]。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和喂养耐受时间比较
两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和喂养耐受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和喂养耐受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命体征会出现多种变化,且很难适应外界环境,所以会出现较高的病死率[6]。在新生儿的监护中,及时地保证各阶段的营养供给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存率。
在本研究中,喂养早产儿配方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在临床上,肠道内营养有助于完善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本研究旨在分析早产儿液态配方奶的临床价值,经研究,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低出生体重儿液体奶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肪、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且其比例适宜。其中的乳清蛋白中有着丰富的中链甘油三酯,易于被人体吸收。与此同时,低出生体重儿液体奶中也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牛磺酸和胱氨酸,能够有效地强化钙磷比例,并且能够促进钙沉积,也能够增加骨矿物的含量,所以早产儿属于其适宜人群[7]。②在喂养时,液体奶往往无需配制,所以不会破坏营养物质,有利于新生儿吸收,同时也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在奶液配置中出现的感染现象。③低出生体重儿液体奶中的肾溶质负荷大约为200 mOsm/L[8],所以有助于肾脏负担的缓解,所以适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能够与其发育不成熟的肠道环境相符合。④就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低出生体重儿液体奶而言,每 100 mL液体奶的热卡量大约是82 kCal ,与其他普通配方奶相比,其热卡量显著较高,所以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综上可知,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使用早产儿液体配方奶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曲海新,周文莉,严超英等.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00-1803.
[2]谢佐卿,潘爱琴,陈少莹等.两种喂养方式在极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7):60-61,76.
[3]余章斌,韩树萍,陈小慧等.捐赠母乳与配方奶喂养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11):748-754.
[4]阙生顺,孙夫强,李戈等.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316-318,335.
[6]袁嫦静.中国乳品的信任之旅——中国科协第二十八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5):16-18.
[7] 杨秀霞,刘树艳.低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强化母乳喂养的临床实践[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857-1858.
[8]江泓,张金蓉,刘孝桥等.早产低体重儿早期喂养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50-252.
Effect of liquid milk formula on earl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nfants with very low /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ZENGLi-jun
(Fo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liquid milk formula in premature infants with very low/low birth weight. Methods: 100 cases of extremely low / ultra-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in the liquid formulation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applied to the formula milk powder. Results: the two groups recovered to the time of birth weight, the use of intravenous nutrition, feeding tolerance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iquid milk formula in the extremely low / ultra-low birth weight premature infants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ith liquid formula;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fluence
(收稿日期2015-10-11)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5.12.005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115(2015)12-1332-02
作者简介:曾立军(1976—),男,广东河源市人,研究生,主要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
基金项目:2013年度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3171)。